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以西咸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由于具有良好的吸水、持水、释水的水力特性,逐步成为国家统筹解决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等水系统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海绵城市建设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本文以西咸新区为例,结合其本地气候、水文地质、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等特点,探讨海绵城市的内涵、建设目标、指标分解、建设策略等关键内容,并重点针对湿陷性黄土区、干旱地区等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式进行分析,提出西咸新区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为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门户是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尤为重要.文章以佛山市顺德区城市门户研究为例,在对城市门户的基本分类、范围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估区域门户建设现状,通过解析"定目标、建体系、设指引、定计划"的研究内容,总结顺德区城市门户设计项目的创新点,希望能为其他地区的城市门户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经济开发区建设空间发展要与城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外在因素相匹配,本文基于定襄经济开发区建设实例,探究城市建设空间发展的现实意义。从定襄经济开发区空间发展现状出发,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针对定襄经济开发区建设空间发展问题进行路径探索,以期为经济开发区建设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谷型城市是指城市主体(城市建成区或中心城区)在河谷中形成或发展的城市[1]。河谷型城市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其城市空间形态具有适应自然环境约束的典型特征。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河谷型城市——延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延安市地形地貌、建设现状等的现场调查,分析现阶段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并对延安市七里铺片区公共空间特色塑造和规划引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其他类似的河谷型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显而易见,城市更新行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城市更新可以通过哪些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呢?研究以朝天宫街道石榴新村片区为例,基于实地调查、现场访谈的方法,从城市运营视角对城市更新的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以城市运营的思路进行城市更新,同时植入“大物业”的管理方式,结合“政府—社区—居民—第三方”的发展体系,能更有效地实现城市更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热潮的掀起,老校区如何更新建设的问题随之而来.老校区拥有资源和区位等优势,合理的对老校区进行定位,将会使高校和城市的发展获得双赢.文章分析老校区更新过程中会面临的新机遇,提出了基于文化产业的双赢更新模式,并以天津大学鞍山西道片区的更新设计为例,进一步阐述老校区更新的新理念、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总结了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应用,指出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对传统发展理论的超越之处,强调在我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要以现代区域发展理论指导.并且以天津、深圳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实例,阐述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并提出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技术路线设计、城市发展定位、城市规模、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空间布局方案等方面需要借鉴竞争战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现代区域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的发展斌予了城市门户空间新的内涵与特征,其不但具有界定标志作用的一面,而且扮演着城市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渡区的角色,对于现代的城市空间体系而言,城市门户空间已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做出新的解析与认识显得尤为必要。以宁波中心城门户空间为例,在对门户空间的功能及空间发展方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以期能在相关地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减碳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聚焦城市片区尺度,分析得出建筑、交通、能源、绿地、工业和废弃物等是影响碳排放的关键领域,并对比和研究国内外知名低碳城区的规划减碳对策,针对其碳排放特征构建减碳更新的策略体系,完成低碳要素到城市空间要素的转译。同时,以上海浦东新区张江西北片区更新为例,进行减碳规划技术应用,以期为片区尺度城市更新提供减碳规划路径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临水而居、泽水而栖,是古人追求亲近自然的营城理念,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水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从人水争地转向人水和谐.本文以合肥市南淝河为例,结合南淝河流域综合整治与蓝绿空间营建在规划、建设、管理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城市单条河流的尺度,围绕"人水和谐的河流生态系统"总目标,以目标区域的特有问题梳理、指标体系空间构建传导、科学模拟和评价最优生态廊道为基础,从水环境综合整治、蓝绿线划定、生态岸线改造、垂河通廊构建、滨水空间建设指引、滨水空间项目管控等方面,探索蓝绿空间在规划、建设、管理等综合层面的融合营建路径,保障城乡生态安全,提升城乡空间环境品质,引导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蓝绿空间分类细化、建设实施以及蓝绿线的划定,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探索蓝绿空间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中地区渭河川道城市发展模式构想——以宝鸡·蔡五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渭河发展起来的川道城市,城区多呈带状布局。为了防止渭河川道城市的无序蔓延,实现渭河城镇集群之间的相互补充及协作,可采用串珠式组团结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到存量时代,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品质生活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主要目标.在建设公园城市的导向下,城市建设模式从单纯的空间建造到复合的场景营造,文化复兴成为老城区有机更新重要内容,综合带动片区产业升级和活力提升.文章以成都浣花草堂片区为例,探索文化复兴导向下的城市片区有机更新路径,深入挖掘地区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共享街道"在缓解居民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提升城市街道空间活力、满足不同使用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街道更新建设的发展方向.该文在"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以川音片区为实例,运用共享街道理念对城市重点空间的重塑路径进行思考,从路权、公共资源与设施、空间环境与社会互动三方面探索如何在有限的街道空间资源中,对街道空间再利用、再释放,解决原有封闭街区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空间出现的土地利用低效、空间感知闭塞、交通组织不畅等问题,实现人群共享、时间共享、空间共享等多维共享. 相似文献
19.
火车站作为城市门户地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也是城市设计关注的重要目标,该文结合如东火车站广场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实践,探讨了门户区与城市互动发展、前期综合定位、规划策略制定、门户区形象塑造、站前广场规模尺度研究、商业综合一体化开发、交通流线组织等多方面内容,以期对同类地区的城市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进入后半场,城市发展由原来的工业兴城向生态营城发展模式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梳理漳州近些年的宜居城市建设经验及国内外较为成功POD开发建设模式案例,以漳州市古塘片区为实践研究对象,探索了POD发展模式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