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桦褐孔菌为原料,测定其化学组分,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桦褐孔菌粗多糖(IOP).将获取的桦褐孔菌粗多糖进行脱蛋白、脱色素的初步纯化,然后利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及Sephadex-100凝胶柱对多糖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抗氧化活性筛选出活性较高的多糖组分,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多糖组分的纯度.实验结果表明,桦褐...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桦褐孔菌这一丰富的真菌资源,采用水提法得到桦褐孔菌粗多糖(CIP),经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层析、SepharoseCL-6B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得到一个桦褐孔菌多糖组分(IP2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旋度法及琼脂糖电泳法鉴定其纯度,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红外光谱研究其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结果表明IP2a为均一组分;IP2a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2.3∶4.5∶1∶2.5,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6053u,含有α-型糖苷键。IP2a是一种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的杂多糖,是桦褐孔菌水溶性多糖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3.
陈义勇  顾小红  汤坚 《食品科学》2010,31(15):91-94
采用水浴浸提,Sevage 法去除蛋白分离得到粗多糖,DEAE-SepharoseCL-6B 离子交换柱、SepharoseCL-6B和Sephadex G-200 凝胶柱层析得到桦褐孔菌均一纯多糖IOP3a,用MTT 法研究IOP3a 对Jurkat、Daudi 肿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IOP3a 对肿瘤细胞Jurkat 和Daudi 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P < 0.01),并且具有量效依赖性,其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71.84% 和75.14%。  相似文献   

4.
桦褐孔菌不同多糖组分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箴言  夏晴  王玉  杨扬  张久亮   《中国食品学报》2021,21(8):152-158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不同多糖组分体外和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不同的醇沉体积分数依次从桦褐孔菌水提物中分离出5种水溶性多糖组分(IOP40、IOP50、IOP60、IOP70和IOP80);通过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自然衰老小鼠模型,测定不同处理组的小鼠肝脏中的总抗氧...  相似文献   

5.
桦褐孔菌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桦褐孔菌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对荷瘤裸鼠的体内抑瘤作用。采用MTT法检测桦褐孔菌多糖对Jurkat和Daudi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Jurkat荷瘤裸鼠模型,研究给药后对荷瘤裸鼠的抗肿瘤作用。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在体外具有直接杀死Jurkat和Daudi肿瘤细胞的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2.29%和66.42%,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具有显著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大小剂量对Jurkat荷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3.52%和57.48%,并且能显著提高裸鼠的脾脏指数,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以桦褐孔菌为试材,采用乙醇热回流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了单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以及提取时间)对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FRAP、DPPH·、ABTS+·三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0 h,料液比1:25 g/mL,在此工艺下提取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53.25 mg/mL,提取率为10.66%。桦褐孔菌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200 μ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464.53 μmol/L FeSO4。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36.44 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为299.89 μg/mL。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接近V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潜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富含多糖、萜类、多酚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多糖作为桦褐孔菌最主要的活性物质,近年来成为食品和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从桦褐孔菌多糖诱导发酵、提取工艺、分离纯化及作用功效等方面,综述近年来桦褐孔菌多糖研究的概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桦褐孔菌多糖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胡涛  黄美  刘萍 《食品科技》2012,(4):206-210
为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桦褐孔菌三萜的工艺,筛选了适宜的大孔吸附树脂,并以吸附率和解析率为指标,利用最适的树脂进行对桦褐孔菌的静态吸附和解析的条件优化,研究了上样液体积、吸附时间、样液pH值、解析时间、解析液种类和解析液浓度的影响,确定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AB-8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分离桦褐孔菌三萜。最佳分离条件为:样液在自然pH值条件下,按10mL/g树脂进行吸附12h后利用蒸馏水除去未吸附的样液后选择30%乙醇及70%乙醇进行依次解析12h,此时三萜的吸附率和解析率分别可达93%和80%以上。表明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桦褐孔菌三萜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常晨  包怡红 《食品与机械》2017,33(1):199-202
桦褐孔菌多糖是桦褐孔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种潜在的保健成分。文章阐述了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以及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桦褐孔菌多糖进一步研究以及活性开发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桦褐孔菌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对最佳工艺下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80℃、料液比1:20、提取3 h;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当于100 μg/mLVc清除率的50%;FRAP法(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测定法)抗氧化活性与100μg/mLVc的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子实体中多糖和三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桦褐孔菌中多糖和三萜类物质的工艺。以蒸馏水和异丙醇为提取剂,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和三萜类物质,以不同处理条件、超声功率、超声次数、超声处理时间为试验因素,以多糖和三萜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超声辅助技术提取桦褐孔菌子实体中多糖类和三萜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20次、超声1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为11.62%,总三萜类物质得率在2%,使得多糖和三萜类物质二者共提取得率达到13.57%。  相似文献   

12.
桦褐孔菌多酚抑菌活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辅料糠壳给酒体带来的邪杂味,研究箭竹作为辅料酿造小曲酒的工艺。分别考察箭竹的粉碎大小、加量、小曲种类、入窖温度对箭竹小曲酒的影响。结果表明,约7.0 mm长、3.0 mm宽的箭竹适合作小曲固态酿酒辅料,箭竹使用前清蒸1 h,加量为7%,选用泸州某小曲,入窖温度为24 ℃。通过理化分析及感官评定表明在该优化条件下,出酒率为47%以上,总酸含量为685.3 mg/L,总酯含量为1 071.5 mg/L,达到优级白酒标准;小曲酒酒体清香纯正,柔和谐调、醇甜爽净,除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外,还带有箭竹独有的清香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桦褐孔菌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率为响应值,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电压为主要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闪式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经响应面优化得到料液比为1∶23,提取时间为86 s,提取电压为150 V时,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可达到8.52%。结论:闪式提取法适用于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该工艺具有方便、快速和高效的优点。且经响应面法优化所得的最佳提取条件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优化超声提取桦褐孔菌中多糖的工艺.以蒸馏水为提取剂,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类物质,以不同处理条件、超声功率、超声次数、超声处理时间为试验因素,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超声辅助技术提取桦褐孔菌子实体中多糖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0W,超声20次,超声10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为11.6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桦褐孔菌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从中筛选出抗氧化的功能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分离桦褐孔菌菌核的乙醇提取物,分别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乙醇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以还原力及对2,2-二(4-叔辛基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作为筛选其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指标,并对4种萃取物所含有的黄酮含量和多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4种提取物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还原力及清除DPPH·和·OH的活性大小顺序均为:乙醇相乙酸乙酯相氯仿相石油醚相,并与多酚含量和黄酮含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乙醇相的清除率最高,在500μg/m L时,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高达83.13%和52.44%,非常接近于阳性对照抗坏血酸的清除活性。结论乙醇相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部位,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构鉴定及其抗病毒活性。桦褐孔菌为一种食药型真菌,对人体毐性小,并且含有丰富的、结构复杂多样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桦褐孔菌子实体经干燥、粉碎,依次采用乙酸乙酯、甲醇、水进行常温浸提;采用各种分离手段,从桦褐孔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单体;通过现代各种波谱分析方法及结合文献,最终确定:白桦醇(1)、桦褐孔菌醇(2)、3-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3)、3β-羟基甘遂酸(4)、过氧麦角甾醇(5)、3β-羟基-5,8-环氧麦角甾醇-6,9,22-三烯(6)、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7)、5-脱氢麦角甾醇(8)、二十五烷酸(9)、二十四烷酸(10),其中化合物6和化合物7首次从桦褐孔菌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8分别进行了细胞毒性和抗HSV-1病毒活性研究,其中化合物3的抗HSV-1病毒活性最强,其IC50值为98μM;化合物7的细胞毒性最强,其CC50为24μM,为后期桦褐孔菌开发成抗疱疹病毒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Inonotus obliquus is a medicinal mushroom that has been used as an effective agent to treat various diseases such as diabetes, tuberculosis and cancer.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active fraction and its constituents, the effects of ethyl acetate fraction from I. obliquus (EAFI) on hyperglycaemia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main constituents of EAFI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RESULTS: EAFI treatment led t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lood glucose level (P < 0.05) i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mice.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otal cholesterol level in serum, increase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ctivity and improved the growth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addition, EAFI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 and malondialdehyde and increased th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in serum and the hepatic glycogen level in liver of diabetic mice. Fiv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EAFI and identified as lanosterol (1), 3β‐hydroxy‐lanosta‐8,24‐diene‐21‐al (2), inotodiol (3), ergosterol peroxide (4) and trametenolic acid (5) by spectral methods. Inotodiol and trametenolic acid were found to have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α‐amylase activity and a scavenging effect on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s. CONCLUSION: EAFI showed significant antihyperglycaemic and antilipidperoxidative effects i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mice. Terpenoid and sterol compounds appeared to be the major active constituents of I. obliquus. Copyright © 2009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