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防止非法个人或团体通过监听无线路径上的信令交换而窃得移动用户真实的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1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或跟踪移动用户的位置,现在大多数交换机都开启了临时识别码(TMSI,Temporary Mobi1e Subscriber Identny)寻呼。而为了降低网络信令负荷,交换机可以将鉴权功能有选择性的打开。当TMSI寻呼和选择性鉴权同时打开时,有可能会造成用户的使用问题。这里主要讨论了TMSI寻呼和选择性鉴权的基本原理,并且根据在现网维护中遇到的用户投诉和河南部分交换机的设置分析二者同时打开时对网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传统的 LEO卫星网的位置管理策略 ,并提出了 LEO网基于卫星自主定位的距离门限位置管理方案。该方案定位直接通过本网络卫星实现 ,减小了移动终端的代价和复杂度。另外 ,该方案虽然增加了定位开销 ,但是大大减小了位置更新和寻呼开销  相似文献   

3.
LEO卫星网络基于动态位置区的寻呼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肖阳  朱立东  胡凡 《通信技术》2009,42(1):336-338
针对LEO卫星网络中具有自主定位能力的用户终端,采用基于地理位置的动态位置区划分方案,根据用户移动速度设置位置区的大小。在动态位置区的基础上,对高速移动用户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限制的分组寻呼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低速移动用户,二次寻呼策略的时延和开销性能最佳;对于高速移动用户,基于时延限制的分组寻呼策略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移动用户和网络特性的分析,结合核心网和无线侧,研究了CDMA网络的寻呼类型,给出语音和短信寻呼的基本方法,LAC(location area code,位置区码)位置区设置和周期性位置更新的重要策略,并对网络寻呼与某些业务的触发先后次序、关键定时器之间的冲突以及寻呼与移动终端的配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能够提高系统接通率和改善用户感知的寻呼策略方法:增加二次或三次寻呼、LAC边界避开话务密集地区、同一LAC下的周期性位置更新参数设为一致、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时器无线侧设为小于网络侧等。  相似文献   

5.
LEO卫星网络动态混合卫星切换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O卫星网络切换协议中的路由选择策略应当综合考虑路由本身优化性,路由计算复杂性,路由更新的信令代价。提出适合LEO网络卫星切换要求的动态混合路由选择策略(DHRS:DynamicHybridRouteSelection),即发生卫星切换时,由卫星节点根据移动终端用户切换前所处位置和切换前路由表等信息,为移动终端选择合适的路由。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IP网络中,层次移动IP协议可降低移动IP位置管理的信令消耗。该文研究支持寻呼的HMIPv6,提出了时延限制下的多步寻呼策略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步寻呼方案——根据移动节点的位置概率分布,采用遗传算法对寻呼区域内的所有子网进行分组,每步寻呼一个组,使平均寻呼信令开销达到或接近最优。此外,对HMIPv6、单步寻呼的HMIPv6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步HMIPv6寻呼方案的信令开销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寻呼节省信令开销的必要条件。最后,给出一组数值结果以说明所提出的寻呼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LTE寻呼优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LTE网络中的寻呼优化需求,针对固定位置或低移动性终端,提出2种解决方案,分别是基于网络侧的寻呼优化方案和基于终端的寻呼优化方案,并分析了对现有网元功能的影响,从而在保证一定的寻呼成功率的基础上,通过减小寻呼区域的方式来降低寻呼的信令负荷。  相似文献   

8.
关于TMSI寻呼与IMSI寻呼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月 《通信技术》2010,43(4):198-200
随着移动用户的持续增长和手机新业务的不断推广,移动通信系统的寻呼负荷日益加重。以移动用户漫游被叫时的呼叫流程为例,分析IMSI寻呼和TMSI寻呼的原理,对比两种寻呼方式对网络性能影响,提出一种评估寻呼方式的量化计算方法。通过对寻呼容量较为紧张网元的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科学指导寻呼方式的优化工作,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寻呼容量,改善移动通信系统寻呼性能。  相似文献   

9.
LAC区用于标志不同的位置区域,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而进行LAC区的划分是必要的.LAC区的划分受寻呼次数的制约是很明显的.给出了寻呼原理、寻呼信令流程和寻呼参数设置,计算了在不同寻呼方式下的寻呼容量.结合现网情况分析了LAC区划分受寻呼制约的情况.根据话务模型给出了进行LAC区划分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GSM网络中影响长途来电接通率的相关因素。主要从网络拓扑结构、被叫用户关机状态、用户的位置区更新、寻呼方式以及A接口的信令平衡等这五个方面分析对接通率的影响,针对每一种影响因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网络位置区码(LAC)的作用及范围、边界的划分方法。建议解决好以上若干因素引起的影响,并根据信令跟踪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去改善网络质量,从而提升寻呼成功率及接通率。  相似文献   

11.
娄宜  盖剑 《通讯世界》2017,(18):44-45
现有LTE网络中,寻呼是基于TA list进行的.由于实际网络中为UE分配的TA list覆盖范围有限,TA list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通过对LTE网络中的寻呼方法进行优化,可减少整个TA list的寻呼次数,减轻LTE网络的寻呼负荷,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大TA list的覆盖范围,这样可减少UE的位置更新次数和网络信令负荷,增加UE待机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一种自适应位置更新方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蔚华  黄载禄 《电子学报》2000,28(Z1):36-39
在移动通信的位置更新过程中,传统的静态位置区方案存在着缺乏变化的灵活性、边界振荡、信令负载过于集中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位置更新方案,采用不同级别的位置区,位置区的选择根据移动台当时的移动和呼叫情况,按照使位置更新和寻呼的无线信令总代价最小的原则确定.该方案可有效地解决静态位置区的各种问题,并能方便地与其它位置区方案切换.  相似文献   

13.
GSM网位置区寻呼容量及其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寻呼原理、寻呼信令流程和寻呼参数,探讨和计算了不同寻呼方式下位置区(LAC)的寻呼容量,并结合现网情况提出了LAC边界划分原则,给出了LAC设置和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寻呼成功率是移动用户作为被叫接入移动网络的成功率指标,寻呼成功率低,将造成呼叫移动用户失败,降低用户感受。寻呼成功率主要受无线网络覆盖、质量和规划影响,MSC的配置也会影响寻呼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信令风暴的产生来源于终端和网络之间的频繁交互,包括终端发起和网络发起的网络连接过程.信令风暴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网络扩容压力增大.为解决信令风暴问题,终端侧可以通过优化操作系统闹钟服务实现心跳分组对齐,降低终端联网次数;网络侧主要通过优化寻呼机制和寻呼区的方式降低信令风暴的影响.还介绍了3GPP标准化组织正在进行的小数据分组传送技术方案,通过信令简化降低网络信令负荷.  相似文献   

16.
移动通信系统里评估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用户在移动过程产生的信令消耗。在现行4G网络中,当核心网向目标终端发送寻呼时,在跟踪区域列表里的所有小区都要发送寻呼信令,造成了不必要的信令浪费。为减少寻呼信令的消耗,提出了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框架,此框架可以分为预测部分和回落部分,其中预测部分提供了移动性管理与预测算法有机结合的方案,回落部分则使用马尔科夫链对寻呼过程进行分析,在预测失败时采取动态寻呼的方式。对该框架进行建模和仿真可以看出,所用的寻呼方案能有效减少移动终端的非接入层处于空闲态时进行移动性管理中寻呼信令的开销。  相似文献   

17.
移动用户全球漫游的日益普遍导致了网络间信令传输的急剧增加.为了优化漫游用户位置管理过程中网络间的信令传输,GLR(Gateway Locati on Register)系统作为UMTS/ IMT-2000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可选部分被引入.本文介绍了GL R系统的概念和特征,之后引入数学模型分析了引入GLR系统后对网络间信令传输的优化率.  相似文献   

18.
移动用户全球漫游的日益普遍导致了网络间信令传输的急剧增加.为了优化漫游用户位置管理过程中网络间的信令传输,GLR(Gateway Locati on Register)系统作为UMTS/ IMT-2000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可选部分被引入.本文介绍了GL R系统的概念和特征,之后引入数学模型分析了引入GLR系统后对网络间信令传输的优化率.  相似文献   

19.
田荣明  李方伟 《电讯技术》2003,43(5):138-142
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移动IP的扩展方案,它通过对基本的移动IP协议进行简单的扩展,使其支持寻呼功能,减少大量的信令开销,使MIP能够支持大量移动用户。  相似文献   

20.
张涛  刘康  易晓俊 《移动通信》2012,(Z1):12-16
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GSM网中无线寻呼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无线寻呼信令流程,结合巴中联通现网,从前期分析、寻呼信道拥塞、寻呼比例、寻呼时长、SDCCH拥塞掉话、TRH负荷、短信和位置更新等多角度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