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行波管预失真电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该文针对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非线性发生器,首次分析了二极管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模型参数中零偏压结电容和串联电阻对预失真扩张曲线的影响。对目前的微带预失真电路工作在K波段以下,绝对或相对带宽一般不超过1.8 GHz和4%,需在输入及输出端加隔离器等不足,基于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设计并加工了一种用于中心频率30 GHz,绝对和相对带宽为2 GHz和6.67% 的毫米波行波管的微带预失真电路。分别测试行波管和级联线性化器后的行波管,29 GHz, 30 GHz和31 GHz的增益和相位压缩量分别可以从7.5 dB和40 , 7.3 dB和50 , 7.1 dB和59改善到3.8 dB和10 , 3.7 dB和12 , 2.4 dB和15以内。双音测试结果表明,为了达到通信中载波与三阶交叉调制分量抑制比(C/IM3)25 dBc的要求,单独行波管在29 GHz, 30 GHz和31 GHz时需分别回退17 dB, 18 dB和18 dB,而加入线性化器后的行波管,只需分别回退12 dB, 9 dB和8 dB,也即加线性化器可改善5 dB, 9 dB和10 dB,极大地提升了行波管的线性度,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采用双股螺旋线但波电路研制毫米波宽带脉冲行波管的进展,以及抑制多股螺旋线中q模振荡的方法。目前已得到最大脉冲输出功率360w的样管。 相似文献
5.
6.
行波管在雷达发射机中应用广泛。从行波管各极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方面介绍了发射机行波管的保护措施,并分析了保护措施的重要性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行波管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计算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多级降压收集极是提高行波管效率析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SLAC-266程序的基础上对一支带有二级降压收集极的国外行波管进行了计算,并且将计算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用电子注分析仪对降压收集极区电子注和纵向速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该二级降压收集极的部分工作曲线,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MongoDB是一款功能丰富、容易上手的NoSQL产品,在很多商家中收到欢迎。但由于MongoDB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数据库系统,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如:平衡器设计不够智能,影响计算机整体性能,CPU占用率过高。通过对MongoDB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用自适应的平均负载平衡算法进行优化的方案,设计了一个针对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以解决数据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压电源在真空电子器件的工作电路中一般是不可缺少的。本文根据行波管对电源的指标要求,从设计流程上分析了高压电源的设计。最后给出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文章还指出了方案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宽带脉冲行波管放大器,阐述了行波管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行波管输出功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宽带行波管放大器的功率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毫米波行波管电子枪设计方法与厘米波行波管电子枪设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并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Ka波段基波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模拟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完成了Ka波段基次谐波TE01模回旋行波管的初步设计,通过PIC模拟计算获得了回旋行波管稳定工作的详细物理图像和参数依赖关系.模拟计算表明,在电子注电压为100kV,电子注电流为20A,工作磁场为1.27T时,放大器可以获得大于450kW的输出功率、50dB增益、大于22.5%的效率和约为5%的带宽. 相似文献
13.
14.
装甲目标毫米波辐射温度的建模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被动毫米波探测原理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辐射计天线温度模型与输出信号模型,对装甲目标进行了实战条件下的毫米波辐射温度计算与分析.指出在进行雷达隐身的同时,必须进行针对被动探测的毫米波被动隐身技术研究,即毫米波辐射特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直升机红外抑制器红外辐射特性的数值研究和实验验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波瓣喷管-弯曲混合管构成的直升机红外抑制器内空气动力学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在计算过程中,有机地将三维流场数值计算、壁温计算与红外辐射计算结合起来,与相关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仅相差15%左右,且红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规律一致;通过对不同缩比模型的数值计算,揭示了模化比对壁面及羽流的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符合物理过程本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取向硅钢片降低铁损的激光加工过程进行了热弹塑性分析。通过热传导分析和弹塑性应力分析,预测了在激光加工中因不合理的热加工工艺而引起的涂层破坏问题和弯曲变形问题,并确定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范围:既能确保铁损下降,又能防止涂层破坏和弯曲变形,保证激光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