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运用模糊变换原理,确定了评价油田开发状况的步骤和计算方法,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和对油藏的分析,明确影响油田开发状况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评价结果,明确油藏今后开发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原理,确定了评判油田开发状况的步骤和计算方法.实验应用与分析表明,通过模糊变换计算,可明确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状况的主要因素,得出具有一定量程度的评价结果,为油藏今后的开发调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压裂酸化选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影响压裂酸化选井的因素很多,而且因素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它们之间关系复杂。传统的选井方法依据经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盲目性。借助现代数学手段——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层次分析原理,考虑到影响选井选层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将各因素按其在不同层次上对事物的影响程度分类,然后确定各因素最终的权重,形成一种压裂酸化选井选层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该方法计算结果正确,符合现场施工实际;计算简单、方便,具有一定的现场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油田注水开发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模糊变换原理,确定了评判油田开发状况的步骤和计算方法,根据对实际油藏铁的分析,明确了影响油田开发状况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评价结果,为油藏今后的开发调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单井注水替油技术是目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减缓产量递减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随着新区上产步伐的加快,因能量不足递减的油井逐渐增加,注水规模逐步扩大,尤其是2009 年以后注水井数及注水量呈台阶状上升,前期的注采参数标准不能完全指导当前的注水开发。该文通过对单井注水替油现场实践的研究,在注水井选井标准、注水时机、周期注水量、关井时间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逐步完善了注水替油技术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注水替油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注水规模的不断扩大,注水替油井的增多,在注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注水失效的问题逐渐凸显。从油井的静态资料出发,结合酸压曲线、注水指示曲线、生产特征和动态监测资料(压降试井曲线),初步建立地质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找到影响注水效果变差或失效的节点,从而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治理。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注水失效井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模糊综合评判法预测油层吸水状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吸水剖面是分析剩余油工作一项重要的基础资料,但实际不可能对每口井都测吸水剖面。根据已有吸水剖面资料井的吸水状况判断没有吸水资料井的吸水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经验判断油层的吸水能力,准确率低,工作量大。而且由于油层吸水状况受地质因素及开发因素的影响,每个因素对油层吸水能力的影响,往往不能用定量的数学关系式进行描述,而模糊综合评判法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影响注水井吸水能力的各种地质因素及开发因素的分析,选择井点的砂体类型、与周围油井的砂体连通状况及井距等三个因素,作为判别注水井吸水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相应的模糊因素集合,作出吸水状况与各影响因素的隶属关系图版,从而得出注水井各小层的吸水状况。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目前主要采用注水替油的方式来提高采收率。随着注水替油工作的不断开展,注水失效井逐步增多,如何挖掘失效井潜力成为当务之急。从失效原因分析入手,在总结常规失效治理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力扩容的思路来进一步对剩余储量进行挖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同时初步确定了水力扩容有利井选井条件。  相似文献   

9.
塔河采油二厂注水替油开发效果明显,近三年减缓,年自然递减平均在10%~15%,统计发现仍有16.1%井数比例的油井注水替油效果差,表现为注水轮次少,生产高含水。分析认为,影响注水替油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井眼位置低、储层条件不好、注水参数设计欠合理三者之一或复合构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同时完善了注水替油选井及注水参数设计原则。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水替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塔河油田在碳酸盐岩油藏能量弱的定容性单井缝洞单元进行了注水替油试验,大幅度提高了原油采收率。通过全面分析塔河油田大量现场注水替油资料,提出了以下注水替油技术:选择通过机采手段无法正常生产的定容性油井进行注水替油,并优先选择溶洞型储集体油井;注水替油前要尽可能利用天然能量,在地层压力难以维持正常机抽生产时进行注水替油;在注水替油的第一个周期,周期注采比应控制在0.25~0.50;溶洞型储集体油井早期注采比应控制在1.0~2.0,中后期控制在0.5~1.0;裂缝性储集体油井早期注采比应控制在0.8~1.5,中后期控制在0.3~0.8;溶洞型储集体油井前期可适当提高注水速度,裂缝性储集体油井的注水速度不宜过高;注水压力应低于井口承压能力和地层破裂压力;注水焖井后开井产液量不能高于注水前正常生产时的产液量。这些技术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水替油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压裂选井是决定致密油储层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具有高维、模糊、非线性的特点,常规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主要依靠专家打分,在特征参数及井数较多的条件下难以确定参数权重.为此,提出融合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随机森林和模糊综合评判的致密油储层压裂选井组合方法,随机森林和灰色关联计算的权重向量可为层次分析法参数打分提供依...  相似文献   

12.
单井注水替油过程中缝洞单元内的油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井控制的局限封闭储层中,单井注水替油是一种提高采收率的好方法。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高度发育,并以多缝洞系统的形式彼此孤立存在,这种特殊的地质特征为单井注水替油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对典型单井控制的T751井缝洞单元注水替油过程中油水关系变化的分析认为:有限范围内缝洞单元产油的主要能量来自地层剩余油体膨胀,注水主要是增加油体能量。单井注水替油可以开发井孔储层下方的油体,油井持续高产水后,需通过注气或侧钻结合注水等措施开采井孔上部储层中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13.
14.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替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随着开发的进行,地层能量日趋衰竭。对定容积油藏注水替油技术进行研究.对单井进行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恢复地层压力,利用油水重力分异增加采出量,通过注水降低油水界面实现压锥.通过深入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在116口井进行了472个注采周期的注水替油开采,累计增油47.88×10~4t.提高油藏采收率2%以上。  相似文献   

15.
塔河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开发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通过多年的控水稳油,采收率仍然只达到12%,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以Ⅲ类缝洞单元为油藏单元的注水替油取得突破兴进展,预计可提高Ⅲ类缝洞单元采收率达2%,同时注水开发技术为塔河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水驱开发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河油田Ⅴ下层系各个水驱开发指标所反映的注水开发效果差异较大,根据各开发指标之间所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选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注水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判。共筛选出了10个重要的、有代表性评价指标,指标的权重计算应用层次分析法,评判矩阵中单因素评价向量的确定采用优化了的岭形分布函数。注水开发效果综合评判结果属于"好"的评价范围,和实际吻合。文中所用方法简洁、实用,评价结果切实、可靠,对双河油田Ⅴ下层系下一步开发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注水替油基本原理出发,根据注水替油基本地质模型总结出影响注水替油效果的3个因素:井筒附近油水置换速率、近井地带的油气富集程度、远井地带油气补充速度,并对注水替油失效井进行分类总结,最终针对不同类型注水失效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长期注水形成的无效循环场将严重影响注水驱油效率。为了更好地挖潜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应用SR-3柔性转向剂从根本上改变水流优势场,提高波及体积。而选井、选层是否合理对液流转向后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将影响调剖效果的因素归类,根据其影响因子大小冠以不同的权重,建立数学模型优选施工井。通过油田矿场应用,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油层复杂、水力压裂措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统计分析胡尖山油田水力压裂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借助各因素对措施效果的影响权重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水力压裂措施效果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研发了应用软件.经胡尖山油田2004年至2007年水力压裂措施的448井次数据分析对比,该模型对措施效果预测的符合率为83.71%.对40口新井进行措施效果评判,预测结果符合率为80%.研究表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学习性,可为该油区水力压裂的参数优化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20.
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综合评判效果对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库车前陆盆地北带的42个圈闭进行地质综合评价时,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单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法,采用同样的原始基础数据和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先从烃源、圈闭、储集层、保存和配套史等5个方面进行次级层次评价,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判。两种评判方法得到的圈闭地质综合评价相对优劣顺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趋势一致,评判为相对优的圈闭与实际勘探成果比较符合,说明都是有效的定量地质评价方法。在实际勘探评价中,应综合应用这两种方法以及其它一些综合评价方法,得出勘探目标合理的综合评判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