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内生态社区建设困境和海绵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使得生态社区结合LID理念势在必行。在综合考虑LID设施布局和雨水径流组织的基础上,以保证生态社区雨水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目标,结合LID理念的生态社区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用地布局遵循自然条件,合理组织雨水径流;道路系统加强雨水的传输功能,并通过合理的道路结构减少不透水地表面积;绿地采用分散的布局模式,分层级进行LID设计。合理的空间形态既能够实现有效的雨水管理,又能够实现整个社区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从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和特征出发,从理论依据和规划实践两方面来探讨低碳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的实现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低碳生态社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从而阐释了建设低碳生态社区的必要性与其对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生态社区评价研究定性多、定量少,主要原因是评价体系单一,指标可获得性低.本研究提出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侧重点的多空间评价体系,增强其可操作性.多空间评价体系包括:宏观层面,通过关键的、可获得性高的指标整体评价城市社区的生态性,找到生态得分低的问题地区;微观层面,构建更深入全面、技术性强的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重点社区,制定社区生态性改造策略.最后以广州为例,初步探讨多空间评价体系的应用,重点在宏观层面社区的生态性评价,发现得分低于平均水平的社区集中在城市外图层,并对未来微观层面社区评价和规划提出建议.研究对完善生态社区评价体系具有理论意义,对推进生态社区评价的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低碳城市逐步成为热点话题,目前它也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指碳排放量"较低"的城镇,或者也可以说是节能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和绿色城镇。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危机,而二氧化碳是不可再生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能源资源的日趋紧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达成的共识。"低碳"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相关技术和指标也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生产与生活的指导原则和评判标准。在建筑规划领域,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社区等理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取向。在西方国家,它们已经得到普遍实施,且已形成系统性的政策框架及技术指标。首先,低碳措施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背景下产生的,因此须与整体的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姜蕾 《住宅产业》2012,(9):66-68
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生态社区是在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生态负面影响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注重自然生态到自然与人文生态二者并重的历程;与之相应的是,人们对生态社区的研究也从强调环境生态规划层面发展,到探索环境与人文共生的层面。因此,本文通过梳理生态社区中共生理念的概念内涵,探讨基于共生理念的生态社区空间规划方法与模式,从而为我国生态社区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7,(11)
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街区空间形态得以快速重塑,对于这一结果有必要进行评价。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从社会生态视角对街区空间形态进行评价,确定物质属性、功能定位、空间形式、空间行为和场所精神5项评价因子,构建社会生态指数SE-B,最终划分强社会生态、中社会生态和弱社会生态3种街区空间形态类型,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城市低碳林荫道建设是增加碳汇的有效举措。评价体系由绿荫率、行道树、养护、道路设施和其他等5个指标层和13个因子层组成;通过现场调研、制定评价体系、确定权重值、利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上海73条林荫道进行应用评价;综合评价值高、低碳效果好的前6条林荫道分别为漠河路、花溪路、控江路、交通路、桐柏路、苏家屯路;通过对林荫道低碳构建模式的评价与分析,为林荫道低碳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宏观的低碳城市研究是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的总体发展目标,想要落实到具体操作,缺乏相关指导。通过提取低碳街区相关形态因子,并利用控制变量法对其进行模拟分析。最终得出体形系数、被动空间、容积率、建筑密度、街区朝向等对街区能耗影响的量化关系,为城市规划师在设计初始阶段提出低碳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低碳时代需要对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进行重新审视。建筑空间形态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更需从方法论层面进行积极探索。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当代建筑空间形态设计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涉及建筑空间的气候适应性,建筑空间从“形式管理”走向“能量管理”,以及提出“构形理论”对当代空间形态设计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此文以低碳工业园为研究对象,从规划布局与土地利用、建筑能效、工业能效、交通能效、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梯级利用等十个方面选取并设计了相应指标项,通过分析细化后确定指标项24个,并设计相应的计算公式,将各项指标进行量化。为建立一套针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做铺垫,用以指导和评价低碳工业园区的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建筑空间的环境要素、建筑构建要素、人体要素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然后对建筑空间的尺度类型与如何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适合于场地现状的生态建设手法,以上海市长三角路演中心建设项目为具体实践,介绍了LEED-ND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提取重要指标,提出了场址开发-保护或恢复栖息地、开放空间、街道绿化、雨洪管理和水资源回收利用、降低热岛效应、绿化节水灌溉等6个方面设计内容,将拟申报目标定位为金级认证。该路演中心按LEED-ND评价指标构建生态措施,是低碳生态社区建设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气候的逐年恶化,低碳建筑成为节能减排关注的焦点.建筑的低碳不仅在于运用低碳技术降低建筑自身能耗,更在于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低碳意识.业主作为低碳建筑的最终使用者,需要对低碳建筑有真正的认识和判断.构建低碳建筑使用阶段评价体系不仅能为广大消费者购房提供决策依据,增强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低碳建筑市...  相似文献   

15.
浅析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总结了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布局的历史演变历程,进而分析了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之间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协调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的若干建议,以期支撑城市空间的集聚拓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罗名海 《新建筑》2005,(1):24-27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偏离度、紧凑度、离散度、放射状指数及出行距离等方面,对武汉市建成区几何形状的集中、分散程度和空间联系的便捷程度进行定量化测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新建筑》2015,(1)
快速发展的乡村建设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往往忽视了地域性、适宜性、生态性等要素,破坏了乡村独有的风貌特征。研究小组选取量大面广的乡村住宅作为研究对象,以宅院为乡村居住空间的基本单元,运用原型理论方法、细胞结构原理、被动式设计策略及拓扑形态学原理,在多维视角和低碳导向下建立起功能结构、原型菜单、腔体空间、复合界面的乡村基本单元的设计方法与建设体系,旨在探索一条有效路径,以指导当前中国的乡村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8.
针对省耕山水大型住宅项目,探讨融入低碳理念的生态社区建设思路和规划策略,分别从用地规划集约化、建筑绿色低碳化、建立绿色交通模式、水生态修复及生活消费低碳化等方面介绍该低碳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的关键做法,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绿色低碳公路建设水平,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绿色低碳公路评价体系,并用于绿色低碳公路综合评分,从而确定公路绿色低碳等级,指出该评价体系指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与可考核性,便于绿色低碳公路的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采取文献分析,公众调查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一套城市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引导,提出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管理、运菅、维护各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