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u—(Ⅲ)—5—Br—PADAP配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曙  吴永强 《贵金属》1994,15(2):46-52
在pH4.30的HAc-NaAc缓冲液中,Au(Ⅲ)与5-Br-PADAP经沸水浴加热形成1:1紫色配合物,在示波极谱仪上-0.60Ⅴ(vs.SCE)产生一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线性范围5.0×10^-8~2.00×10^-6mol/L,检出限2.0×10^-8mol/L。研究30多种离子的干扰及分离条件。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分离金用于矿样中金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3,5diCl—PADMA与Rh(III)的高灵敏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权  吴启勋 《贵金属》1993,14(4):55-58
研究了3,5-diCl-PADMA与Rh(Ⅲ)的显色反应。在pH4.0~5.2试剂与Rh(Ⅲ)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再提高盐酸溶液2酸度至0.72~6.0mol.L^-1,其最大吸收峰红移至614nm,灵敏度显著提高,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14=1.40×10^5L.mol^-1.cm^-1。铑含量在0~0.72μg.ml^-1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操作简便,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吸附还原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晓良  王曙 《贵金属》1997,18(2):45-48
用悬汞电极在HAc-NaAc介质中(pH4.2),用还原计时电位溶出分析法研究了Pd(Ⅱ)-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络合物。其适宜条件为:NaCl0.16mol/L,PAN6.0×10^-6mol/L,乙醇10%(V/V),电解电位0.00V(vs.SCE)。线性范围为2.4×10^-11 ̄9.4×10^-8mol/L,络合物组成为Pd(Ⅱ):PAN=1:1。试验了20多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4.
Pd—5—Br—PADAB分光光度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愉  张淑云 《贵金属》1995,16(3):47-51
本文研究了4-(5-溴-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简称5-Br-PADAB)与Pd(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确定在HAc条件TPd(Ⅱ)与5-Br-PADAB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0.8mol/L的HCl介质中进行光度测定,以提高方法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1,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5.20×10 ̄4,条件稳定系数K_稳=1.6×10 ̄7,钯离子浓度在4.27×10 ̄(-8)~1.54×10 ̄(-5)mol/L时服从比尔定律。应用所拟方法测定冶金生产过程中间产品中微量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pH4.30的HAc-NaAc缓冲液中,Au(Ⅲ)与5-Br-PADAP经沸水浴加热形成1:I紫色配合物,在示波极谱仪上-0.60V(vs,SCE)产生一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线性范围5.0×10 ̄(-8)~2.00×l0 ̄(-6)mol/L检出限2.0×108mol/L.研究30多种离子的干扰及分离条件。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分离金用于矿样中金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极谱催化波测定纯铝中的微量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朝 《轻金属》1998,(2):44-46
在2.0mol.L^-1硫酸-0.2mol.l^-1碘化铵-1.6×10^-8mol.L^-1碲-0.04mol.L^-1酒石酸介质中,砷能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0.68,检测限为8×10^-8mol.L^-1,砷离子浓度在1×10^-8-2.5×10^-7mol.L^-1范围内与峰高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5—(3—羧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章杰  朱利亚 《贵金属》1998,19(3):43-45
合成了新试剂5-(3-羧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m-CPAQ)在弱碱性介质中,Tween-80和TritonX-100存在下m-CPAQ与Pd(Ⅱ)生成紫蓝色三元络合物,λmax=615nm,ε1=8.4×10^4L.mol^-1.cm^-1,Pd在0~30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用于岩矿中微量Pd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张延忠 《金属学报》1993,29(10):82-86
本文报道新发展的不含Nb的Fe71.5(CuCrV)7.5Si12B9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综合磁性能。直流起始磁导率μi=10.9×10^4;矫顽力Hc=0.56A/m;对应Hm=80A/m的B80=1.04T;对应Hm=0.08A/m和f=0.1和1MHz的有效磁导率μe=2.5×10^4和0.4×10^4;铁损P2/100k=195kW/m^3;P2/200k=664kW/m^3;P2/500k=  相似文献   

9.
DMPAQ的合成及其与钯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为  陈云超 《贵金属》1994,15(1):50-53
合成新试剂DMPAQ,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实。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存在下试剂与钯的显色反应。在酸性介质中,DMPAQ与钯形成1:1的绿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9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8×10^4L.mol^-^1.cm^-^1。钯量在0-15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钯催化剂和微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Ir(Ⅳ)与钼酸盐和丁基罗丹明B(BRB)形成离子缔合物。测定Ir的适宜条件为C_(HCιO4)=1.3mol/L,C_(MoO_4) ̄(2-)=1.1× ̄(-3)mol/L,C_(BRB)=3.8×10 ̄(-5)mol/L,PVA0.08%。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0nm,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8.75×10 ̄5L·mol ̄(-1)·cm ̄(-1),至少可稳定一周,Ir量在0~2.5μg/25ml服从比尔定律,测定极限为8.3ng/ml(n=11),对于0.08μg/mlIr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n=8)。考察了41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其他贵金属和Sb(Ⅱ)。Ge(Ⅳ)、Si(Ⅳ)干扰,需采用火试金分离。本法已用于某些岩矿和冶金中间产品中Ir的测定,结果满意。用平衡移动法测定缔合物的摩尔比为Ir:BRB=1:4,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ICP—AES法分析Au—Zr合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红莲  刘继升 《贵金属》1997,18(3):49-52
用ICP-AES法测定Au-Zr合金中Zr及萃取Au后测定微量Pt,Pd,Rh,Ir,Ag等杂质元素,乙醚萃取两次分离,Au的萃取率〉99.9%,Zr不被萃取,存留于水相中,杂质元素标准加入回收率为85~103%,Zr对杂质元素测定的干扰,通过在标准溶液中加Zr匹配及选择分析线的办法消除,取1.0g样品时测定下限为1×10^-4~5×10^-4%,相对标准偏差1.9~10%,测定Au-Zr合金成分  相似文献   

12.
金娅秋  吴瑞林 《贵金属》1999,20(4):35-37,50
研究新显色剂二溴羧基偶氮氯膦与稀土元素Ho及Er的新显色反应体系,生成蓝色络合物的λmax为650nm,灵敏度高,分别为1.10×10^5及1.11×10^5L·mol^-1·cm^-1。Ho及Er含量在0 ̄30μg/25ml浓度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选择性高,在磷酸介质中测定有广阔的适用性。可用于铂合金(王水溶样)和银合金(硝酸溶样)的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3.
DBCDAA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忠先  杜冰帆 《贵金属》1997,18(4):38-40,34
pH9.7~10.6的Na2CO3-NaHCO3缓冲介质中,有乳化剂OP存在80℃水浴加热5min后,Pd(Ⅱ)与邻菲罗啉和2,6-二溴-4-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DBCDAA)形成组成比为1∶1∶2的红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和对比度分别为524nm和12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16×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60μg/ml,配合物至少稳定24h。用交换树脂分离,方法用于测定二次合金中微量Pd,相对误差为-5.9%,相对标准偏差为3.8%(n=6)。  相似文献   

14.
配体交换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酸性条件下痕量Ag(I)对K4[Fe(CN)60361-尿素间的配体交换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效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8.12kJ·mol^-1。本文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银的配体交换动力学分析法,测定条件为K4[Fe(CN)6]:8.0×10^-4mol·L^-1,[CH3COOH]:0.12mol·L^-1,[CO(NH2)2]:6.0×10^-4mol·ml^-1,80℃。线性测定范围为10  相似文献   

15.
盐酸介质中铜置换钯的两种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景  崔宁 《贵金属》1993,14(4):1-9
用旋转圆盘法考察了盐酸浓度对铜置换Pd(Ⅱ)反应速度的影响,发现在低盐酸深度(0.01~0.1mol/L)时,反应速度极快,在液相中发生CuCl^-2对Pd(Ⅱ)的化学还原,反应产物Cu与Pd的摩尔比为1:1,铜离子为二价;在较高酸度(3~5mol/L)时,反庆速度显著变慢,转换反应仅在铜片表面进行,属于电化学反应机理,速率方程为logC0/Ct=2.723×10^-3t-0.002,产物Cu与P  相似文献   

16.
吐温80—H2O2化学发光新体系测定痕量lr(lV)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鹤友  罗庆尧 《贵金属》1994,15(3):41-44
建立了吐温80-H2O2体系测定痕量铱的新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测限为3.0×10^-9g/ml,线性范围为1.0×10^-8~1.0×10^-5g/ml,测定100ppb铱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5%。  相似文献   

17.
罗一江  赵多仲 《贵金属》1996,17(3):35-37
在苯二甲酸氢钾-盐酸底液中,Pd(Ⅱ)与DBC-偶氮氯膦形成络合物,Pd浓度1.8×10^-7 ̄1.4×10^-6mol/L,波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用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法等研究了络合物极谱波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在温度973-1373K,形变速率2×10^-5-1.5×10^-2s^-1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Fe-5Ni合金奥氏体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高温变形时峰值应力σp与温度T和形变ε之间符合五式关系:Z=εexp(Q/RT)=A(sinh(ασp))^m。高应变速率区的激活能Q为314kJ/mol,与Fe的自扩散激活能Qsd相当,变形由空位扩散所控制;而低应变速率区的Q为202kJ/mol,约  相似文献   

19.
5-Br-PADMA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韩权  杨晓慧 《贵金属》1997,18(2):49-52
研究了2-〔2-(5-溴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简称5-Br-PADMA)与Pt(IV)配合物的光度特性和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pH35~48HAc-NaAc缓冲介质中,沸水浴加热20min,Pt(IV)与5-Br-PADMA形成1:3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形成后,提高酸度为08~36mol·L-1盐酸溶液,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620nm,灵敏度和对比度显著提高,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0=65×104L·mol-1·cm-1,对比度λ=186nm。Pt(IV)浓度在0~28μg/25ml遵守比尔定律。大多数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Pt的测定,可满意地应用于催化剂中微量Pt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二元Al—Li合金共晶复合材料的定向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定向凝固条件下,在亚共晶二元Al-Li合金中获得共晶复合材料的晶体生长准则,并观察了组织形貌。结果表明,当6.5×10^5K·s·cm^-2≤GL/R〈11×10^5K·s·cm^-2时,晶体可以保持稳定的平面固-液界面生长,得到规则的共晶复合组织。二元Al-Li合金共晶组织中β相(AlLi)为棒状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