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专利介绍单取向电磁硅钢,导磁率在10奥斯特时至少为1850高斯/奥斯特的生产工艺。含硅2.60%至4.00%,取向硅钢通常的生产工艺,包括热轧、二次冷轧,每次冷轧前的退火以及高温织构退火。这种钢的特性是导磁率在10奥斯特时为1790~1840高斯/奥斯特。近年来,若干专利已透露在10奥斯特下导磁率超过1850高斯/奥斯特的硅钢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具有棱方织构和在10奥斯特下导磁率至少为1850G/Oe的硅钢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下列工序:最终冷轧前在760~1177℃温度下进行硅钢退火,在比静止空冷快的速度下把硅钢从低于927℃和高于393℃冷却到至少低达260℃,并用不快于静止空冷的速半把硅钢从最高退火温度冷却到低于927℃和高于399℃,然后用至少80%的压下量冷轧硅钢。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稜方取向的,导磁率在10奥斯特下至少为1850 G/Oe的硅钢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下列工序:冷轧硅钢,最终冷轧前将冷轧硅钢在760~927℃下退火15秒至2小时,用大致相当于静止空冷的迷度冷却退火的硅铜,然后至少用80%的压下量冷轧冷却后的硅钢。  相似文献   

4.
生产导磁率μ_(10)≥1850G/Oe取向硅钢的工艺包括下列步骤:钢水的准备,其成份主要为(按重量计):≤0.07%碳,2.6~4.0%硅,0.03~0.24%锰,硫和硒的含量为0.01~0.09%,铝和硼至少要有一种,其含量分别为0.015~0.04%和≤0.0035%,≤0.02%氮,≤0.5%铜,其余为铁。把这种钢水进行浇注、热轧、退火、用含有(NH_4)2SO_4、Fe(NO_3)_3、Al(NO_3)3、Mg(NO_3)_2和Zn(NO_3)_2冷轧、脱碳这组含氮化合物一种的基体涂料作涂层以及最终织构退火。  相似文献   

5.
《武钢技术》2012,50(4):34-34
专利号:CN99801041.3专利权人:住友特殊金属株式会社通过轧制硅的质量分数在3%以上的硅钢板制备森达斯特铁硅铝磁性合金钢薄板的方法及所述的合金钢薄板,包括:作为初始原料,使用平均晶粒粒径为300ffm以下板状烧结体或急冷钢板,或者使用将纯Fe粉末和Fe—Si粉末以一定比例配合的混合粉而制成的板状烧结体,使烧结体中残存富Fe相。在过去,轧制这类高硅钢板和森达斯特铁硅铝磁性钢板认为是不可能的。还公开了一种事先添加非磁性金属元素如Ti的方法,这导致富铁相和富硅相易子固溶,而且能够促进晶粒成长,从而提供具有优异磁性能的硅钢薄板。公开了一种制备具有优异磁性能的森达斯特铁硅铝磁性合金钢薄板的方法,包括在该硅钢板的两面沉积铝并进行热处理,由此使铝扩散浸透到该薄板的内部,并增大晶粒直径。  相似文献   

6.
据“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Vol.MAG—18,1511,(1982)报道:用AlN和MnS作为晶粒长大抑制剂,并用一次冷轧工艺研制成0.23mmHi—B钢,在1.5T和50赫兹下的铁损值约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一种具有高斯织构的新型的高导磁率硅钢的冶炼方法,并对用这种钢所测得的磁性和做成变压器以后所测得的铁损亦作了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8.
晶粒取向硅钢大约含有2.2—4%硅和0.24—0.75%铜,将钢热轧至0.075—0.1吋厚之后,一次冷轧至0.025吋厚或更薄,然后织构退火,其时间足够于实现第二次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相似文献   

9.
日本琦玉大学的杉本光男、平塜信之等人研究成功了一种制造高导磁率氧化金属磁性材料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制造的氧化金属磁性材料特别适用于制作电视机中的磁性元件。强磁性氧化金属磁性材料尖晶石型铁氧体一般有  相似文献   

10.
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是关于生产(110)[001]取向度良好的并且钢中的ΣO(总氧量),ΣN(总氮量)等杂质较少的取向硅钢板的制造方法。以前,认为在硅钢中添加A1N等氮化物对发展二次再结晶、制造取向硅钢板是比较合适的,但在这个方法中,用A1N做为抑制剂,采用二次冷轧法(冷轧压下率为70%或50%)生产取向硅钢板时,是不能得到B_8>1.85Wb/m~2性能的。而且,在特公昭33—4710号公报  相似文献   

11.
本专利是有关高取向硅钢带的生产方法。在美国1965559号高斯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合适的生产工艺,可获得取向度接近80%的硅钢板。在工业上,长期以来就为获得90%取向度而奋斗。目前生产的优质取向钢,其取向度为78%~82%。本专利的目的是:(1)获得具有完善结晶组织和晶界的硅钢,其取向度达到85%以上,并且具有一定的晶粒尺寸;(2)增加导磁率和降低磁滞损失及铁损。本专利的另一个目的是不用高硫钢锭作原料,而又保证获得优良的磁性。本专利已经成功地在低硫钢中获得90%的菱形织构度,其办法是把钒单独地(或者是结  相似文献   

12.
引言武钢矿源含铜,目前钢中含铜0.2%左右。多年以来,大量试验研究表明:铜能显著提高钢材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耐大气腐蚀,同时,对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也略有增加。目前,武钢含铜低合金钢已广泛地应用在桥墚、铁路,船舶、车辆、锅炉、化工容器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但是,由于武钢一米七轧机的兴建,人们越来越关心:铜对硅钢片的电磁性能有什么影响?含铜钢能不能制成高牌号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透射电子显微镜对MnS—AIN抑制的3%Si钢中沉淀的研究。热轧带不同的热处理制度的影响与冷轧和脱碳退火再结晶后的沉淀物的形态有关。热轧带的热处理制度包括1120℃固溶,空冷到选择的温度并且淬火。在温度高于650℃淬火时,得到一种由变形衬度而成像的均匀分布的细小组织,(大约100A)。可以认为,空位园环由于碳的扩散而稳定。在温度低于650℃淬火时空位园环不能产生。采用高的淬火温度而得到的冷轧和再结晶织织含有得细小的沉淀质点的聚集群,这种聚集群大部份是由球形的MnS和一些角状的AIN所组成。粒子聚集的倾向随淬火温度的降低而减弱,同时,在各聚集体内和各聚集体之间,MnS粒子发生不均粗化,从540℃或低于540℃淬火,导致混乱的粒子分布,而且较大机率出现角状AIN。冷轧和再结晶组织中聚集体的消失,它与最初热处理时,随着淬火温度降低,空位园环的消失大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系有关具有棱边织构取向,在10奥斯特下至少有1850G/Oe导磁率的磁性硅钢的的制造方法。含硅2.60~4.0%的取向硅钢,其一般生产工艺是:热轧、二次冷轧、每次冷轧前退火和高温织构退火。近年来许多专利都发表了10奥斯特时有1850G/Oe以上的导磁率的硅钢,其中,从处理方法来看,最有意义的是美国专利3,287,183号、3,632,456号以及3,636,579号。美国专利3,287,183号是1966年11月22日发表的,该专利把特定含量的碳、硅、铝、硫以及铁组成的钢在950~1200℃温度下退火,析出AlN,从而处理成高导磁率硅钢。以后,在美国专利  相似文献   

15.
吴进  万方潜  张庆春 《电工钢》2021,3(2):11-15
针对含铜取向硅钢牌号判级标准提高,通过控制其热轧关键工艺,制定有效的精轧速度控制优化模式,降低精轧纯轧时间和提高精轧终轧温度,显著提升了牌号合格率.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终轧温度下,含铜取向硅钢热轧板中产生更多的弥散析出相、热轧板1/4层处{110}面织构明显增多,生产实践中有效的精轧速度控制优化模式对磁性能提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武钢技术》2012,50(6)
一种高磁感无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相似文献   

17.
本发明系含2~4%Si的取向硅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点在于将成分为2~4%Si、0.04%~0.15%Mn,S(S/Te)=0.1~0.3%Cu和0.035~0.12%Te的钢水连注成坯,并在钢坯冷却到1000℃以前直接进行轧制;如果板坯冷到1000℃以下需要重新加热到1000~1200℃才轧。经冷轧和控制在950℃以下的温度进行中间退火,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电磁性能。  相似文献   

18.
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系含2~4%Si的取向硅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点在于将成分为2~4%Si、0.04%~0.15%Mn、S(S/Te)=0.1~0.3%Cu和0.035~0.12%Te的钢水连注成坯,并在钢坯冷却到1000℃以前直接进行轧制;如果板坯冷到1000℃以下需要重新加热到1000~1200℃才轧。经冷轧和控制在950℃以下的温度进行中间退火,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电磁性能。众所周知,从前在工业上要得到磁性优良的硅钢片,是利用弥教MnS作为有利杂质的,它能有效地发展(110)[001]的二次再结晶织构。但是要使上述的MnS在晶粒内部呈微小的,均匀的弥散分布,并有效地抑制一次再结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含铜高磁感取向硅钢中 AIN 和 MnS 的等温析出、热轧析出及在常化过程中的行为。用硫和氮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溶解度的差异和扩散速率,可以满意地解释本试验钢 AIN、MnS 的等温析出规律。常化过程试验证实了常化加热和均热阶段对析出细小弥散 AIN 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武钢技术》2010,(2):6-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含铜取向硅钢板电磁性能和底层质量的生产方法。其解决目前在主要以氮化铝及铜作为抑制剂的取向硅钢的工艺中存在的磁性较差及底层质量较差并不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