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法工艺处理白钨精矿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酸法工艺处理白钨精矿近年来的最新进展,将其与碱法工艺处理白钨精矿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酸法工艺处理白钨精矿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并提出了最新的酸法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进钨精矿碱浸出工艺以提高钨的回收率,GTE产品公司做了这方面的试验,并于1982年连续公布了四篇专利(US4353878,4353879,4353880,4353881)现综述如下。专利简要地介绍了过去用苛性钠浸出白钨精矿工艺,其反应式如  相似文献   

3.
某低品位黑白钨共生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低品位复杂难选黑白钨矿矿物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细,矿石性质差异性大,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较难。分别采用"磁-浮"黑钨白钨分类浮选选矿工艺和"浮-磁-浮"白钨优先浮选选矿工艺对该矿石进行选矿研究。"磁-浮"黑钨白钨分类浮选选矿工艺可获得品位72.59%,回收率30.15%的白钨精矿和品位55.36%,回收率47.81%的黑钨精矿,钨总回收率77.96%。"浮-磁-浮"白钨优先浮选选矿工艺获得WO3品位74.57%、回收率72.90%的白钨精矿和WO3品位28.88%、回收率8.48%的黑钨精矿,钨总回收率为81.38%。  相似文献   

4.
我国钨冶炼技术世界领先,但由于Na+和Cl-无法闭路循环,沿袭百年的碱(酸)浸出-净化-铵盐转型湿法工艺难以达到废水零排放要求.“钨精矿火法直接制取碳化钨”和“熔盐电解直接制取碳化钨或金属钨”工艺,在金属提纯和分离杂质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同时存在酸洗废液排放的问题.铵盐不变体系白钨闭路冶炼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与现行白钨碱法-离子交换工艺相比,全流程金属回收率提高2.6%,达到98.1%,APT产品加工成本下降30%,可实现白钨无酸碱闭路冶炼和杂质元素的绿色分离,过程无废水排放.  相似文献   

5.
采用W_A,W_C两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工艺,可从粗钨酸钠溶液中制备高纯仲钨酸铵,此法对磷、砷、硅、钼、锡等杂质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所生产的产品可达一级品国家标准,且产品外形美观粒度均匀。此法首先采用多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碱性钨酸钠溶液中吸附钨,解吸液再用丙烯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用氨水解吸,解吸液中的钨浓度高达250克以上/升,蒸发结晶得高纯仲钨酸铵,该法具有以下优越性:1.适应性广可适用于黑钨精矿碱煮液;白钨碱矿煮液,钨中矿、钨细泥碱煮液。2.钨的回收率达99%以上;3.生产成本低、劳动条件好且无污染;4.有机材料消耗少;5.新型吸附钨的树脂,在钨酸钠溶液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回收某碳酸脉型黑白钨矿中的钨矿资源,通过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及在选矿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钨强磁-摇床重选-白钨浮选-酸浸的选矿工艺流程。针对该矿中存在大量易浮方解石的问题,通过对组合捕收剂、抑制剂、pH值和加温酸浸的条件试验,研究了白钨粗选-白钨粗精矿加温精选-酸浸的选矿工艺,获得了高品位的白钨精矿。采用磁-重-浮联合工艺在原矿含WO30.55%的条件下,获得了含WO3为33.56%、钨回收率为15.92%的黑钨精矿,含WO3为66.56%、钨回收率为53.29%的白钨精矿,使钨总回收率达到了69.21%。  相似文献   

7.
低品位白钨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采用一次磨细,在NaOH碱性介质中用改性水玻璃和733进行白钨粗选,采用改进的“彼德洛夫法”进行白钨加温精选(即水玻璃+MS),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得到明显提高。原矿含WO30.418%,试验获得白钨精矿含WO367.87%,回收率85.99%,含磷0.016%。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捕收剂YP及白钨粗精矿加温精选工艺,对综合回收浮钼尾矿中的白钨矿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加温工艺闭路试验得到的白钨精矿品位为65.07%,回收率为82.82%,较常温工艺闭路试验所得结果分别提高5.97%和5.92%。  相似文献   

9.
某难选白钨矿浮选工艺及流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矽卡岩型白钨矿有用矿物白钨嵌布粒度细,萤石、方解石等含钙矿物含量高,属于高含钙矿物的细粒难选白钨矿石.现场生产采用单一捕收剂及脉石抑制剂,白钨精矿质量及回收率均较低,为提高该白钨矿的选矿指标,进行了该矿石的大量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矿石经全浮脱硫后,采用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为脉石的组合抑制剂,油酸钠和731为白钨的组合捕收剂,经一粗三扫一精的闭路流程获得白钨粗精矿;粗精矿经过浓缩加温后,再经过一粗三扫五精的闭路流程浮选,获得了白钨精矿品位为65.16%,回收率为76.49%的较好的选矿指标,可为现场生产提高指标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钨冶炼技术发展趋势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绍基 《中国钨业》1999,14(5):150-151
目前钨的生产中采用酸法与碱法两种工艺,一般白钨精矿采用酸法,黑钨精矿采用碱法。酸法工艺仍是传统的经典工艺,而碱法工艺已由经典的烧结工艺发展到碱浸萃取或离子交换工艺。对这三种工艺流程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综合性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在钨提取的经典工艺中,NaOH的用量是除金属回收率外对生产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以仲钨酸铵为产品计算,碱耗约占总成本的六分之一至七分之一.此外,碱耗量的增加,意味着过程的酸耗也相应地会增加.因此.在不影响金属回收率的前提下,降低碱耗量对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双重意义.在生产实践中可采用下列方法降低碱耗:1.在不影响碱分解率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固液比我们知道,用NaOH溶液分解黑钨精矿  相似文献   

12.
我矿砂锡选矿厂近年所产锡精矿中含WO_3约8%,一直未予回收而损失在锡精矿中.最近,我们采用高浓度加温浮选法从重选锡精矿中回收白钨,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白钨的回收率为79.99%,白钨精矿含WO_369.84%,每吨钨精矿加工费为590元.锡精矿品位可提高2%左右,使部分低于40%的不合格锡精矿能兑入其中销售.这一工艺,具有在矿浆中药剂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药剂耗量少,节省设备、动力、燃料,提高浮选粒度上限等优点.它不仅使白钨得到综合回收,且为提高我矿锡的回收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钨冶炼普遍采用的碱法和酸法,被称为经典的仲钨酸铵(APT)生产工艺。众所周知,用酸法处理白钨精矿是一种有效方法。但它对精矿品位和杂质的含量要求比较严格,故通常只限于处理高品位白钨矿。而用碱法处理黑钨精矿,无论是苏打烧结  相似文献   

14.
林培基 《中国钨业》2001,16(2):22-25
介绍了铁山垅钨矿钨锡分离工艺流程及其改进情况。对原分离工艺产出的精矿质量不高 ,金属互含大 ,回收率低 ,与处理含钨锡品位较低的原料不相适应的状况进行工艺流程改进,使用有机抑制剂 ,取得了白钨精矿品位达68.3% ,回收率90.39% ,锡精矿品位达61.4% ,回收率96.87%的理想指标 ,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从某钼尾矿资源中综合回收白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白钨常温浮选工艺,对某钼尾矿进行综合利用试验研究,经试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钼精矿含Mo17.56%、回收率71.84%,白钨精矿含WO327.34%、回收率为76.96%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目前我国处理黑钨精矿的碱法工艺,存在着工序复杂、流程长、钨的分解率和回收率低等缺点。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碱法工艺把钨精矿中的有价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铀、钍、镭)富集到钨渣中进行堆存,其放射性比强度α=2~9×10~(-7)居里/公斤。既不能利用又不能排放。为此,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  相似文献   

17.
碱法分解黑钨精矿工艺,流程长,工序复杂,回收率低,碱压渣多堆存。如精矿含有有价金属,一般尚需使其从碱压渣中转入溶液,才能综合回收。广西水岩坝黑钨精矿含有稀有金属钪,是昂贵的金属之一,过去一向未加利用。为了综合回收钨和钪,我们进行了黑钨精矿盐酸分解提取钨,直接从浸出液回收钪的新工艺试验研  相似文献   

18.
<正> 发明背景用化学方法精制的仲钨酸铵(APT)是生产金属钨的中间化合物。它可由加工白钨精矿(钨酸钙矿)或黑钨精矿(钨锰铁矿)而得。其加工工艺通常都有几个除杂工序,以便获得所要求纯度的APT。工业生产APT有两个通用的典型方法:碱液浸煮和浓酸浸煮。采用碱浸工艺时,钨精矿是用苛性钠或纯碱液浸煮,浸出液经一系列纯化步骤除磷、砷、钼。纯化后的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云南某白钨矿选矿回收率,分析了云南某白钨矿选厂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矿石性质,进行预先脱硫和钨粗选条件试验,对脱硫工艺及钨粗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脱硫流程结构以及钨粗选药剂制度优化后进行闭路试验,获得含WO35.76%、WO3回收率81.14%的白钨粗精矿,与流程优化前相比,品位及回收率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以上,白钨粗选回收率提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某钨矿矿石回收钼和白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钨矿为含钨矽卡岩型矿石,采用731氧化石蜡皂白钨常温浮选工艺,分选回收钼、钨,获得钼精矿品位46.12%、回收率76.87%,白钨精矿含WO3 70.18%、回收率85.31%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