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4.
5.
6.
7.
研究发现,非晶态Ni-P合金电镀体系中加入少量的Fe,W等元素对镀层性能有影响,非晶态Ni-P镀层中引入少量Fe,W元素既能保护镀层优良的耐蚀性又可大大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锌—铁合金镀层耐蚀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酸性氯化钾Zn-Fe合金电镀层的结构。讨论了纯化膜、镀层结构及镀层含铁量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钝化膜中微量铁的存在,使Zn-Fe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纯锌镀层,而含(0.2 ̄0.3)%Fe的Zn-Fe合金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9.
锌钴合金镀层结构与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X射线衍射和X光电子能谱对钴的质量分数为0.006 ̄0.008的Zn-Co合金镀层的组成、结构及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并与锌镀层进行比较,指出在Zn-Co合金镀层中,钴使腐蚀产物致密稳定,并在腐蚀过程中形成富钴层,抑制了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10.
钢板热浸镀55%Al-Zn合金镀层的组织及其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镀55%Al-Zn合金(GL)的组织结构对稳定GL镀层质量、提高其性能至关重要,以往对其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够。采用金相法和扫描电镜观察了GL镀层的组织结构,分析了镀层组织中各相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镀层由2部分组成,一层为Al-Zn合金层,一层为钢板与Al-Zn合金层之间的过渡层;Al-Zn合金层的组织包括65%左右的树枝晶、30%左右位于树枝晶间的偏析组织以及5%的富硅相粒子,过渡层主要为Zn和Si原子以置换固溶的形式溶入到FeAl3中形成的固溶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热浸镀铝锌合金层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产物的表面电阻测量、交流阻抗法测R_p及C_d、X—射线衍射等试验,从宏观到微观得出相互一致的结论,即55Al—Zn层在各种介质的腐蚀产物为一层致密的、不易导电的异相薄膜,它主要由含结晶水的硫酸铝锌的非晶体物质组成。它的生成有助于提高55Al—Zn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增强机械镀镀层的耐腐蚀性能,采用机械镀方法,以含铝5%(质量分数)的Zn-Al合金粉为原料,在Q235钢材基体表面制备了Zn-Al合金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合金镀层的截面和断面形貌;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了合金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通过中性盐雾腐蚀实验分析了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并采用XRD分析了镀层的盐雾腐蚀产物。结果表明,Zn-Al合金镀层由葫芦状的Zn-Al合金颗粒交错互嵌堆积而成,镀层颗粒之间以类似隼接的连接方式搭接“卡锁”;与机械镀Zn层相比,Zn-Al合金镀层的腐蚀电位正移了209 mV,腐蚀电流密度仅为纯Zn镀层的7.1%左右,极化电阻为纯Zn镀层的14倍;Zn-Al合金镀层的容抗弧半径明显大于纯Zn镀层的弧半径,且Qdl较纯锌层减小;纯Zn镀层出现白锈和红锈的时间分别为24和362 h,而Zn-Al合金镀层出现白锈和红锈的时间为48和504 h。Zn-Al合金镀层的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明显优于纯Zn镀层,合金镀层对电荷转移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且Zn-Al合金镀层的腐蚀产物结构致密,可增强物理屏蔽功能。 相似文献
13.
镍钴合金镀层的电沉积及其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研究了Ni-Co合金的电积过程,讨论了电镀工艺条件的改变对合金镀层钴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和镀液PH值等,可以获得表面光洁、平整和致密的耐蚀性能比镍镀层更好的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4.
锌镍合金镀层盐雾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了锌镍合金电层的盐雾腐蚀行为,结果表明,12%-16%Ni镀层不仅5%红锈出现时间长,红锈扩展慢,而出现腐蚀增重。SEM、EPMA、AES和XRD分析表明,锌镍合镀层的高耐蚀性和腐蚀增重与生成粘附力强、绝缘性好的腐蚀产物ZnCl2.4Zn(OH)2和2ZnCO3.3Zn(OH)2有关,腐蚀产物还密积堵塞了镀层在腐蚀过程生成的大量微裂纹。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