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5月的软考是按照新的考试大纲所进行的第二次考试,从试题来看,本次考试与2004年11月的第一次考试难度相当,但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即容易的题一眼便能看出答案,因为很多都是基本概念题,难题却很少有人能够给出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技术在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中要求的知识面很广,给考生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对软件设计师出题规律分析,发现这部分考试具有明显的侧重点,本文结合考点,通过样题对考试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3.
面向对象技术是近年出现在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中的新考点,给广大考生的复习带来一定的难度。通过对这部分考点的出题规律分析,发现这部分考试具有明显的侧重点。本文结合考点通过样题的形式,对上午考试中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4.
对2005上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下午试题与近几年的试题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2005上半年下午试题的特点,并对2005年上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下午试题进行了评析,指出了考生今后复习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下半年软件(资格)水平考试是新大纲出版后的第一次考试,本文阐述了本次软件设计师级上午考试的特点,并就试题中的难点给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本次软件设计师级下午考试的特点,并就试题中的难点给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8.
软件设计师考试前几年又称为高级程序员考试,是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中的一项,通过者可以获得工程师资格。由于其题型在2004年以后变化较大,因此文章对2005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的上午试题与近几年同级别的上午试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它们的异同点;并且针对上午试题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其考试的侧重点,使考生在今后的复习中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历年考试的考点,就考试的特点、题型进行了总结性归类,特别对最近的2008年下半年试题做了具体的分析,并对考生复习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施游  王勇 《计算机时代》2004,(10):16-17,21
本文阐述新旧版本的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的变化,并针对考生的复习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李丽 《计算机时代》2014,(5):50-51,54
软件设计师考试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考试的中级资格考试,把软件设计师考试与计算机专业教学灵活地结合起来可以拓宽在校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基于参加2013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的经历,总结出了一些应对软件设计师考试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融入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将软件设计师考试的知识点,特别是常见的设计模式引入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软件设计师考试属于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中中级的考试,该文根据2009年11月软件设计师考试试题的情况,分析了考试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我的计算机学习过程是与考试同步进行的,参加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计算机考试有十余次,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最大的收获是不怕考试。从初、中级职称计算机考试开始,参加过等级考试的二、三、四级考试,还参加过软考的网络程序员、程序员、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师考试,还考过计算机专业在职硕士、统招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计算机专业自学科目的考试等。在考试的同时,也尝试着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设计过一些小软件,初步实现了学以致用。计算机学习要经历一个从理论——实践——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下面谈谈本人通过软件设计师考试的…  相似文献   

16.
在比较分析不同软件过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软件过程设计的三种策略,并且举例说明了策略在软件项目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这些软件过程设计策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把开源软件引入到高校软件专业的教学中,提出开源环境下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开放源代码“运动在计算机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开源软件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两个滨城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典型事例,剖析了信息化建设中软件应用模式的变迁及对信息化应用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脉搏,超前谋划应用模式变迁,延续信息化应用的一个基本工作思路和IT环境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晖 《个人电脑》2007,13(9):186-190
"ITECN专栏"是《个人电脑》联合ITECN Blog在2006年新推出的栏目,全部内容由微软最有价值专家提供。在此栏目中,读者可以看到关于微软软件最新的技术和应用,由于微软最有价值专家的介入,我们的报道将更加深入和独到。和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这些专家一样,我们对此栏目的前景充满期待,希望它能够带给广大读者切实的意义。当然,新栏目的推出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读者有什么意见可以联系我们,信箱是qa-time@pcpro.com.cn,同时你也可以到《个人电脑》网站编读往来论坛上(http://bbs.pcpro.com.cn/forumdisplay.php?fid=2)发表意见,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答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