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城郊型村庄依托各类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产村融合的支点之一。本文以"互联网+"为核心点,以产业、空间、网络的融合为基础,探讨建立以产业为先导、空间均衡、网络互联等三元耦合为基础模式的城郊型村庄产村融合方式,以期为"互联网+"时代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庄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伴随互联网向村落空间的快速渗透,"淘宝村"这一特殊的乡村产业聚集模式不断完善,并成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城镇化路径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多数集中于村落的空间环境层面,很少提及近郊型淘宝村的社会网络植入与更替过程及其演化机制.以广州市里仁洞淘宝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探索社会网络变迁与其发展兴衰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3.
淘宝村作为互联网时代极富中国特色的新乡村现象,呈现了电子商务产业与乡村空间结合的丰富可能,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基于2014—2018年淘宝村统计数据,通过定量测度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长三角淘宝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化趋势,发现淘宝村在长三角已经形成明显的3大板块集聚趋势,并且呈现出位于中心城市或城市区域"双重边缘"的特征。不同尺度的边缘集聚效应不仅为探索长三角淘宝村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线索,同时为淘宝村的区域空间治理和规划提供了依据。面对淘宝村带来的乡村要素剧烈重构,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这一需求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乡村"成为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推动了乡村城镇化进程。在乡村草根创业者的带领下,以电子商务为核心促进了乡村产业非农化,并依托乡村特有的熟人社会网络快速裂变复制,也带来了乡村人口再集聚和建设空间快速扩张。淘宝村正从初期起步萌芽到井喷式增长,面临着低准入门槛下同质竞争加剧、创新活力不足等普遍问题,而传统乡村的土地利用方式、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供给等难以适应电商产业提升需求。本文以全国闻名的淘宝村——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为例,梳理第一代淘宝村的发展路径、当前遭遇的发展困境,从产业转型、空间融合、设施供应、平台构建等方面提出"互联网+"乡村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和提升质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家杰 《华中建筑》2022,40(4):95-99
广大农村地区在城镇化的趋势中日渐式微,产业不成规模且结构单一、农村劳动力流失、人居环境衰败形成了传统村庄逃不出的发展陷阱.乡村振兴战略是直接对标"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方略.该文着眼于五邑地区村庄,通过分析其历史起源、空间特点以及变迁过程,并以西海村产业重构及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7,(4)
文章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发展变迁为主线,在解析"互联网+"与传统村落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形态重塑、文态传承塑新、生态维育保护、业态融合提升和组织动态架构的传统村落复兴路径,并结合陕西省礼泉县官厅村的实践,对互联网优势在智慧村落、产业培育、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乡村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实现乡村产业重构的有效抓手。在界定乡村产业重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解析"互联网+"对乡村产业重构的驱动效应,划分乡村产业重构的类型,揭示信息时代乡村产业重构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①产业重构是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横向和纵向重构,可以扩大乡村产业规模,实现乡村产业结构及空间优化。②"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产业重构应遵循"支撑要素—行为主体—驱动机制—解构重组—综合效应"的系统逻辑,引导乡村原有的产业环境、整体结构、基本功能发生转变,进而实现乡村资源要素、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重新构架与组织。③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互联网+"乡村产业重构路径具有差异性。以期丰富乡村规划的理论研究内容,为不同类型的乡村产业重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龙彬  万祥益  童丹 《规划师》2015,(3):34-39
中小城市边缘区村落价值的重构对于新型城镇化空间实践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秀山县在以开发区为导向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县城边缘区村落价值衰微表现为空间结构缺失、空间类型混乱和空间形态分散等。据此,研究从功能性及系统性方面提出中小城市边缘区村落价值的重构新思路,即秀山县边缘区村落价值的重构应建构新村落空间"生活+生产"需求体系及"区域—城镇—村落"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9.
村庄城镇化发展作为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产物,逐步成为一个显性现象,需纳入到总体城镇体系的自觉演化过程中观察。文章聚焦长江三角洲的典型案例,将村庄城镇化发展归纳为三类空间类型,首先分析案例共性的空间特征。继而以"国家宏观制度变迁—村庄微观制度调整"的基本框架去解释村庄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框架既考虑到了历史的连续性,也兼顾了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最后指出村庄城镇化发展导致了新的乡镇协调问题,对乡镇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5)
在"互联网+"时代下,农村电子商务实现了一定的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全民富裕的重要产业。但是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本论文以以农村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村级财务管理为研究切入点,并结合宁德市寿宁县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子商务的县域就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谈起,分析了电子商务对我国城镇化格局的影响,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普及的影响下,人才和经济体在各级城市中获得的机会将更加平等化,我国大城市的中心性地位受到挑战,县域及其所管辖的农村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地区可以实现由工业化带动到信息化带动的跃迁式发展的城镇化新形势。文章进一步指出在这种新形势下,电子商务所驱动的县域就地城镇化和农村发展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新思路,并深入分析了县域就地城镇化的内涵和路径以及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发展的三种新模式,分别是延伸式("赶街"模式)、介入式("聚土地"模式)和内生式("沙集"模式),为我国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玉婷  詹燕  毛华松 《园林》2021,(5):66-73
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川南地区散村存在规模小、布局散、资源集约效益低等问题,具有向集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政策导向。基于川南现状新建聚居点的田野调查,分析、归纳新建聚居点自然生态格局破碎、农旅产业联动不足、原真人文环境衰落等现状问题,结合川南自然人文特征,提出"村景一体的生态格局""农旅融合的生产空间""产居一体的生活空间"3个聚居点空间重构策略,从而实现"三生"空间的融合发展。并结合宜宾市银星村聚居点规划实践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川南乡村聚居点空间重构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韩城古城边缘的传统村落庙后村为研究对象,以其物质空间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形态演变为切入点,对村落的公共空间(包括街巷空间、公共节点、公共活动中心)形态演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古城边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5)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如今我们将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上,迎来"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本文从对"互联网+"的解释,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探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6)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这是我们现阶段发展农村电商的大背景,有了"互联网+"这个平台的大力支持,给了农村电商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21)
"淘宝村"作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典型模式,正逐渐成为改变中国农村未来的新兴力量,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因此,本课题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背景下,针对"淘宝村"这一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发展现状、对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苏州村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改革体系,对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重构新型城乡关系意义重大,而村域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是其应有之义。村域城镇化强调农民在原居住地,通过发展村域经济、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乡村内生性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文章通过提出村域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苏州村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包括村庄撤并、乡村产业支撑与就业结构转变、乡村精英的带动作用、地理区位优势等,从而得出3种模式:工业主导型、农旅融合型和电商带动型村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随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电子商务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已经形成,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考虑到B2B电子商务是国内电子商务的主体,且覆盖的产品门类远大于B2C及C2C电子商务,试图通过对B2B电子商务企业网络数据的挖掘,剖析当前"大长三角"区域内电子商务经济的空间特征。发现长三角电子商务经济空间总体上呈现高度不均衡和带状集聚的特征",沪义集聚带"和"温台集聚带"构成了当前长三角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空间,不同于长期以来对长三角南北两翼产业空间格局的传统描述。这一巨大的混合经济空间的浮现显示了传统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的特征。这一借助互联网实现升级的过程在长三角的分布并不均衡,沪宁线上以"大工业""、重工业"为特征的城市在新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有所削弱",沪义集聚带"悄然成为长三角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互联网+”交通服务的演进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lanning》2016,(3):39-47
随着互联网时代交通产业链的重构和生态圈的再造,传统产业形态被颠覆,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互联网+"交通服务就是以联程联运为主导,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以智慧交通、智慧物流为引领,以个性化、多样化运输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及时应用为特点,对传统交通服务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全新服务组织和管理体系。从我国交通服务发展历程、我国"互联网+"交通服务类型以及国外"互联网+"交通服务所处的阶段看,我国交通服务正在由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阶段向"互联网+交通"的方向演进,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交通服务更快、更便捷、更舒适、更低价的要求。当前,我国"互联网+"交通服务政策的重点在于运用"互联网+"理念,审视、研判、引领移动互联网时代交通发展新模式,推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高效衔接、互联互通,重新定义交通服务外延,再造产业链和生态圈,重构行业治理体系,推动交通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5)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经济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理念的进一步推广,电子商务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且逐步影响到农村经济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物流的发展。新的发展时期,重视对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业的关系研究,对推动农村经济市场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对二者的协同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