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闵行发电厂11号炉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特点,以多变量控制理论、模糊控制理论及自适应优化理论为基础,在充分考虑了制粉系统特点后,以及针对不同被控过程的具体特性,提出了基于不同控制理论的实用控制策略和功能相对独立的控制子系统,再通过对各控制子系统的集成,完成了整个制粉系统的全工况优化控制。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自2003年3月成功地应用于闵行电厂11号炉的制粉系统控制中,不仅确保了该制粉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而且使制粉系统工作在最佳工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煤质变化对钢球磨煤机贮仓式热风送粉制粉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华北某电厂的燃煤锅炉及制粉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锅炉和制粉系统的热力计算及现场实际测量数据,定量分析了煤质变化与粗粉分离器后煤粉细度、煤粉水分、磨煤机最佳通风量、磨煤出力、出力储备系数、单位磨煤电耗、露点温度和三次风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合适的煤种,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分析表明:对制粉系统运行安全性、磨煤出力和经济性影响最大的煤质因素是可磨性指数和原煤水分.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测量基本吻合,采用的计算与分析方法对普遍存在的同类问题具有参考价值.表9参6  相似文献   

3.
开发钢球磨机最优化运行工况监控系统,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投运,降低制粉电耗,是热电厂节能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通过球磨机轴承的振动信号及频谱分析来检测料位,开发系统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一台1 100t/h锅炉的磨煤机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了给煤质量流量、一次风量和分离器转速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的影响,并确定出3个因素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影响的主次顺序,预测制粉系统的最佳运行方式.结果表明:给煤质量流量和分离器转速对煤粉细度和制粉单耗的影响较大;磨煤机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调整运行参数以保证制粉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所得的拟合曲线可以较好地指导机组实际运行.  相似文献   

5.
建立制粉系统中磨煤机电流、排粉机电流与各运行参数之间的非线性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带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获得使制粉单耗较低的运行参数,以此作为控制系统的设定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操作经验的智能控制及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技术对制粉系统实施全局优化控制,确保制粉系统运行在最佳工况的附近,有效降低制粉单耗,并减轻运行人员的操作强度。  相似文献   

6.
钢球磨煤机的优化运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某电站锅炉配套制粉系统的优化运行试验,主要包括钢球装载量试验、粗粉分离器特性和磨煤机出力特性等性能试验。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提出了优化运行工况卡片,在该工况下运行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制粉系统出力,降低制粉单耗,其中,甲侧制粉系统的单耗从30.99 kW.h/t下降至21.36 kW.h/t,下降了9.63 kW.h/t;乙侧制粉系统的单耗从29.46 kW.h/t下降至19.96 kW.h/t左右,下降了9.5 kW.h/t,而且煤粉细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粗粉分离器挡板开度特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粉细度对锅炉机组(包括制粉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影响较大,但煤粉越细,磨煤系统电耗越大,如何找到一个煤粉细度最佳值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调节粗粉分离器挡板开度,找到这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8.
高正奎 《节能》2007,26(12):47-49
采用模糊自寻优控制策略,应用于锅炉的制粉系统优化控制中,不仅确保了该制粉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而且使制粉系统工作在最佳工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李云峰  曹宇飞 《节能技术》2010,28(3):280-282
为解决直吹式制粉系统一次风机电耗较大、中速辊式磨煤机静环吹损较严重、煤粉细度偏小等问题,通过对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磨煤机入口风压等关键点的控制,较系统的优化制粉系统通风量,达到降低能耗、提高锅炉效率的试验目的,对同类型机组的优化试验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某电厂135MW机组中储式制粉系统存在的制粉电耗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优化调整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粉电耗高的原因,并对部分设备进行了改造。通过试验调整得出制粉系统的最优运行参数,使该电厂的制粉电耗降低4.5kWh/t,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燃用劣质煤的315 MWW火焰锅炉所配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出力不足及煤种负荷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将原直吹式制粉系统改为储仓-直吹式制粉系统的方案,该方案要求研究开发一高性能的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两种典型的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及3种内部导流装置,并对其进行了数值与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能够满足储仓-直吹式制粉系统的技术要求;加高型注入式分离器内的流动阻力对内部导流装置结构尺寸的变化不甚敏感,阻力变化仅20 Pa左右,而基于原型结构的注入式粗粉分离器对内部导流装置结构尺寸的变化较敏感,阻力变化高达183Pa;原型结构与加高型结构注入式分离器的内部流动阻力差最大达163 Pa。  相似文献   

12.
水煤浆锅炉的能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量和定性计算分析水煤浆水分、磨煤电耗、锅炉运行热效率以及锅炉运行电耗对锅炉能效的影响,并与链条炉排锅炉和煤粉锅炉比较,指出水煤浆替代重油燃烧虽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在能效方面却不及燃烧制浆原料煤的链条炉排锅炉或煤粉锅炉。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五种典型的蒸汽动力系统结构,分别是燃烧后带减排措施的普通煤粉炉(带脱硫脱硝系统)热电联产系统(PC+ FGD+ DeNOx系统)、循环流化床锅炉(加石灰石)热电联产系统(CFB系统)、水煤浆锅炉(洗煤)热电联产系统(CWS系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NGCC系统)、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系统),建立...  相似文献   

14.
锅炉燃烧调整对NOx排放和锅炉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2台典型的1025 t/h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调整降低NOx排放浓度的试验研究,通过改变过量空气系数、辅助风配风方式、运行负荷和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等,测定了锅炉尾部烟道NOx排放浓度,分析了锅炉运行工况、运行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过量空气系数,烟煤锅炉NOx减排效果比贫煤锅炉好得多;降低负荷,烟煤锅炉的NOx排放量降低值较大;缩腰式配风的NOx排放浓度比均匀配风方式约降低10%,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影响炉内燃料的燃烧状态和温度分布,也影响NOx的生成和排放.在不降低锅炉效率的前提下,调整燃烧工况,可降低锅炉排放NOx浓度1O%~20%.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arget of reducing oil consumption to zero for pulverized coal(PC)boiler in power plant,the paper developed a novel coal pulverized igni...  相似文献   

16.
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自动可调式煤粉分配装置,重点说明了它的稳燃原理及其在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大量的工业试验,对自动可调式煤粉分配器的风量,煤粉量的调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应用于国产670t/h褐煤锅炉中,能在运行中对空气和煤粉分配进行调节,实现了风粉分配由不可控制到有效控制,使锅炉的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能力由原来70%降低到45%。达到了大幅度降负荷运行的目的,并且由于燃料在炉内燃烧被分为过浓燃烧和过淡燃烧两部分,使NOx排放量低于469mg/m^3,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了1.958%。有效地提高了锅炉机组的热效率和低负荷运行的能力。图9表3参2  相似文献   

17.
能量分析与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运行中,煤粉燃烧器的一次风煤粉流量的均匀性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次风煤粉浓度的准确测量一直是工程技术上的前沿问题,尤其是对乏气送粉锅炉进行煤粉浓度监测更是缺乏有效的方法。通过对一次风气流与煤粉颗粒混合过程的分析,从开放系统的能量方程出发,确立了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为一次风煤粉浓度在线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为减少煤粉锅炉启动用油,将少油点火与百叶窗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结合,并且应用在一台600MW的锅炉上的设计、试验和应用情况。点火小油枪的布置位置没有按照传统作法布置在下一次风口内,而是将其放置在紧邻下一次风口的二次风口中,以避免其因磨损而失效。利用水平浓淡燃烧的特点,将小油枪火焰尽量冲向浓侧煤粉气流,以便尽可能充分混合。试验表明,这种技术能够可靠地点燃煤粉并稳定燃烧,取得了显著的节油效果。此外,由于每支小油枪都配有专门的火焰检测器,而且并入了FSSS系统,使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