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粉细砂地层隧洞在地下水条件下的开挖施工,极易发生因洞底基础软化导致的隧洞初期支护整体沉降变形,造成隧洞初支侵限衬砌断面等问题,在这种恶劣地质条件下的隧洞初支拆换,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高.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2#隧洞土洞段,在粉细砂地层初期支护沉降变形洞段采取隧洞基底加固、拱部超前密排管棚加固等措施,并结合隧洞变形监测数...  相似文献   

2.
浅埋隧洞在穿越复杂地质段时容易发生隧洞塌方、冒顶等地质灾害。针对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输水线路上4处浅埋不良地质洞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在研究其施工风险的基础上,对隧洞开挖支护处理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施工采用暗挖法,经采取超前预加固方案、加强一次支护、短循环进尺等工程措施后,隧洞得以顺利贯通,且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沉降变形小,完工后洞段变形收敛快。  相似文献   

3.
隧洞在混凝土衬砌施工结束后,为提高围岩承载能力和减少渗漏,采用灌浆施工措施对围岩进行加固,特别是对围岩裂隙较发育的洞段进行灌浆,对围岩稳定、保证安全运行、延长隧洞寿命有显著的作用。对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漕河段岗头隧洞回填及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进行总结研究,主要阐述了岗头隧洞的地质特点,对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的工艺设计和施工进行总结,结合现场施工过程对灌浆质量控制和特殊情况处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6,(4):136-139
富水深埋隧洞流砂层渗流大变形的处理,是流砂层施工的难中之难,施工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施工难题,结合引黄入洛隧洞施工,探索出一套渗流大变形的应急处理及加固措施。首先采取挡砂板桩、楔形木桩、排水管堵排结合及固结灌浆封堵掌子面等措施进行应急处理,防止洞内发生长距离涌流,对涌流口进行快速有效封堵;因前进超前加固注浆法的实施效果不理想,提出在下部岩层区开挖导水洞的洞内降水技术,在透水钢管、排水孔和导水洞三者之间的流砂层区域形成有效的超前排水区,及时排水并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然后采取透水钢板桩固砂和超前支护加固技术,将导水洞降水和有效固砂、超前加固结合起来,对流砂层渗流大变形区域进行有效加固,增强流砂层段围岩的稳定性,避免大方量渗流大变形现象的发生。对引黄入洛隧洞上部出现流砂层、下部为软岩层的洞段进行了成功施工,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进度。  相似文献   

5.
隧洞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引水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质围岩,其洞段可能出现洞室变形、甚至坍塌。本文以某电站引水隧洞为背景资料,根据软质围岩洞段测试、监测资料,结合开挖出现的情况,分析软质围岩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机理,提出施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良地质导致的隧洞变形侵限、底鼓等现象,以云南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马路坡隧洞工程为例,探讨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有效地对隧洞变形洞段进行加固、扩挖、换拱的方法.图1幅.  相似文献   

7.
结合东宁县九佛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放水洞工程施工,阐述喷锚网技术在隧洞加固施工中的应用。在施工中通过喷锚网支护,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土共同工作来提高岩体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体侧向变形,增强隧洞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王瑜 《陕西水利》2016,(5):119-121
在水工隧洞施工中穿越较大规模断层、软岩及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洞段及高地应力低弹模的围岩破碎带深埋洞段等不良地质洞段,极易发生围岩失稳变形失稳等突发地质灾害,造成一次支护的破坏,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特别是失稳后的二次加固其危险性和难度极大,本文结合陕西省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实际施工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的软岩变形段施工处理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线#6-#8隧洞基本采用全断面掘进机(TBM)开挖,由于施工经验不足,在特殊地质地段造成若干工程质量问题,为解决TBM施工管片衬砌土洞段的结构与防渗问题,对TBM施工管片衬砌N2红粘土洞段采用压力濂浆锚杆加固结合防渗措施综合处理,中简介了采用的压力注浆锚杆的加固机理、主要设计参数、施工设备和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安平  吕美东  梁俊 《红水河》2006,25(2):116-118
文章通过参照隧洞各种不同的开挖和支护施工方法,结合克林隧洞工程的具体地质情况和施工条件,经过对围岩洞段的仔细研究,确定采用钻爆法的开挖施工方法,对于不向围岩洞段确定不同的开挖施工措施和支护方法。在施工中通过对隧洞施工技术的改进和优化,同时加强施工管理,使得克林隧洞的施工速度得以提高。部分洞段的月单边开挖进尺迭到200多米。在保证隧洞施工速度提高的同时还保证了隧洞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得到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强降雨易诱发小净距隧道洞口段出现严重施工灾害。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基于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手段,对小净距隧道洞口段围岩失稳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小净距隧道洞口变形控制技术,并经现场测试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洞口段围岩浅埋松散以及隧道左、右洞开挖错距过短和强降雨是该工程小净距隧道围岩变形过大与塌方的主要诱因;先行洞围岩变形随先行洞与后行洞开挖错距的减小而急剧增大;相较于上下台阶法,七步开挖留核心土法通过减跨作用并及时施作支护措施,在控制围岩变形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围岩在浸水劣化后变形大幅度增加,即使增大开挖错距与改变施工工法也无法有效控制其变形;通过回填封闭地表塌陷、增大左、右两洞的开挖错距、采用七步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缩短开挖进尺、增大支护强度等一系列变形控制技术措施,隧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在优化围岩变形监测方案与预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指数函数回归分析模型,对典型监测断面位移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与精度判定。结果表明:指数函数能较好地拟合实测值,且能反映隧道开挖后围岩的时态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围岩稳定性判定和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依据;典型监测断面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累计位移均远小于警戒值,隧道围岩稳定性较好,支护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3.
关山特长隧道高地应力下硬岩大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守刚 《人民长江》2015,46(12):48-52
高地应力下隧道的围岩变形是岩体力学的关键问题之一,甘肃关山隧道埋深较大,在穿越高地应力区域时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塌方及支护结构大变形等现象。选取隧道典型试验段,通过数值计算及数据监测,对其大变形规律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进而得到了隧道围岩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建议隧道衬砌施工时采用柔性支护的理念进行设计,优化边墙曲率,加大预留变形量,采取径向注浆加固及降低扰动。实践表明,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降低了隧道施工风险,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4.
膨胀土的收缩破坏被称为"隐藏的灾害",在膨胀土隧道施工中适当提高钢拱架刚度和预留合理变形量对控制变形非常有效。为有效控制膨胀土段隧道大变形,文章提出采用钢拱架替代原设计钢格栅,将预留变形量由原来的15mm增加到25mm,在后续施工中有效控制了隧道变形。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钢拱架代替钢格栅,使得隧道初支变形平均减少35%,避免了初支破坏和隧道侵限;将预留变形量增大,既能保证隧道变形侵限,又能减少二衬超方量,综合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以紫坪铺工程引水隧洞群为研究对象,完成了跟踪隧洞施工过程的围岩变形监控量测。获取了围岩动态稳定性态。并利用监测结果进行了仿真反演分析。得到了相应洞段的宏观力学参数与初始地应力场。为指导下半洞施工、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TBM施工隧洞塑性变形围岩的处理与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TBM1施工段26+960-27+691洞段围岩发生塑性变形、侵占设计断面的处理措施,同时设计布置了永久性监测仪器。通过对仪器采集数据等相关资料的科学分析,表明该段隧洞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针对"荷载—结构物"模型,基于现场实测数据资料,在深埋隧道围岩轴对称假定前提下,基于渗流理论推导出施工期隧道开挖后围岩内水压力分布的解析解,研究远场稳定水头与远场稳定水头半径的相互关系,提出通过现场围岩地下水水压监测数据反推远场稳定水头和远场稳定水头半径的思路和方法。以引汉济渭工程越岭段隧道为例,根据施工期地下水的水压监测资料,分析了部分洞段隧道部位的初始水压力及隧道开挖后形成的稳定远场水头半径,得到衬砌结构外水荷载。结果表明:在隧道内只要测到某一围岩深度的水头值,就可以确定远场稳定水头与影响半径;洞段K77+993断面围岩深度14 m处压力水头为10.50 m,则远场稳定水头为39.65 m,影响半径43.65 m。研究成果能够为注浆和排水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军  杜鑫 《人民长江》2016,47(20):66-69
杨房沟水电站两条导流隧洞均布置在右岸,上游洞段为变质粉砂岩夹炭质板岩,下游洞段为花岗闪长岩。变质粉砂岩洞段围岩稳定性较差,对施工围岩安全有较大影响。为了保证开挖、支护施工的进度与安全,在导流隧洞及进出口边坡设立了围岩受力及变形监测系统。系统的实际运行表明,监测成果在隧洞开挖及支护施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监测成果调整的施工方案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工期。对监测系统的方案设计、运行、调整以及资料分析、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类似工程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糯扎渡水电站尾水隧洞位于厂区地质最差的地区,岩体蚀变严重,高岭土化、泥化强烈。针对断层和影响带的地质特性以及尾水隧洞开挖断面直径大的特点,开挖施工中合理划分了开挖分层,采取了超前支护、钢支撑、锚杆和锚筋桩、喷钢纤维混凝土等综合支护手段,重视监测工作,成功穿越了F3断层,且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塌方事故。施工完成后的监测结果显示,尾水洞变形主要发生在开挖初期,支护完成后,围岩变形逐步稳定。  相似文献   

20.
某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地铁隧道上方形成大量堆载,造成隧道出现一定程度变形,从而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为了抑制堆载对地铁隧道造成的变形,通过双侧注浆施工工艺,在隧道两侧距离隧道壁不同距离处分次进行注浆,对隧道两侧土体进行加固和挤压,以达到对周围土体微扰动的效果。在注浆过程中使用激光测距仪对隧道收敛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注浆后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量化跟踪,以掌握地铁隧道的注浆效果。通过对各次注浆后收敛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距离地铁隧道由远及近逐排注浆,其收敛累计变化量逐渐增大,地铁隧道因上部堆载造成的不利变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注浆效果明显,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