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出一种开放距离保护的判别元件,从而使距离保护可以对在振荡中发生的不对称故障 起保护作用,即快速有选择地切除故障。这 种判别元件的算法简单,受频率影响较小,适合于在系统振荡时工作。现已应用于DFP201 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常规变电站中电磁式互感器绕组排列、常规微机保护的可靠性设计等。提出了在数字化变电站保护装置中的独立启动元件如何考虑电子式互感器内部故障、保护装置与电子式互感器的接口等问题,以及几种保护装置与电子式互感器之间的接口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序电压电流补偿的方向元件,可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纵联方向主保护。给出了补偿阻抗的确定方法,在经过合适的阻抗补偿后,该方向元件能够反应系统全相及非全相状态下各种不对称故障,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在启动元件启动后整个过程能长期投入运行。对于线路发生三相短路的解决办法是补偿加入电压电流的正序故障分量。用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试验的故障录波数据对该方向元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向元件能有效、可靠地判断出故障方向。  相似文献   

4.
清江隔河岩水力发电厂500 k V清葛线配置了两套保护,CSC-103B型光纤差动保护和RCS-901G型高频方向保护。但在2018年7月22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RCS-901G并未启动。经试验分析已知,故障发生时RCS-901G的本站侧因机组未发电为弱电源侧,保护装置采集到的故障电流小,保护启动元件不能动作,而弱馈功能也没投,保护元件不能通过弱馈功能启动。  相似文献   

5.
振荡中故障准确选相是有选择切除故障和确保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前提。在分析现有振荡中选相元件需开放条件配合,导致出口延迟,且易出现误选,进而导致距离保护误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选相元件,此元件首先利用零、负序故障分量进行故障分区,在分区的基础上改变目前采用阻抗确定故障相的做法,而采用Clark变换,分别通过α,β模量信息进行故障选相。此选相方法充分发挥了零、负序故障分量以及模量变化在振荡期间不涉及相量偏移带来计算误差等优势,有效避免了阻抗选相在振荡中的弊端。文中给出了基于RTDS动模仿真数据的测试结果,理论和测试表明:此方法在振荡期间能够可靠、快速、准确地区分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的差流比突变量电流元件是一种新型的突变量电流元件。其新颖之处在于对称相间 故障时对故障相的可靠选辨能力。这种新型突变量元件的实现,为改革距离保护繁琐复杂的 振荡、失压闭锁方式,简化保护装置接线,提高和完善保护的性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影响固有频率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固有频率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相间故障保护方案。理论分析表明,故障后产生的各种频率信号中,固有频率信号是明确的,且信号较强,便于采集。该方案利用线路两侧的固有频率主频差和阻抗判据区分区内、外相间故障,可以有效提高区内故障时保护的动作速度,同时保证区外故障时保护不误动。该方案不受系统振荡、负荷电流、故障时刻、过渡电阻、故障点位置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影响较小。ATP仿真和MATLAB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同杆并架双回线跨线故障的特征出发,分析了现有主要选相元件在同杆并架线路发生跨线故障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跨线故障识别的同杆双回线故障选相的新方案。系统发生故障后,选相元件首先根据故障后的零序电流、零序电压、正负序电流之间的关系等特征识别故障性质,针对双回线的跨线故障采用特殊的选相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发生跨线故障时突变量选相元件和稳态选相元件存在的误动或者拒动的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输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高耐压正温敏特性(PTC)电阻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扩大,快速切除故障线路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同步发电机单机容量的扩大,转子回路的灭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快速切除故障的馈线是确保未故障线路上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上述3个领域,常用的方法是提高保护装置和开关的动作速度,增大空气开关的容量;但这种提高和增大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直是广大技术人员摸索和研究的课题。高耐压正温敏特性(PTC)电阻元件的出现,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一个新的技术方向。充分利用大容量PTC电  相似文献   

10.
介绍某电站RADSS母线差动保护在母线发生短路故障时的拒动事件,根据对保护装置的定值校验、回路检查、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试验,发现该套保护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加装电压限制器情况下,由于电抗器饱和分流导致差动保护拒动。为防止同类型保护装置故障的重复发生,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实用的突变量及稳态量选相元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重点分析了目前选相方案的弱馈侧选相、灵敏度配合以及在系统振荡条件下存在的阻抗识别失配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实用选相方案,采用同一区间的2种阻抗元件互补判别来解决失配问题。EMTP数字仿真计算与动模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案在性能上较原有方案有明显改善,尤其对于振荡中选相,可以完全克服阻抗法故障识别中的失配问题,选相结果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计算机距离保护的原理作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新颖保护系统的设计方案。该保护 系统具有显著的优点——消除了输入信号中谐波和非周期分量对保护特性的干扰,故障检测 部分具有高灵敏度而且有选择故障相的功能,接地距离元件允许有很大的过渡电阻,能快速 切除电力系统振荡过程中的故障。该保护系统已经过数字仿真和模拟试验的考核,证实其主 要性能都优于传统的距离保护装置,因此已制造样机,将投运于华东电力系统。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现有双回线单端保护的优缺点以及两回线间零序互感对接地距离继电器的影响,在现有双回线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平台上实现了由几个改进元件共同组合构成的新的双回线单端相继速动保护判据,并经动模试验验证了该保护在区外故障时可靠不动作,区内除了母线出口处发生同名跨线故障时远故障端保护要以距离Ⅱ段延时动作外,其他跨线故障以及全线范围的单回线故障均能正确地快速动作。  相似文献   

14.
继电保护装置,是用来保护电力系统主要设备的重要装置。当被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况时,由保护装置出口中间继电器发出跳闸脉冲或发出信号。因此,保护回路及出口中间继电器在运行中是否处于正常,直接关系到保护装置能否可靠动作的重要问题。 79年元月,我局某电站主变发生故障,因主变差动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断线,使保护拒动,造成重大设备烧毁事故。为此我们制作了一套保护检测装置,能在保护运行中,随时检测保护装置各有关回路及继电器线圈是否正常或断线,接线端子是否松脱,工作人员在工作结束后是否忘记恢复接线端子及压板等异常情况。该检测装置,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对保护运行和启动不会带来任何影  相似文献   

15.
某水电站位于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青衣江干流,为闸坝式低水头河床式电站。电站10.5 kV系统中性点是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10.5 kV系统中所有运行中的3UO保护装置都会动作,除机组的3UO保护装置能自动启动机组事故停机外,其余的3UO保护装置只发告警信号,因此3UO保护装置不能自动切除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点;如果运检维护人员对此类故障处理不及时,10.5 kV系统中(健全相)绝缘薄弱的电气设备将被烧毁。  相似文献   

16.
MPR-40C型综合电动机保护装置由于运行时间长,元件老化严重,在运行中已多次发生误动,影响了厂用电供电的可靠性。如果对现有的综合电动机保护装置全部进行更新,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人力且工期较长。对综合电动机保护装置误动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在不更换保护装置的情况下,采取了更换少量元器件、对保护的特性进行调整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保护装置误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大电源长线路的输电系统,当线路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虽然零序电流达到定值,零(负)序方向元件由于零(负)序电压可能达不到方向元件的门槛值,造成保护拒动。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了2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当零(负)序方向元件由于零(负)序电压可能达不到方向元件的门槛时,以正序电压代替零(负)序电压作为零序电流方向判别;另一种是采用无方向零序电流反时限过流保护作为接地故障后备保护,并提出了新的电流互感器断线方案,解决了国内保护装置电流互感器断线与反时限零序后备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针对湖南华电长沙发电有限公司启动/备用变压器所带负荷接地故障而引起启动/备用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事故,根据故障录波图、保护动作报文和故障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故障发展过程和继电保护动作行为,通过试验对故障点进行了查找,发现了误动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目前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电抗器匝间短路保护灵敏度与可靠性、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不一致对差动保护的影响等。介绍了新一代数字式电抗器成套保护装置的总体设计思想(双主双后配置)、新型高灵敏度高安全可靠的匝间短路保护原理以及考虑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不一致的差动保护原理。新型电抗器匝间短路保护由自适应补偿的零序功率方向元件、零序阻抗元件、故障开放元件、谐波闭锁元件以及具有工频变化量浮动门槛的匝间短路保护启动元件共同构成。给出了这些保护原理的数字仿真、动模试验及现场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直流牵引系统馈线远端非金属性小短路电流故障是直流牵引系统馈线保护的难点。文中阐述了电流变化量保护原理,分析了牵引馈线远端经电阻短路和电弧短路故障电流的变化特征;提出采用电流变化率为启动元件电流增量检测的主保护判据,并针对电弧故障电流变化特征提出电流增量辅助保护判据,两者相结合实现直流牵引系统馈线保护方案;详细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保护判据的动作特性及整定原则;以该保护方案为基础研制开发了馈线微机保护装置,并通过了保护测试与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