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理论为基础,利用电磁学理论对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蜗杆外部磁场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给出了该传动蜗杆的电枢方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蜗杆外部磁场计算公式的推导,得到了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蜗杆外部磁场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项研究为该种传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啮合理论和电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空间坐标变换原理,建立了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蜗杆齿槽方程,运用电磁场理论推导出了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蜗杆磁场空间分布的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对蜗杆内部磁场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总结了磁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得到了蜗杆磁场的空间分布规律。该项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计算蜗杆的涡流损失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7):1043-1047
对三相十二槽蜗杆内定子、8磁齿行星轮的超环面机电传动实验样机的蜗杆内定子磁场进行了解析计算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蜗杆内定子磁场的分布规律。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和传动结构参数关系,完成了蜗杆内定子磁场的解析计算。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蜗杆内定子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解析计算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蜗杆内定子磁场呈现出明显的四极特性,磁场旋转角度值与齿槽扭转角度值相同,且气隙有效控制范围为2 mm。  相似文献   

4.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是一种新型传动机构.阐述了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的集成原理,根据坐标变换原理,推导了蜗杆齿槽的空间曲线,给出了蜗杆与行星轮正确啮合所满足的关系.介绍了环面蜗杆的加工轨迹和绕线方式,并对蜗杆旋转螺旋磁场的产生及控制进行了简要说明.研究结果对于该系统的研究与制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静电驱动的新型机电集成传动系统,分析了该传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了传动关键零件柔轮的径向变形,给出了电场力的计算公式,得出了工作电压的解析式和输出力矩计算公式,讨论了输出力矩随主要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该种新型传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蔡毅  许立忠 《机械设计》2008,25(4):42-44
以超环面传动理论为基础,结合磁性传动理论知识,研究了集传动、动力、控制为一体的新型传动机构--机电集成传动.介绍了该传动的基本结构、传动原理及参数关系.分连续啮合和间断啮合两种情况,研究了各构件间的啮合,得到了该机构在不同情况下正确啮合的啮合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情况时的啮合齿数计算,得到了在各种情况下的啮合齿数计算公式;利用电磁学理论分析了机电集成传动的磁路,给出了机电集成传动中各构件的磁路分析图及传动啮合时的整体磁路分析图.  相似文献   

7.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集成原理和磁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是一新型传动机构,给出了该传动系统的机构组成原理、机电集成原理、完成了传动系统的受力及磁路分析,介绍了该传动的优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电集成电磁蜗杆传动系统中啮合磁极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推导了电磁啮合刚度傅里叶级数形式的表达式,建立了该机电耦合系统参数振动模型及其相应的线性时变微分方程。采用多尺度法推导了该系统自由振动近似解析解,给出了系统包含固有频率及固有频率与啮合频率的组合频率成分的自由振动、主共振、组合共振时域及频域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系统发生组合共振时的主导频率为系统的固有频率,系统的组合共振振幅随谐波次数增大而递减。  相似文献   

9.
秦磊  许立忠 《机械传动》2007,31(6):13-15
提出了一种基于静电驱动的新型机电集成传动系统,描述了该传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合理的假设,将传动的柔轮简化为圆柱壳体。把对称作用在壳体上的静电场力展开为Fourier级数形式。在选取合适的位移函数的基础之上,对一端自由一端固定的柔轮进行研究,通过迭代确定相应的待定系数,并最终得到应力沿中曲面的分布规律,为传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郝秀红  许立忠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24):2947-2950
针对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系统在传动过程中因啮合齿数变化产生的系统内部激励,给出了系统行星轮与蜗杆、定子间刚度随时间变化的刚度函数。将系统位移分为静位移和动位移,用分段函数及小参数表示系统刚度矩阵,导出了系统正则化微分方程。利用通解的连续性及正规解条件,讨论了系统在啮合参数激励下的稳定性,并用算例进行了证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机电集成电磁蜗杆传动系统的参数振动由外界的激励产生,通过系统内参数的周期性改变间接地实现,推导出描述参数振动的数学模型为周期变系数的常微分方程;通过对系统转动惯量波动进行分析可知系统是稳定的;利用系统参数刚度矩阵和小参数导出系统微分方程,将其正则化得到系统微分方程的通解,进而得到判断因子,从而确定系统的动力稳定状态,并用具体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考虑机电集成电磁蜗杆传动系统中机械系统与电系统之间的电磁耦合作用,推导了电磁耦合刚度的表达式,建立了该机电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微分方程组,研究了机械系统特有的旋转模态、蜗轮模态和蜗杆模态及其相应的模态特征,给出了电系统中同步、对称、不对称振荡的三种模态及相应的模态特点。最后研究了蜗轮锥顶半角对机械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
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理论的研究进展,其中涉及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锥面及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和环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等环面蜗杆传动类型.阐述了环面蜗杆螺旋面的成形原理,环面蜗杆副的啮合理论、修形方法和失配技术.并对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理论发展历史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和进展,进行了择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提出的新型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建立了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推导了速度传递函数。设计了两组独立参数的二自由度(TDF)控制器,得到理想的响应特性,消除了系统稳态误差。分析了该传动特有的输出扰动规律,为消除扰动对控制系统的不利影响,求得了补偿电压。研究结果证明了控制器和补偿电压的有效性,对该种新型传动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庆民  刘伟 《机械》1999,26(4):28-30
通过对行星螺环蜗杆传动的啮合原理进行分析,得出了了定子与行星轮的啮合方程,为将些传动应用到工业领域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坐标系统以及中心蜗杆和内超环面齿轮齿面的数学模型,完成了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减速器各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和减速器整机虚拟装配,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基于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减速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