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锐 《材料保护》1989,(11):35-36,38
电镀车间所用各种可溶性阳极为铜、锌、镉、银、镍…等阳极板,在施镀过程中阳极金属溶解的同时.杂质以阳极泥形式积累在镀液中,以致影响镀层质量,为此,可溶性电镀阳极板均需置于阳极袋内以防阳极泥进入镀液.通常用于制作阳极袋的材料为涤纶布、漂白布、麻布等一般也只能使用几个月最多一年便需更换.既麻烦又浪费,因此寻求一种耐酸碱腐蚀、经久耐用,且能有效的阻挡阳极泥进入镀液的阳极框(套)材料实属电镀领域一项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系统研究了酸性氯化物体系中不溶性阳极、可溶性阳极对Zn-Ni合金电镀的影响。采用Zn、Ni分立阳极分流控制、外加微孔膜的方法达到了使镀液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第2章 电镀     
电镀,在机械制造中,不仅是材料的重要保护手段,也用于修复和制造(如电铸)。电镀的一般过程是:待镀的工件,经适当预处理及镀前处理后,置于盛有镀液的槽内作为阴极。阳极通常用准备镀出的金属制备(如镀铜时用铜),也有用不溶于电镀液的金属或导电体制备的(如镀铬时用铅作阳极,镀黑镍时用石墨作阳极)。镀液中除溶解有准备镀出的金属的化合物外,往往还含  相似文献   

4.
不溶性阳极引起的微氰镀锌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圣云 《材料保护》2000,33(4):20-20
1 引 言在碱性镀锌体系中经常使用不溶性阳极来提高阳极的导电能力、改善阳极的电流分布以及降低镀槽中锌、烧碱和氰化物等主要成分的总含量。碱性有氰镀锌和无氰镀锌所使用的不溶性阳极也不尽相同 ,在通常情况下 ,人们在碱性无氰镀锌时使用铁板、镍板、不锈钢板甚至于石墨板作不溶性阳极 ,在中高氰镀锌时不能使用不锈钢板作不溶性阳极而使用铁板者较多。微氰镀锌的 N a CN含量在 10 g/ L以下 ,而 Zn O、N a OH含量均在锌酸盐镀锌的工艺范围内。这一独特的成分结构 ,使得人们在选择不溶性阳极时不知所措 ,而引发电镀故障。2 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某厂锌酸盐镀锌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是铁阳极附近出现黄绿色气泡,增多时布满液面,有时还伴有爆呜声:二是镀无缝钢管时沉积速度慢,浸蚀后基体不光亮,成灰黑色,局部镀不上。后经阳极处理,基体表面仍有黑色粉末,再浸铁后方能电镀,但镀层多呈灰黑色。锌酸盐镀锌液中的NaOH,不仅与ZnO络合形成锌酸盐,而且还是导电盐,促进阳极正常溶解。NaOH过量,锌阳极溶解过快,导致Zn~(2+)急剧上升,需挂入不溶性阳极,降低Zn~(2+)浓度,保持主盐相对稳定。不溶性阳极只起传导电流作用,本身不溶解,但进行氧化反应时,却大量析出氧气泡,比锌阳极气泡大而多,不断向液面扩散,要是不溶性阳极挂得多,大量的氧气泡在液面上来不及逸散出去;锌阳极钝  相似文献   

6.
付明 《材料保护》2002,35(10):59-59
氰化电镀工艺应用广泛 ,然而氰化物电镀液在电镀过程中会因碳酸盐的积累过量 ,给电镀生产及加工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必须引起电镀工作者的重视。1 氰化电镀液中碳酸盐的来源氰化电镀液中的碳酸盐来源主要有 :(1)为提高电解液的稳定性及导电性 ,降低阳极极化作用 ,新配槽液需添加适量的碳酸盐。(2 )空气中的CO2 与溶液中的氰化物、氢氧化物发生反应产生碳酸盐积累。(3)因阳极析氧而造成的氰化物分解积累。2CN- + 2OH- + 2H2 O +O2 =2CO2 - 3+ 2NH3↑因此在电镀生产过程中 ,电镀槽液内的碳酸盐会不断积累。从实际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7.
国外文摘     
9703001 氰化物镀Cu的阴极效率——Hatherley P G.TransInstitute of Metal Finishing,1995,73(3):85(英文)测试了氰化物镀Cu溶液的动电位阴极极化曲线,初期沉积的Cu似乎由[Cu(CN)_2]~-释放电荷形成,后由[Cu(CN)_3]~(2-)形成,在极限电流处,沉积过程减缓,阴极效率下降。添加过量的氰化物可促进极限电流时的还原反应,添加碳酸盐和氢氧化物也有类似作用,但碱金属离子降低阴极效率,因此,添加碳酸盐不能提高氰化物镀Cu的阴极效率。9703002 无氰镀Cu工艺——Krishnan R M.Plating and Sur-face Finishing,1995,82(7):56(英文)开发了一种无氰镀Cu工艺,采用该工艺可在碳钢上电沉积结合力良好的镀层,且镀液无公害,不含有毒成分。9703003 Ag-Sn合金电镀——Heraeus W C.欧洲专利,666342.(1995.9.8)(英文)无氰Ag-Sn合金电镀溶液含硝酸银或二氨基络合剂、可溶性Sn(Ⅱ)或Sn(Ⅳ)化合物和巯基链烷羧酸或磺酸,采用以上镀液可沉积出平整,结合力强,含22%~99%Ag的Ag-Sn合金镀层。9703004 氯化物离子在Cu沉积反应中的催化作用——NagyZ.J Electrochem Soc,1995,142(6):87(英文)众所周知,阴离子可促进电极反应,但对微量阴离子所起作用知之甚少,如Cu~(2+)/Cu~+之间的反应明显受镀液中氯化物的影响,而Cu~+/Cu之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Zn—Ni合金镀阳极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研究了酸性氯化物体系中不溶性阳极、可溶性阳极对Zn-Ni合金镀的影响。采用Zn,Ni分立阳极分流控制,外加微孔膜的方法达到了使镀液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光亮酸性镀铜产生铜粉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某厂光亮酸性镀铜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镀铜表面出现铜颗粒 ,工件的处理相当麻烦 ,只能在丝印刷板前打磨 ,但打磨会带来许多问题如划伤、铜损失等 ,对工件的危害极大。1 产生铜粉的原因分析(1)铜阳极 我们使用的铜阳极是一种含磷的阳极。不含磷的铜阳极在溶解过程中极易产生小的铜颗粒 ,因为在外电流作用下 ,二价铜离子在阴极上放电而获得铜镀层。铜阳极溶解成二价铜离子以补充镀液中二价铜离子的消耗。此外 ,还存在破坏正常过程的其他反应 ,阳极溶解的结果也有可能形成一价铜离子 ,如铜阳极与镀液接触处发生可逆反应 :Cu +Cu2 +=2C…  相似文献   

10.
焦磷酸盐镀铜锡合金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绍彬  刘清  包祥 《材料保护》2006,39(5):23-25
为了解决焦磷酸盐镀铜锡合金镀液的稳定性问题,对KNO3在镀液中的作用机理进了探讨.测试得到阳极和阴极的电流效率分别为100%和50%左右,阳极溶解的铜离子含量不断上升,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发现KNO3在阴极的还原造成还原产物的积累,镀液成分逐渐偏离正常工作范围,最终使工艺无法正常运转.用自制活性钛基阳极电解处理镀液,可以保证电镀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无氰镀锌有采用氨三乙酸——氯化铵型、柠檬酸——氯化铵型等双络合剂镀液。这一工艺普遍存在随着电镀过程,锌阳极除去电化学溶解之外,还伴随其它作用的溶解,致使阳极的电流效率超过百分之百,镀液锌离子浓度不断积累上升,分散能力显著降低,镀层粗糙无光。如何控制锌离子的增加,长期以来一直成为该工艺的“老  相似文献   

12.
用焦磷酸盐镀铜锡合金代替剧毒氰化物,新配镀液镀层质量很好,但镀液使用时间较久后,镀层质量明显下降,经研究发现镀层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阴阳极电流效率不等,使镀液成份发生较大变化,以致使镀液主要成份的含量与正常含量有较大偏差,因而影响镀层质量.为了维持焦磷酸盐镀液在电镀过程中稳定,笔者采用钝性阳极与铜锡合金阳极交替使用,较好地解决了老镀液镀层质量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修补用镀笔     
美国Selectrons公司生产一种电镀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被镀物接直流电源负极,镀笔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阳极上缠有吸收棉,把所需金属镀液加入其中,接通电源就可进行电镀。电镀时阴极或阳极要进行直线往返运动或转动,不需要镀槽。金属镀液可以是Bi,  相似文献   

14.
《材料保护》2005,38(7):65-65
单面电镀方法及其装置,即在电镀槽内设置一稳压板,以稳住电镀机在经输入管输入电镀液于整体电镀槽内时电镀液产生的上升压力;同时,在稳压板上方与电镀槽口面上设有一限量板;如稳压板和限量板上分别设有限制电镀液的溢流孔,使电镀液只能由限量板上的溢流孔上流出;如被镀物置于限量板上方,则该电镀液刚好与被镀物接触,且对被镀物产生一浮力,让被镀物以一面贴于电镀液面的方式悬浮,即利用被镀物单面与电镀液接触的方式进行电镀,  相似文献   

15.
酸性玫瑰金电镀福州大统钟表有限公司(350014)郑开发玫瑰金镀层常见于在碱性氰化物镀液,如含KCN、CuCN、KAu(CN)2的镀液里镀出,由于此种镀液剧毒,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介绍一种酸性低氰的玫瑰金镀液,其镀出的镀层色泽均匀。镀液...  相似文献   

16.
过滤机已经成为电镀工业上保持品质优良的电镀制品不可缺少的设备。众所周知,各类电镀液中除含有主要的成分之外,还含有许多杂质。它来自配液原材料、阳极溶解的泥渣、工厂的机械尘埃等。特别是现在,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大为提高,正盛行着高电流密度下作业。镀液中所存在的这些微粒对电镀制品的影响更不能忽视。电镀溶液中微粒的大小约在3.5至7.5微米之间。一般当镀液中混入的固体微粒超过0.01克/升(即10PPm),就会引起镀层不光滑,直接影响制品的光泽度。因此,欲得到高光泽、超整平的镍镀层,或一般锌镀层在日本均采用连续过滤。著名电镀专家林忠夫教授、小西三  相似文献   

17.
镀液中采用了新的次级络合剂和添加剂,阳极溶解性能良好、允许电流密度高、在规定的阴极电流密度下电镀5分钟后镀层仍然光亮.  相似文献   

18.
镀刷,又称“镀笔”,是刷镀的主要工具。镀刷的发展反映了刷镀技水的进步。最早用来制作镀刷的阳极材料是金属。镀什么金属就用什么金属作阳极。随着刷镀技术的发展,后来出现了不锈钢阳极、石墨(炭棒)阳极,甚至还有铂、铂铱合金阳极等。现在看来,无论是可溶性金属阳极或者是不溶性阳极,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存在一定的缺  相似文献   

19.
氰化物在多种电镀溶液中应用,已有一百三十余年的历史。近二十来年,各国在无氰的电镀液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原因是:一、公害问题的日益受到重视,使得电镀工业,必须在废水处理中,从多方面考虑,其中采用无氰镀浴,是一个重要办法;二、电子工业及空间探索事业的急骤发展,某些氰化物浴,如镀金和镀铜浴,不能满足一些生产上的要求,促进了其他种类镀液的出现。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从英、美的资料看,  相似文献   

20.
钛基涂层不溶性阳极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钛基涂层不溶性阳极(DSA)已在电解和电镀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新型不溶性阳极的研究和开发方面的重要工作和进展,包括涂层钛阳极新的制备方法及活性涂层组成等.同时,简要介绍了关于钛基涂层不溶性阳极的作用机理及失效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