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改革开放后城市快速扩张时期,上海已逐步进入存量更新的城市建设阶段。在全球城市竞争深化、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如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切实改善人民日常生活体验等本质问题。聚焦公共性与日常性的公共空间建设也成为上海城市空间转型的路径之一。近几年上海以“全球卓越城市”为愿景,在城市发展思维、空间转型、治理模式等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一批典型项目体现了上海城市在公共性、日常性公共空间建设方面思考与实践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2.
侯晓蕾 《风景园林》2021,28(9):14-18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微更新关注人的日常交往和基本需求,强调“人民参与”的治理模式。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由增量阶段转变为存量阶段,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逐步聚焦在空间重构、公众参与和社区激活方面,空间关怀落实到社区需求、社会关系等社会治理层面。针对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过程中的综合问题,以人民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公共空间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联,以及社会治理的适应性策略。从人与社会的角度系统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社会治理途径,体现在公共空间的社会文化治理、社会需求治理、社会活力治理、层级化治理和机制治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该文由日常生活入手抽象出"日常性"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城市遗产领域,提出了"日常性城市遗产"这一概念范畴并分析了日常性城市遗产的特点和价值:首先,日常性城市遗产是城市遗产与日常生活空间的交集,"日常性"意味着空间维度上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时间维度上的频繁性和渐进性;其次,日常性城市遗产作为"遗产",具备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特征,同时作为日常生活空间,具备流变性、多元性和矛盾性的特征;第三,日常性城市遗产具备"往昔价值"和"现今价值"的双重价值体系。正因如此,"保护"已经不足以应对其在现实中的问题,该文提出将"保护"和"治理"进行结合的"日常性城市遗产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学界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和探讨从未间断.近年来,高质量人居环境营造成为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议题,绿地、街道、广场、滨水等传统的公共空间划分方式已经不足以支撑当下微更新、微改造中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需要.基于"公共性"这一本质属性思考如何真正地发挥城市公共空间"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价值,应当是顺应当下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微空间的核心价值导向.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双修、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等工作的开展,我国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和实践逐步转向日常化、小型化,微观层次的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宏观中观层面的大中型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补充,成为构建多层次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空间规划与治理领域的专家们就"微空间治理""微空间利用"等论题也展开了深入探讨.从近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发文内容上来看,关于微空间的探讨和研究2015年之后大量涌现,体现了微空间这一命题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北京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开展的路径探索,即利用公益基金调动社会多元参与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提升,采取"公共空间、公开征集、公众参与、公益支持"的"四公"模式,推动改造提升了 5个体现儿童友好、适老化、无障碍、参与式等理念且具备实用性、落地性及可持续性的微空间,并同步带动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苏丹 《建筑结构》2021,51(14):后插11-后插12
随着5G等新技术的应用,人们对"未来城市"充满想象.近几年,以"共享"理念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论,以一种新的空间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影响着城市空间的更新进程,重塑人与城市的关系.共享空间从某种意义上突破了空间所有权的限制,将空间更多的留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公众享有自主选择权力和改变空间利用属性的能力,而不是出于权力和政治的需求.共享空间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也为多元化群体在空间上的集合提供了可能性.互联网通讯技术大大消除了信息缺失对空间可达性造成的影响,公众可以通过虚拟空间参与公共生活,即"隐形的社会力量"或"讯唤的公众".城市共享空间突破时空限制,使得多元社会关系相互交融,促进空间活化.从公共空间到共享空间,伴随着个人价值观、公众生活和公众文化的重塑,这种进化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当然,共享空间不是未来城市的答案.人们追求现实的、多样性交流方式的欲望,会成为未来城市面貌变化的动态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苏丹 《建筑结构》2021,51(14):后插11-后插12
随着5G等新技术的应用,人们对"未来城市"充满想象.近几年,以"共享"理念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论,以一种新的空间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影响着城市空间的更新进程,重塑人与城市的关系.共享空间从某种意义上突破了空间所有权的限制,将空间更多的留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公众享有自主选择权力和改变空间利用属性的能力,而不是出于权力和政治的需求.共享空间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也为多元化群体在空间上的集合提供了可能性.互联网通讯技术大大消除了信息缺失对空间可达性造成的影响,公众可以通过虚拟空间参与公共生活,即"隐形的社会力量"或"讯唤的公众".城市共享空间突破时空限制,使得多元社会关系相互交融,促进空间活化.从公共空间到共享空间,伴随着个人价值观、公众生活和公众文化的重塑,这种进化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当然,共享空间不是未来城市的答案.人们追求现实的、多样性交流方式的欲望,会成为未来城市面貌变化的动态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消费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及其理论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空间,是城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随着当代城市的发展模式由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私有化、商品化、符号化"成为当今消费时代下城市公共空间的三大特点。这些深刻的变化引发了对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批判与质疑:不少研究者指出公共空间正日益成为"纯粹的消费场所",一方面,其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功能已明显"失落"了;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指出当代公共空间仍然具备促进社会"融合"和提升公共生活"多元化"的能力,因此,公共空间并未失落,而是处于"演变"之中。总的来看,这些看似不一致的观点各自揭示了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真实的一面;因此,采取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消费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从而采取更切实有效的策略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日常性"逐渐成为公共生活的主题,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正在呈现出公共与私密的融合与多元化趋势。基于此,文章重点关注城市公共生活的"日常性"品质内涵,并以在高密度城市中越发普及的下沉广场为研究对象,以私密需求与"日常性"的内在原生关联性为理论依据,从"城市家具—空间形态"的互动视角出发,基于形态学的研究方法,从尺寸、形态、位置、尺度四个维度分析城市广场空间形态与典型的私密需求行为表现以及总体"日常性"停留活动表现之间的互动影响机制,并以此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日常性"品质的价值内涵与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韩昕 《华中建筑》2020,38(2):67-73
重点关注当代城市公共生活的"日常性"品质内涵,以私密需求与"日常性"的内在原生关联性为理论依据,从"城市家具—空间形态"的互动视角出发,基于形态学的研究方法,从尺寸、形态、位置、尺度四个维度分析城市广场空间形态同典型的私密需求行为表现以及总体"日常性"停留活动表现之间的互动影响机制,并以此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日常性"品质的价值内涵与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1.
a+a:您认为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翁剑青:公共艺术首先是一个特定空间性质中的艺术的概念。其中一是城市中的"物理性质的空间",一是公众可介入社会空间,进而也是一种产生公众意见的"舆论空间"。换而言之,公共艺术既依附于城市的开放性空间,同时也是指存在于"城市社会"中的市民大众的舆论空间。可以说公共艺术与城市的联系是天然的,现代文明首先是在城市母体中发展起来的。公共艺术的文化、制度及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治理”取代固化“管理”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梳理了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及认知转型历程,探讨了传统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管理与更新中,空间供给总量的失衡与不足、空间核心功能的偏差与缺位、空间文化情感的淡漠与退场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语境下提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制,以武汉市歌笛湖社区、水岸星城社区和洞庭社区的公共空间为例提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和治理弹性等视角下公共空间治理要点,以支撑社区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以及多层次公共空间的统筹协调,形成“自生自发秩序”的和谐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量向质的转型反映出空间由批量生产向高品质、个性化消费转变的趋势.基于空间生产与消费理论,分析资本生产逻辑下特色危机成因,构建城市特色"消费—生产—治理"内涵逻辑框架,提出回归日常生活的空间体验、特色外部效应制造超额剩余价值、城市规划管控空间消费风险等城市特色塑造途径.以重庆地域性特色城市为例,从社会、资...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市发展观引领深圳城市总体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市发展观是在深圳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对城市发展目标和路径,乃至城市本身的重新发现与重新认识,是指导深圳总体规划转型探索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新型城市发展观强调城市是复杂开放的巨型系统,需要实施结构性调整才能达成城市转型的目标。本文以深圳城市总体规划的转型探索为例,解释了新型城市发展观指导下的转型规划应具备的5项基本特征,包括转变城市发展目标,统筹空间资源存量与增量,调整空间供需关系,突出重点领域的公共政策设计,以及全过程多元化推进公众参与。文章最后还剖析了城市规划转型遭遇的挑战与机遇,并对深圳城市规划转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晓蕾 《风景园林》2019,26(6):8-12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由增量转向存量的阶段,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主要模式。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建成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新方式。主要以北京、上海为例,对城市微更新的发展背景加以分析,对微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重含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总提出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微更新途径,分别是边缘空间的整合和触媒方式的选择、场地历史文脉原真性的挖掘和社区居民社会生活方式的保护、多方协作的开放沟通平台和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与人们日常活动息息相关,本应是城市最具活力的地方,目前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水平很低,难以应对减量提质的新时期城市发展诉求。本文试图引入城市治理理念,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参与协作的治理模式来充分表达和协调人们的多元诉求。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以"掌舵人"的身份,依托精细化、智能化的手段,注入多元文化要素,调和市场和社会力量,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内涵,为城市注入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存量空间转型背景下,小规模、精细化的微更新模式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聚焦我国近十年城市微更新发展历程,以知网检索的相关文献为基础数据,借助CiteSpace工具进行可视化表达,根据研究主题方向、关键词、时间信息分析微更新研究概况。从公共空间、老旧社区、公众参与、上海等热点话题出发,结合政策背景、实践活动、理论研究梳理城市微更新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微更新活动在公众参与、制度体系、教育培养、文化特色等方面的不足,并探索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城市微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街道作为城市生活的舞台,是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尤其对于以伦敦为代表的国际移民城市而言,街道更成为多元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的平台。《城市、街道与市民:度量凡生》一书以伦敦南岸一条普通的地方性商业街为研究对象,从人类学与建筑学的交叉视角,深入探讨了在全球化浪潮下商业街作为微型公共空间在地方经济、社会互动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未来面临的挑战。文章对著作的主要内容、核心观点和研究特色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就其交叉学科视角、城市边缘视角和城市转型研究的特殊价值贡献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社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笔者尝试通过实践研究与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在对上海社区花园的空间特征和属性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的4级结构和3种发展途径,并从政府宣传引导、社会组织推动和挖掘社区"领袖"等不同层面给出社区营造的建议,解析社区花园如何通过公众参与实现多元共治,让社区营造有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老旧小区空间弊端日益显现,对这些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成为许多市民的愿望。同时,这些小区空间有限,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对这些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在关键空间进行"微提升"是解决老旧小区种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城市更新理念的推广,激发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的积极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的创新思路,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组织开展了"行走上海2017——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的专项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