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20MnMo锻件管板带极堆焊304L的焊接试验及生产应用的研究,得出带极堆焊时合理选择过渡层焊接材料及堆焊各层的工艺规范参数是减小堆焊层合金元素稀释率、控制铁索体含量及保证堆焊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芳 《水泥工程》2003,(1):55-56
辊压式立磨中使用的大多数铸铁碾磨件(如ATOX或OK衬板和FRM轮箍)价都较贵,因此采用表面耐磨堆焊技术进行其碾磨件的磨损修复,既经济又可确保碾磨系统的高性能,优化碾磨工艺,节约维修费用。本文就F.L.S公司采用的表面耐磨堆焊技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
在制造大面积内壁堆焊的加氢反应器过程中,堆焊方法大多选用熔敷高、稀释率低的带极堆焊,其生产效率高,堆焊质量可靠,选择正确的堆焊材料、堆焊工艺规范以及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保证其耐蚀性和抗裂性,防止出现堆焊缺陷。  相似文献   

4.
耐磨堆焊层磨损条件、堆焊材料整体性能和堆焊材料的耐磨性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析了耐磨堆焊层显微组织特征及其与耐磨性的关系,准确把握影响堆焊层耐磨性的主要因素,明确磨损条件的同时优化堆焊材料选择环节,在规范化选择、应用过程中最大化提高耐磨堆焊层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5.
堆焊施工同其它施工工程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其组织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工程质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水泥企业堆焊施工应针对磨机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论证,确定合适的堆焊施工时机,选择离线堆焊还是在线堆焊形式。堆焊施工服务企业应做好堆焊施工的计划管理、堆焊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配合、技术文件和施工管理记录、施工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耐磨件堆焊制造及再制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耐磨件堆焊制造及再制造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堆焊件与铸造件的特点,耐磨堆焊再制造方法的优劣势分析和选择原则、在线堆焊与离线堆焊再制造的材料选用、工艺控制、设备配置及施工案例,详细分析了堆焊的风险及其控制,同时还介绍了新兴的复合耐磨件制造的方法、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1 堆焊工件,应除去铁锈、杂质、油污。 2 耐磨碳化钨气焊条,用氧炔堆焊,多采用微碳化焰,施焊温度控制在170℃左右,被堆焊工件必须预热,堆焊面局部温度加热到850~950℃再施焊。 3 堆焊耐磨电焊条(交直流两用)。为防止工件堆焊层开裂和脱层,不同的堆焊工件,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核电项目要求,对堆焊要求的分析和堆焊方法的选择,通过带极电渣堆焊评定对堆焊金属进行拉伸、弯曲、化学成分、铁素体数、晶间腐蚀、硬度、金相的分析试验,结果满足标准和项目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措施和合适的焊接参数,使用电渣带极堆焊能获得优异焊接接头,并成功对产品的SA-508 Gr.3 Cl.2进行大面积不锈钢带极电渣堆焊。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同磨损工况,通过耐磨药芯和实芯焊丝堆焊与喷射粉体互补,研究对堆焊层的耐磨性影响规律.在Q235钢表面通过采用枪内送粉方式和CO2气体保护焊复合堆焊,优化设计4种不同成分配比的锰铁、钨、钒铁、铬铁合金喷射粉体配以H08Mn2Si实芯焊丝,制备不同钨含量的耐磨堆焊涂层,研究钨对堆焊层HRC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并通过SEM和金相组织观察分析堆焊层表面形貌及其组成.@@结果表明:采用CO2堆焊/喷射送粉工艺制备了具有一定耐磨性、结合强度的Fe-C-Mn-W系耐磨堆焊涂层.金属元素的喷射加入量对堆焊层硬度和耐磨性有一定的影响.当W的含量为20%时,堆焊层的硬度最高为60HRC;当W的含量为20%、40%时,堆焊层内形成大量的马氏体组织,且W的含量增多,马氏体的尺寸减小;当W的含量为30%时,只在熔合线附近形成少量马氏体组织,因此涂层硬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加氢反应器是石油化工企业的核心装备,其内壁堆焊是该设备生产制造过程的关键步骤。本文以加氢反应器内壁堆焊为研究背景,在2.25Cr-1Mo钢上采用带极电渣焊与药芯气保焊组合堆焊方法进行双层不锈钢堆焊,并对得到的组合堆焊层进行化学成分、铁素体含量和组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堆焊层的化学成分、铁素体含量、金相组织、硬度、弯曲性能、抗晶间腐蚀性能均满足加氢反应器的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78.5L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部结构对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给出最佳区间来为工业装置提供理论指导。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数学模型与实验装置作对比, 模拟了不同气液分离区高度与外筒高度比、导流筒长度与外筒长度比和筒内外直径比对流动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和实验结果误差较小, 可以用来预测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流动行为。气液分离区高度与外筒高度比值过大会导致环流阻力增大, 从而不利于流动, 比值为0.34~0.36时流动性能最佳;导流筒长度与外筒长度的比值增大可增加气含率和环流液速, 但是比值过大会引起气泡的聚合, 从而影响流动性能, 当比值为0.60~0.62时流动性能最佳;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内外筒直径比会改善流动效果, 但环隙面积过小会增加环形阻力, 内外筒直径比为0.73~0.77时流动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热载荷对冷拔20/316L双金属复合管内、外管间结合强度即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5模拟研究了复合管的拉拔成型过程,并通过重启动分析模拟了热加载、卸载时复合管应力状态及残余接触压力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温度对冷拔20/316L复合管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00℃是衬管发生弹性与塑性变形的临界温度,350℃是基管与衬管发生脱离的起始温度。最后通过复合管拉拔试样的热载荷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对KL沸石处理后得到了不同的HL沸石,再对其筛选,负载0.4%铂后得到了Pt/HL沸石。经过400℃氢气还原后,将该催化剂与0.4%Pt(质量分数)/SAPO-11分别进行了正十二烷临氢异构化反应并对其产物进行了比较。该反应在温度360℃,压力1MPa,空速1h-1,H2/C12(物质的量比)为9.13的不锈钢反应管中进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Pt/HL沸石有一定的异构化活性;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一交一焙的0.4%Pt/HL与0.4%Pt/SAPO-11相比,前者有着更高的转化率,但异构化产物产率和单支链产物选择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以网纹内管型双套管双管板安全型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外管接触面积当量法,将网纹内管与外管内壁的接触面积当量成对应接触面积的直槽管;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内管为当量的直槽管换热器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换热器管壳两侧的介质均为水,分别将空气和水两种介质填充至隔绝腔内,模拟不同入口流量条件下传热特性;引入接触修正系数,在传统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的基础上,结合网纹管模型特点,获得网纹内管安全型换热器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并对不同工况下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进行理论计算;建立网纹内管安全型换热器传热特性评价实验台。结果表明:内外管接触面积当量法在处理网纹内管安全型换热器传热特性时具有可行性,基于接触修正系数的传热系数工程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可靠;数值模拟结果、理论计算结果及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趋势;隔绝腔介质分别为水及空气时,网纹内管的传热效率比内管为光管分别提高约24%和40%。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流场分析软件FLUENT模拟研究了光管及内置螺旋叶片转子强化管的抗污垢性能,得到了换热管轴向以及径向颗粒污垢体积分数分布,并研究了颗粒直径对强化管抗污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的光管相比,强化管管内沉积的污垢明显减少,并且由于颗粒自身重力影响,换热管底部沉积的污垢体积分数高于换热管顶部;此外,随着颗粒污垢直径的增大,轴向方向上强化管底部的颗粒污垢体积分数有所增加,强化管顶部的颗粒污垢体积分数有所减小;径向方向上颗粒直径对强化管近壁区域的颗粒污垢体积分数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量管内低温气体、管壁温度分布及冰层图相,分析了波纹内翅片管管内传热热阻、管壁温度和冰层增长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内翅片管管内传热阻仅为光管的6.65%,由管壁至管内低温气体的热流量大大增加,因此,管外冰层增长速度在距入口250 mm和500 mm处分别约为光管的4.2倍和1.7倍。冰层热阻占整个耦合传热总热阻的比例更大,以至于管外冰层热阻的增加引起管壁和管内气体温度的降低。由于内翅片管管内低温气体沿轴向温升更大,使其冰层厚度沿轴向斜率远大于光管。  相似文献   

17.
郭亚军  毕勤成  陈听宽 《化工学报》2004,55(9):1417-1421
复合Gewa-T多孔表面管是在机械加工Gewa-T表面上再覆盖一层烧结多孔层而形成的强化传热管,针对复合Gewa-T多孔表面管竖直单管和管束在液氮池中的核态沸腾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管束管间距、热负荷等得到了不同情况下的管束沸腾传热特性.沸腾的最佳管间距与管外径比为1.2,此时管束沸腾特性优于单管.  相似文献   

18.
采用折叠扁管与挤压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长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韦伟  徐坤豪  梁媛媛  陈江平 《化工学报》2013,64(7):2369-2375
对采用折叠扁管与传统挤压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长效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分别进行了标准盐雾腐蚀实验,对比腐蚀前后两个换热器样品的换热量、空气侧压降和总热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折叠扁管的样品在腐蚀后的各项性能均优于挤压管的样品。传统挤压扁管样件的翅片与扁管连接处率先被腐蚀破坏,14 d腐蚀后就可观察明显的翅片脱落现象,且在28 d腐蚀后挤压扁管上出现泄漏;折叠扁管样件则是翅片率先被腐蚀,而翅片与扁管的连接处没有明显损坏,在49 d腐蚀后折叠扁管没有出现泄漏现象。这是由于折叠扁管能方便地配备保护层,实现牺牲翅片保护扁管的方法,在腐蚀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更为重要的扁管。折叠扁管的长效特性优于传统挤压扁管。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离散单元方法(DEM)模拟了重力驱动的颗粒流横掠圆管和不同椭圆度(e=1.0,1.5,2.0,2.5)的滴形管下的流动与换热情况,分析了滴形管的椭圆度对停滞区大小、管周受力以及有效传热系数的影响,并与圆管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如下:滴形管的停滞区和空区均小于圆管,随着椭圆度增大,管顶部颗粒流速增加,流动性变好;滴形管受颗粒流的法向力和切向力均小于圆管,在椭圆度大于1.0后,增加椭圆度,两力不再减小;滴形管的有效传热系数小于圆管,且随着椭圆度增大,有效传热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20.
管间支撑物的结构对横纹槽管管束传热强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壳程流体纵向冲刷型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与流体阻力实验,比较了横纹槽管管束在折流杆支撑和空心环支撑两种情况下的传热强化特性,发现空心环管间支撑物比拆流杯管间支撑物有较好的性能.此外,还报道了用激光测速测量壳程流体在管间支撑物条件下的流速分布,分析了管间支撑物结构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