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底光缆敷设在极其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极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破坏,其中锚害是海底光缆通信的最大威胁。针对现有海底光缆监测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将双M-Z(马赫-曾德尔)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用于海底光缆的在线监测。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分布式海底光缆监测系统传感、定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综合利用海底光缆路由雷达监测系统,有效解决了实用中监测系统可能存在的虚警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光纤外护套绝缘故障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  李响  徐伟弘 《光电子技术》2006,26(4):239-241
为了保障长途海底光缆的运行可靠性,需要尽早发现潜在的故障。本文介绍了一种监测海底通讯光缆外护套电绝缘性能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微控制器控制高压信号源,并同时精确控制测试电流。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早期发现海底光缆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海底光缆敷设在极其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极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破坏,其中锚害是海底光缆通信的最大威胁。针对现有海底光缆监测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将双M-Z(马赫-曾德尔)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用于海底光缆的在线监测。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分布式海底光缆监测系统传感、定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综合利用海底光缆路由雷达监测系统,有效解决了实用中监测系统可能存在的虚警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徐伟弘  李新华  张旭苹  王顺  董玉明  梁浩   《电子器件》2007,30(5):1963-1966
为了维护海底光缆的正常运营,需对海底光缆受外力发生形变的状况进行监测,为此提出了海底光缆应变状况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系统采用BOTDR作为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利用Internet作为数据传输通道,使用虚拟仪器技术搭建软件系统,实现了海底光缆应变状况的远程数据采集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海底光缆系统设计及线路余量的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底光缆系统工程设计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对海底光缆线路的施工和维护,对于各种余量特别是海底光缆线路维护余量的取定进行了说明,可以作为我国海底光缆系统工程设计中线路维护余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底光缆的绝缘故障,设计了一种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绝缘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及时发现绝缘故障并报警,从而有效消除海缆的安全隐患.文中阐述了海缆绝缘层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硬件部分的具体设计方法,同时对硬件电路中的高压开关电源的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完成对海底光缆绝缘性能的测量.  相似文献   

7.
海底光缆系统故障定位与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际海底光缆系统通用测试仪表的测试原理、使用范围、测试精度;论述了海底光缆系统的故障维修及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建立海底光缆监测系统对保障已经成为当代洲际通信主要手段之一的海底光纤通信非常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BOTDR和声纳的海底光缆事件监测系统,并讨论了其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海底光缆路由的选择原则,介绍了SEA—ME—WE3国际海底光缆海洋调查的内容及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0.
连续30公里海底光耗业已研制成功,于1982年6月初敷设海底,并对这一系统进行海洋试验。该系统有两个中继器和50公里光纤。30公里光缆接有两个中继器。海底的水深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000和1300米。经过在海底环境下工作17个月后,已在1983年10月底将该光缆打捞起来。本文旨在阐述该光缆从研制到打捞后为止各个阶段的损耗测试值。该光缆有六根 1.3μm单模光纤,分装在一个内部分成三等份的铝管内。六根30公里的光纤由总数18根光纤接成,所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有中继的海底光缆传输系统由端站的远程供电设备(PFE)对中继器等有源设备进行供电,而海底光缆网络的远程供电系统更加复杂,为此在介绍了传统海底光缆传输系统的远程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后,重点对海底光缆网络的两种远程供电方式——串联和并联供电方式做了分析,分别对其供电效率进行了计算,并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海底光缆锚害成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海底光缆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船锚的钩挂。为研究海底光缆锚害的成因,根据现有的经验及理论基础,设计了相关的研究实验。实验分为压扁试验和钩挂试验两部分。检测海底光缆受力时光功率衰减的变化,研究了海底光缆的结构与其抗侧压性能的关系;设计了模拟海底光缆受船锚钩挂的受力装置,研究了不同锚齿直径对海底光缆的损伤影响。该实验的结果为海底光缆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施工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为进一步的研究积累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海底光缆拉伸试验中光纤应变性能的测量方法。对两种光缆夹持装置进行了比较,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光纤纵向滑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海底光缆的使用环境中存在随机扰动因素,故使用传统单脉冲电磁脉冲时域反射法进行护套层故障探测会受到大量随机噪声的干扰,探测波形难以辨识,故障探测效果较差。为改善探测效果,根据海底光缆护套层结构特性将其等效为带有随机扰动偏差的有耗非均匀传输线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使用单极性编码脉冲作为探测信号的海底光缆护套层故障探测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证明与单脉冲探测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以在不降低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测试系统噪声,获得较好的探测效果,满足海底光缆护套层故障探测要求。  相似文献   

15.
海底光缆护套层的故障定位是海缆系统维护工作中的难点,介绍了几种海底光缆的故障测量方法,分析了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建议在海缆故障测量中应采用粗测与精测相结合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反射法的粗测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海底光缆的无源探测技术,并就其中的海底光缆定位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给出了详细的定位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BOTDA技术的电缆温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海底电缆深埋海底,其运行状态的监测尤为重要。因此,提出基于光纤光时域反射(OTDR)的布里渊时域反射分析技术(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复合海缆进行温度监测。简单介绍了BOTDA技术的原理以及温度监测的实验。对实验测得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处理和分析。从实验的数据分析中得出基于BOTDA技术测量出电缆温度的变化趋势和实际温度变化趋势是基本吻合的。从而验证了该技术测温误差小、响应时间短、运行可靠且能实现长距离测量,可有效应用于电缆温度在线监测,为电缆导体温度的确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Optical fiber submarine cable systems especially developed for international systems throughout the world are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technologies for optical fiber submarine cable systems are discussed. The discussion covers: system design; cable design and the fiber used; mechanical design of submarine optical repeaters; branching repeaters; repeater circuits; reliability; terminal equipment; repeater supervisory systems; initial system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trends  相似文献   

19.
对海底电缆上方过往船舶的全天候实时监测是避免锚害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福建平潭跨海电网110kV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安全监控的迫切需要,设计了一种红外热成像仪与加长焦大镜头的可见光摄像机相结合的长距离、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一种通过用AIS作为辅助对所监视海域进行网格划分来设置摄像机云台预置位的方法;通过服务器后台软件对视频信号、AIS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实现了系统的联动工作。现场运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满足对3.5km光电复合海缆全天候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