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翼角是古代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为解决四坡顶屋面檐口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古建筑翼角部分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翼角是古建筑屋檐转角部分的总称,它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椽、翘飞椽以及联系翼角和翘飞椽头的大小连檐,钉附在翼角椽和翘飞椽上面的檐头望板和垫起翼角椽的衬头木等附属构件组成的。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制作和安装翼角的专门技术,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规矩和做法。本文分别就角梁、翼角椽和翘飞椽三部分,对清式建筑翼角的构造方式及制作安装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依据实际施工过程,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翼角曲线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分析和计算,求解翼角椽施工数据,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水平,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翼角是古代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为解决四坡顶屋面檐口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古建筑翼角部分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翼角是古建筑屋檐转角部分的总称,它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椽、翘飞椽以及联系翼角和翘飞椽头的大小连檐,钉附在翼角椽和翘飞椽上面的檐头望板和垫起翼角椽的衬头木等附属构件组成的。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制作和安装翼角的专门技术,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规矩和做法。本文分别就角梁、翼角椽和翘飞椽三部分,对清式建筑翼角的构造方式及制作安装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翼角是古代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为解决四坡顶屋面檐口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古建筑翼角部分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翼角是古建筑屋檐转角部分的总称,它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椽、翘飞椽以及联系翼角和翘飞椽头的大小连檐,钉附在翼角椽和翘飞椽上面的檐头望板和垫起翼角椽的衬头木等附属构件组成的。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制作和安装翼角的专门技术,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规矩和做法。本文分别就角梁、翼角椽和翘飞椽三部分,对清式建筑翼角的构造方式及制作安装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井庆升 《古建园林技术》1984,(5):58-59转36
从一些唐、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的翼角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摸索出角梁、翼角椽子和翼角飞椽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通过长期研究分析,最终得出古建筑翼角是经历了由直线向曲线,由冲出翘起平缓,到逐渐陡峭,构造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这样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清代官式建筑翼角构造特殊,每根翼角椽、翘飞椽因为冲出、起翘、扭、撇等原因导致造型各不相同,给制作放线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利用BIM参数化工具,针对翼角参数化建模的关键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采用计算机参数驱动影响古建筑的角数、步架、举高、椽平出、斗栱出踩、圆椽椽直径、数量等主要参数以及一些次要参数来驱动形成清代官式建筑翼角造型,为设计和加工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7.
古建筑识图与制图讲座第九讲翼角平面及正立面谭宏亮(三)翼角平面(仰视、俯视)和正立面1、翼龟平面(仰视、俯视)翼角俯视、仰视平面主要用于翼角大样图,重点表现角梁、翼角椽、翼角翘飞椽的平面位置、构造特征和水平长度。借助翼角俯视平面,还可以绘制出角梁侧面...  相似文献   

8.
阎家瑞 《古建园林技术》1989,(22):35-41转59
中国古建筑以其鲜明的结构和造型,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飞檐翼角更以其优美的轮廓,成为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标志之一。对于如何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以及飞檐翼角在设计、施工和放样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笔者试图从已有的各种方法中综合出一种较为明晰快捷的作图和表现方法进行探讨说明,用以简化设计过程,使之能够在仿古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南方古建筑翼角结构复杂,基于测绘的3D重建工作极易在结构的准确性上产生偏差。文章依据中国古建筑文献《营造法原》对南方古建筑翼角结构特征的记述,提出了基于参数化技术的古建筑翼角结构快速3D重建方法。该方法构建古建筑翼角的3D参数化模板,以有限的测绘数据为输入,实现快速建模,给出了翼角结构参数以及翼角上的10类构件的参数化定义方法,并基于实地测绘与3D重建项目对该法进行了应用测试。  相似文献   

10.
赵友普  刘兴德 《建筑技术》1994,21(11):650-651
混凝土翼角飞檐屋顶施工赵友普,刘兴德(交通银行兰州分行房地产业务部,730030)(兰州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近年来,混凝土结构翼角飞檐琉璃瓦屋顶工程日益增多。这种仿清“小架大式”屋顶继承了中华民族古建筑的式样,采用现代施工工艺,可节省资金和大量木材,...  相似文献   

11.
《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卷五·檐:“其檐自次角补间铺作心,椽头皆生出向外,渐至角梁。若一间生四寸;三间生五寸;五间生七寸。五间以上,约度随宜加减。其角柱之内,檐身亦令微杀向里,不尔恐檐圜尔不直。”这是《法式》关于翼角生出及翼角檐口细部处理的记述,其中没有翼角起翘的规定。翼角起翘,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明显标志。但在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及《营造算例》中,没有记述到这个技术层面。《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一书中,记有翼角起翘的规定:“木工口诀中所谓‘翘四’系指仔角梁头部边棱线(即大连檐下皮,第一翘上皮位置)与正身…  相似文献   

12.
在翼角的制作过程中,香山帮匠师会将摔网椽及直挺出檐椽一次性截净做正,后期不再扫檐,而牡丹头斜度值关系到弯里口木是否能与嫩戗贴合,立脚飞椽口子的斜度也与其息息相关,故各根摔网椽长度值及牡丹头斜度值的确定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行内所使用之方法均只能得其近似值,本文依据香山帮建筑翼角之营造规律及目的,推导出了一系列公式,以求相应构件各部位之准确数值。  相似文献   

13.
在翼角的制作过程中,香山帮匠师会将摔网椽及直挺出檐椽一次性截净做正,后期不再扫檐,而牡丹头斜度值关系到弯里口木是否能与嫩戗贴合,立脚飞椽口子的斜度也与其息息相关,故各根摔网椽长度值及牡丹头斜度值的确定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行内所使用之方法均只能得其近似值,本文依据香山帮建筑翼角之营造规律及目的,推导出了一系列公式,以求相应构件各部位之准确数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建筑之屋顶一显著特色即是其翼角的处理。由于其随着屋面形式存在历史悠久,而且在中华大地上不均衡地发展着,对翼角的认识可以帮助理解传统建筑的地方做法,提供对建筑物的断代依据,同时还可以从翼角的处理方式寻找出木构构件比较合理的受力形式和相对合理的变化形式。结合近来所调查的一些实例做一个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清式建筑方转角翼角控制曲线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李宗义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由手工计算发展到电算,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形式的古建筑和仿古建筑是我国建筑宝库中的灿烂明珠,因此它的设计也毫不例外进行电算,中国建筑给人以美的享受,古建...  相似文献   

16.
陈蔚  朱正  胡斌 《建筑师》2020,(4):22-34
巴蜀地区殿堂建筑作为地域特色鲜明的分支具有独特的技术发展历程和表现。其中作为地域特征被学术界关注的“滞后(古朴)”现象是尚未被完全解析的部分。本文在调查该地区大量现存元明殿堂建筑的基础上,以转角构造、翼角布椽为重点分析对象,从剖析建筑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进基本逻辑入手,总结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翼角技术特点,并且对比它们与官式及江浙等地区做法的差异,进而总结出该地区古代建筑技术应用和 演进发展的地域性特征,并对地方建筑技术演进“滞后现象”背后的文化认同、文化习惯等因素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7.
翼角起翘和大木举折共同构成了古建筑屋面优美的凹曲弧线,我国古建筑翼角形态多样、辨识度高,具有重要的力学功能及美学价值。本文基于更好地提升当今仿古建筑类项目品质、为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文献史料与案例,运用图表法对我国翼角起翘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角翘于秦汉萌芽、唐代兴盛、宋代活用、明清稳定化的整体脉络;分析总结了我国古建筑翼角起翘的南高、北低的地域性特色、制式及成因;以期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古建筑的翼角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18.
翼角起翘和大木举折共同构成了古建筑屋面优美的凹曲弧线,我国古建筑翼角形态多样、辨识度高,具有重要的力学功能及美学价值。本文基于更好地提升当今仿古建筑类项目品质、为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文献史料与案例,运用图表法对我国翼角起翘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角翘于秦汉萌芽、唐代兴盛、宋代活用、明清稳定化的整体脉络;分析总结了我国古建筑翼角起翘的南高、北低的地域性特色、制式及成因;以期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古建筑的翼角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19.
翼角起翘和大木举折共同构成了古建筑屋面优美的凹曲弧线,我国古建筑翼角形态多样、辨识度高,具有重要的力学功能及美学价值。本文基于更好地提升当今仿古建筑类项目品质、为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文献史料与案例,运用图表法对我国翼角起翘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角翘于秦汉萌芽、唐代兴盛、宋代活用、明清稳定化的整体脉络;分析总结了我国古建筑翼角起翘的南高、北低的地域性特色、制式及成因;以期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古建筑的翼角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20.
宋《营造法式》中的翼角部分叙述简略 ,在众多建筑著作中 ,也很少涉及到这部分的论述。至今古建界尚不清楚它的准确构造。在《营造法式》一书中 ,对翼角构造的叙述 ,分散在梁、檐、阳马诸条之内 ;而对翼角的主要构件“阳马”的描述 ,廖廖 2 6 0余字如同天书 ,一般人读后均难得其要领。梁思成先生在《营造法式注释》中翼角的构件及做法 ,注释本都存疑或从略了。如“阳马”条注解写道 :“在《大木作制度》中 ,造角梁之制说得最不清楚 ,为制图带来许多困难 ,……我们列举了若干唐宋时期的实例作为佐证和补充 ,(大木作图 95、 96、97、 98、 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