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品村是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范本,探究精品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浙江省1500个精品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空间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刻画精品村的空间布局,并采用地理探测器与GIS叠加分析法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体空间分布上,精品村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聚”的分布特点,多分布在公路网密度大、人口规模大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性。(2)空间分布密度上,整体呈现多中心组团的分布格局。其中在不同时期精品村分布的聚集中心由浙北向浙南、浙西向浙东变化,聚集程度不断提升,在2019年达到顶峰,2020年又逐渐降低。(3)区域分布上,精品村在浙江省市级行政区域上分布不均衡,具有明显的集中性,在人口数量多及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集中分布。(4)空间关联上,精品村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呈现东部热、北部冷的特征,空间分异显著。(5)影响因素上,浙江省精品村的分布格局受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两大因素的影响,在海拔500 m以下、水源丰富、交通通达性高、节事活动及旅游资源丰富等条件下精品村的分布较为密集。  相似文献   

2.
集聚与裂变——淘宝村、镇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淘宝村、镇是电子商务驱动下乡村城镇化的典型空间单元。基于2014—2016年淘宝村、镇的相关数据,通过空间定量分析方法探讨淘宝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趋势。发现淘宝村、镇在全国范围内呈现显著的集聚分布特征,3大集聚区域从北至南分别为北部的苏北、鲁南与冀中南地区,中部的浙江全省和江苏省南部地区,以及南部的珠三角、潮汕与闽东南地区。3大集聚区域与中国东部主要经济区存在整体一致、局部错位现象,区域中心城市并非淘宝村、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在演化趋势方面,淘宝村、镇呈现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快速裂变式增殖的态势,分布范围的扩张速度开始降低,但分布密度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6,(5)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虚拟的新型经济活动,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塑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乡村电子商务产业与空间集聚的实体形态—淘宝村,并促成了农村空间及产业形态的重构,为"互联网+"时代下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路径。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里仁洞村为例,探索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村庄的空间变迁与重构的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发现,里仁洞村经历了"工业化发展期—商业转型期—电商升级期"的空间变迁历程,其空间结构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且边缘区不断扩展。另外,原有单一、混乱的空间形态向更加多元化、集聚化、立体化的新垂直和水平空间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电子商务产业加速了空间重构的过程,自组织模式下的同乡社会网络成为空间变迁的触发器,以政府为主导的空间改造推动了村庄空间的良性发展和有机更新。这为我国村庄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共同影响下,淘宝村作为中国乡村地区特殊的经济地理景观,持续经历了剧烈而多样的变化。基于对2014—2018年淘宝村数据的综合分析,呈现了中国淘宝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增长下的消失"现象。一方面,淘宝村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国层面"东中西"梯度分布趋势逐渐显现,东部地区"北中南"集聚特征进一步强化,中部和东北地区成为增长的新亮点。另一方面,虽然消失的淘宝村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呈现的特征和产生的机制值得关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完善的电商平台规则、长期滞后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发展,以及村庄撤并等行政干预措施,不仅是导致淘宝村消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乡村振兴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强广州市“十三五”期间绿色建筑发展指标的可实施性,提出“一模型、三衔接、三支撑”的方法路径,即构建一个基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绿色建筑空间分布潜力模型,将绿色建筑发展指标与各区行政主体责任相衔接,强化责任支撑;与城市空间布局及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相衔接,强化空间支撑;与城乡规划体系相衔接,增强规划前置管理,强化管理支撑。该研究丰富了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内容,为其它城市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中介作为市场经济专业化分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有助于完善市场配置体制,推动国内大循环平稳运行。文章通过Python编程爬取高德地图上兰州市房地产中介POI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和空间回归模型,尝试探究兰州市房地产中介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兰州市房地产中介总体呈现多中心串珠状分布特征,集聚特征显著,表现为“一主多次”的空间结构,对住宅小区、城市次干路具有依赖性;(2)直营店、单店和特许店呈现不同的集聚态势,直营店呈现依托行政区域“多中心”集聚态势,单店呈现围绕城关老城区、西固城的“双中心”集聚态势,特许店呈现“单中心”市场导向的集聚态势;(3)房地产中介空间分布均受到居住小区的影响,但不同类型房地产中介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和Ripley’s K函数研究浙江省151个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析影响特色小镇分布的各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特色小镇分布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集聚性;特色小镇一级聚集区主要集中于杭州市东北区域,二级聚集区主要集中于嘉兴、宁波和温州等地区;不同的影响因素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格局,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消费需求对特色小镇空间分布为正向影响,人口集聚和空气质量对特色小镇空间分布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场调研、文献查阅、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110个寺观园林从分布类型、集中程度、均衡程度、分布密度4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寺观园林的空间分布呈凝聚型分布,整体上形成东多、西少、东密、西疏,两带集中的集中式分布特征;甘肃省寺观园林在各市(州)的分布不均衡,近55%的寺观园林分布在兰州市(15.5%)、天水市(16.4%)、武威市(10.9%)及平凉市(11.8%)这4个市中,形成高度密集的寺观园林分布区,分布区呈片状分布;由于海拔区间的不同,有69.09%的寺观园林分布在1.2~2 km的海拔范围内,而藏传佛寺园林分布在海拔2 km以上。受地形因素的影响,65%的寺观园林分布在坡度0~5°的平缓地区;甘肃省寺观园林大多分布在距离道路0~0.5 km的范围内,此范围内寺观园林的分布达到57%;相对平缓的地形、便利的交通、毗邻水系的分布、人口数量的增加、GDP的增长以及不同历史因素的影响,都为甘肃省寺观园林空间的分布提供了重要条件,是影响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近40年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专业镇为核心代表的产业集群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科学认识广东省专业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广东省419个专业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广东省专业镇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从市域尺度来看,专业镇的地理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梅州、东莞、佛山、汕头、云浮、惠州、江门7市。而在广东省四大地理区域中,专业镇的分布也不均衡,呈集中分布趋势,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次是粤北地区。最后,从核密度估计分析来看,专业镇在珠三角地区东西两岸和潮汕地区形成了3个高度密集区。自然环境、城乡关系、社会文化以及制度政策对专业镇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广东省专业镇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ArcGIS10.5,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及核密度估算对湘南地区204个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因素方面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湘南地区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凝聚分布,但聚集程度不高,总体呈现"南多北少、东西均衡"的特征,高密度分布区为北湖区、新田县、常宁县及汝城县。(2)自然环境因素中河流水系、海拔高程与传统村落数量呈现显著负相关;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口密度的负相关影响极显著;历史文化因素是传统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影响传统村落的兴衰。以期为湘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文化传承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回族村落作为少数民族村落的一部分因其小众而鲜少研究,但其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本研究借助Arc GIS 10.2平台,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回族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1,贵州省回族村落的总体呈现“集聚型”空间分布特征,且分布不均衡,具有“西多东少”和“两核”的分布特征,集中在毕节、黔西南两个核心区域;第2,贵州省回族村落的空间分布主要是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文化中战争引发的人口迁徙对其空间分布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两核”的形成与此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省回族及类似地区的民族村寨提供发展方向,对全国小基数人口的民族发展方向、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彦 《城市勘测》2022,(3):29-34
根据2019年实施的重庆市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重庆市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对重庆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重庆市旅游资源聚集性分布特别明显,不同的区域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旅游资源的分布受地形地貌和水系影响较大等结论,从而提出针对重庆市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的开发保护建议,为后续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小镇的建设扭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阀门。为科学、合理地开发特色小镇,文章通过Arc GSI空间分析工具,对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形态、均衡程度和集聚特征进行定量表征,并进一步剖析其成因,归纳特色小镇旅游开发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特色小镇空间总体分布类型为凝聚型;(2)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在江浙沪地区形成高度密集区,在京津冀、珠三角以及四川、重庆、云南等地接壤处形成了次级密集区;(3)地形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和市场要素是旅游开发的关键影响因子,皆是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的成因。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整合市场资源、把握创新灵魂,才能进一步实现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聚龙村是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广府村落,其选址综合考虑了水源、山田、交通、风水等;村居规划为梳式布局,考虑了防御、生产生活、礼仪习俗、崇学重教等因素。村落格局为:东西北三面农田包围,南面村前弯弓河流含抱,村后风水林庇护;巷道、广场、水体、绿化、庭院和天井有较好的美感和实用性,与村民的文化礼仪和习俗相关。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南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数量众多的"中国传统村落",为了深入了解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分布状况和成因,文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GIS),对西南地区不同时间截面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及地理探测器工具,综合多种影响指标,对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成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地域空间分布不平衡性,不同时期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集聚分布态势,且聚集核心一直保持不变。在整体空间结构上,西南地区传统村落呈"单核聚集—单核多点网状布局"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2)通过分析多项指标因子对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发现自然因素中的海拔高程、地形起伏度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地形起伏度较大、地面崎岖的中高海拔山区传统村落分布最集中。相比而言,人文因素对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地理探测器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内蒙古自治区672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非遗数量分布不均,总体空间分布为集聚型,呈现出“一核、一带、多点”的分布态势。从类型来看,民俗和传统技艺类非遗数量较多,传统戏剧和曲艺类非遗数量偏少;中西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片区是非遗分布的核心区,锡林郭勒盟-赤峰-通辽-兴安盟一带也有大量非遗分布。自然地理环境为非遗的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在社会经济方面,文化、城市化、民族三大因素对内蒙古自治区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更显著。研究成果可以为后期内蒙古自治区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5):63-70
为了更好地促进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选取云南省有代表性的10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样本,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区位熵等方法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可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9种类型;(2)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空间分布为集聚型,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市(州)行政中心为核心密集区向周边市县圈层状递减的规律特征;(3)九大类型中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及传统医药类布局集中程度较高,其余类型空间布局较为均衡;(4)河流、经济与人口、民族分布以及政府对"非遗"的传承管理等因素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山东滨州博兴县湾头村是一个传统草编工艺品产业颇为繁荣的村庄,依托独特的传统产业,村里人在家里开起了网店,全村共有500多户在做淘宝,小村庄变成“淘宝村”。湾头村的这一蜕变是信息时代的农民依靠信息化实现自身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104-105
[目的/意义] ArcGIS作为定量化和可视化的工具对于揭示中国古农书诞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238项中国古农书诞生地点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Arc GIS 10.5的空间分析工具对诞生地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并结合诞生地的地域特征研究影响诞生地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中国古农书诞生地呈带状、组团状分布,分布不均衡,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属于聚集型。其空间差异明显,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沿江(河)沿海多而内陆少,胡焕庸线以东多而以西少,古都辐射圈范围内多而范围外少。中国古农书诞生地的空间分布聚集区有5个,其核心分别为江浙交界处、北京、闽东、秦中、豫北,各核心区都有一定的辐射范围。影响诞生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农业生产环境、都城对农书创作人才的聚集、农书诞生地与经济重心的同步南移、农书作者的生平经历等。  相似文献   

20.
淘宝村作为极富中国特色的产业现象,形成从生产到销售、从核心物品到配套产业的完整产业链,产生广泛的空间联系.应用问卷调查、访谈法获取海宁市淘宝村店铺的一手资料,从店铺运营视角研究淘宝村的空间联系特征.经研究发现,网店运营可以划分为研发或采样、生产或进货、网络销售、发货配送4个核心环节,自产自销型店铺、本地依赖经销型店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