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监测2009年嘉兴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共采集275份生熟食品样品,分离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 75份生肉、水产品食源性病原菌总污染率45.3%,其中检出沙门菌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副溶血性弧菌18株。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H7。200份即食食品总污染率3.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为主。结论 2009年嘉兴市主要污染食品品种是冷藏冷冻生肉,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  相似文献   

2.
针对6种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基因、阪崎克罗诺杆菌ompA基因、鼠伤寒沙门氏菌invA基因和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技术,分析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评估了其在人工染菌牛奶中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可...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5种致病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针对沙门氏菌侵袭基因invA、大肠杆菌O157∶H7肠溶血素A基因HlyA、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性核酸酶基因nuc、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李氏溶血素O基因hlyA和蜡样芽孢杆菌肠毒素FM基因entFM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同时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初步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简便、快速、灵敏地实现对5种致病菌的同时检测,整个检测过程少于30h,且检测灵敏度均可达102CFU/ml。结论这种方法是对传统检测方法的有效改进,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提供了理想手段,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政府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共抽取430份农产品样品,监测项目为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采用全自动基因指纹分析仪对分离到的部分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进行核糖体基因指纹鉴定。结果农产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畜禽产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2株、沙门氏菌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水产品中检出霍乱弧菌7株;鲜食蔬菜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72%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全自动基因指纹分析仪的鉴定结果和国标方法完全一致。结论应重视农产品的源头污染,加强监控。全自动基因指纹分析仪可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鉴定和溯源。  相似文献   

5.
多重PCR同时检测食品中4 种细菌与常见霉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以及霉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沙门氏菌的侵袭正调节蛋白基因(hilA)、大肠杆菌O157:H7鞭毛基因(flic)、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毒力调控蛋白基因(prfA)及霉菌18S?rRNA基因V5区分别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并对PCR扩增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获得特异性良好的PCR扩增产物。而后在37?℃对人工污染致病菌的香肠、面包和豆腐进行增菌培养,5?种致病微生物在20?h内的检出限均可达到100?CFU/25?g。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适用于食品中4?种细菌与常见霉菌的同时检测,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公共卫生热点,而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主要论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这5种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种污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确保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调查分析安康市食品污染状况,预防食物中毒暴发流行。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采样、检测、保存菌株、网络报告。共计监测672份样品,检出致病菌50株,总检出率7.44%。检出沙门、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O157∶H7,检出率分别为0.17%、3.21%、2.87%、6.76%、0.83%;阪崎肠杆菌、致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04∶H4、志贺氏菌均未检出。安康市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复杂,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较高,尤其应注意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由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数的30%-90%,中毒人数占食物中毒总人数的60%-90%。因此,致病菌的检测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食物中致病菌的种类很多,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O157:H7、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但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检测重点有所不同。如中国饮食以米饭、蔬菜为主,而这类食品适合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因此检测也以这两类致病菌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2004-2008年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肠出血性大肠肝菌(EHEC)O157∶H7的污染状况,确定上述致病菌可能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并按《广东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检测技术要求,对采集的食品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及EHECO157∶H7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从9类626份食品中,5年共检出致病菌54株,总检出率为8.6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年检出14株,检出率最高为4.83%;其次为沙门菌5年检出23株,检出率为3.6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年检出16株,检出率为2.56%;副溶血性弧菌5年中仅检出1株,检出率为0.16%;未检出EHECO157∶H7。以非定型包装熟肉、生肉类污染较为严重。结论应加强非定型包装熟肉和生肉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食品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方法进行检验。结果2002-2005年共监测了6类食品(590份)中的4种致病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致病菌57株,阳性率为9.7%,其中检出沙门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29株,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6类食品中生牛奶、生畜(禽)肉类产品致病菌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5.5%、14.5%;冰淇淋、水产品、散装熟食中也有检出,分别为5.0%、4.4%、1.9%;生食蔬菜中没有检出致病菌。结论生牛奶、生畜(禽)肉类产品是致病菌污染的主要食品,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隐患,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针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举措。随着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和先进的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展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商业化的发展。本文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分类出发,深入总结和探讨了传统培养分离法、免疫学检测技术、核酸检测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基于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和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核酸检测新方法。通过对最新的针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方法综述,为研究者开辟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新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是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第一大敌。本文从传统微生物方法、免疫学方法、核酸方法和物理/化学特征方法 4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进展,发现在广大条件有限的基层,快速筛查食源性致病菌领域仍有较大的空白。并对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及展望。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方案以填补这一空白,从而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对食源性疾病的高效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及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Cas)构成的CRISPR-Cas系统是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 基于其对靶标核酸的特异性识别及切割活性, 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 已成为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的热点。CRISPR-Cas12a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的优点, 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CRISPR-Cas12a的作用机制, 重点综述了CRISPR-Cas12a结合多种核酸扩增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进一步讨论了CRISPR-Cas12a在致病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准确、快速灵敏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重PCR在调味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源性疾病是最为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食品污染物检验是面对这一问题的迫切需要。传统分离培养加生化鉴定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往往操作步骤繁琐耗时,精确度较低、很难满足目前高通量、时间短的要求。尤其是各种调味料品种繁杂,微生物很难扩增,传统方法对致病菌的检出率低。多重PCR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程序简便易行,自诞生以来,就迅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基于该技术的病原菌检测方法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文章对近年来基于多重PCR技术的病原菌检测的研究前沿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多重PCR方法在调味品致病菌检测中应用优势。内容涉及目标基因、生物芯片技术以及色谱技术和多重PCR的结合、灵敏度提高的方法,同时文章对多重PCR技术在调味品检测中的未来应用的局限、解决方案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吉林省3121份水产品及其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 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吉林省9个地市级行政区采集市售水产品及其制品样品共3121份,包括鲜活产品、生食产品、冷冻鱼糜制品和熟制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10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全部3121份样本食源性致病菌总阳性检出率为2.3%(72/3121)。检出率最高为生食产品(4.6%,25/540), 其次是冷冻鱼糜制品(2.5%,23/938)和鲜活产品(1.5%,24/1556)。检出的主要致病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生食产品和鲜活产品,检出率分别8.9%(16/180)和6.0%(18/299)。单增李斯特菌主要污染冷冻鱼糜制品,检出率为8.6%(21/244)。熟制品致病菌检出率为0%。其他致病菌检出率很低,甚至为0%。结论 吉林省市售的水产品及其制品受到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 存在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食源性疾病通常由食源性微生物、寄生虫、有害化学物质等物质通过食物传播的形式引起,对人体器官组织伤害较大,导致人体中毒,甚至死亡。中国作为一个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安全极为重要,我国暴发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并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本文首先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现状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检测机构两个层面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技术进行阐述,介绍了我国食源性疾病报告的监测网络和监测报告系统,并具体综述了对有毒化学物质和食源性病原体的监测方法。本文有利于揭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并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在我国和其他国家,食源性致病菌带来的疾病都是引起公众危害的主要因素,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快速有效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鉴定技术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另外,菌落总数作为评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与传统的方法相比,仪器法检测鉴定速度快、结果准确,可以避免人为判读带来的误差,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菌落总数推测及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鉴定的各类仪器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仪器法在菌落总数推测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鉴定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数字PCR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 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多数食源性疾病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研究和建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有效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及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PCR,数字PCR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可实现绝对定量分析,为快速准确地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PCR中微滴式数字PCR和芯片式数字PCR的基本原理、种类、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数字PCR技术在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阴沟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数字PCR技术目前在转基因成分和动物源性成分定量检测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中的应用技术还有待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力度对于保证食品安全以及预防食源性疾病至关重要。基于核酸的分子检测技术较传统的培养方法相比,更加快速、灵敏、高效。等温扩增技术以反应条件简单等优点逐渐替代变温扩增技术。该文简述了环介导等温扩增、链替代等温扩增、单引物等温扩增、滚环等温扩增以及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5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等温扩增反应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此外,还对这5种等温扩增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为食源性致病菌的现场快速检测与筛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曹潇  赵力超  陈洵  谢会  张竟丰  刘卓坤  王丽 《食品科学》2019,40(15):338-345
建立食源性致病菌快速高效的检测新方法和策略对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至关重要。样品前处理是快速筛选病原体的关键步骤。常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通常需要前增菌和选择性分离等预处理过程才能达到提高目标细菌浓度的目的,耗时长且灵敏度低。免疫磁分离技术(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是一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从复杂食品样品中分离和浓缩目标病原菌的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本文综述了IMS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IMS作用原理、影响IMS效果的因素以及结合其他检测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最新应用研究,以期为该技术更深层次的应用研究和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