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网宏观模型的完善及节能减漏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模型可求解多水厂优化流量,但未提供相应计算优化压力子模型,难以实际应用。基于宏观模型优化工况点,应用多种优化算法可建立优化压力计算模型,即管网压力控制曲线模型,并在桂城水厂试运行表明:千吨水电耗及漏损率分别降低了7.62%和3%,远端压力精度为±0.001 MPa;控制泵群工况点沿管网压力控制曲线运行,调节流量压力能满足用户要求,同时可使少数区域阀门减漏效应扩展至整个管网以降低漏损;可修正宏观模型及水力模型调度预案压力,有利于供水调度节能节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管网压力控制模型的功能及建立过程,并将其应用于桂城水厂。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管网压力控制模型后,桂城水厂平均出厂压力为0.483 4 MPa,千吨水电耗及漏损率分别降低6.28%和3.14%;用管网压力控制模型修正的压力代替宏观模型优化后的压力,有利于在供水调度过程中实现节能节水;管网压力控制模型与DMA分区阀门减漏联合作用,可以有效降低管网的漏损率;基于管网压力控制模型建立压力流量预测控制系统,使泵群按照管网压力曲线运行,可以降低电耗并减少漏损。  相似文献   

3.
基于宏观模型可建立管网压力控制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桂城水厂。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管网压力控制模型后,水厂供水范围合理,远端压力精度为±0.001MPa;控制泵群工况点沿管网压力曲线运行,调节后的流量和压力均能满足用户要求,同时使小区阀门减漏效应扩展至整个管网,可有效降低管网的漏损率;修正宏观模型及水力模型调度压力有利于在供水调度过程中实现节能节水。  相似文献   

4.
从管网实际出发,通过测压建立管网中各点与测压点压力间的函数关系。由测压点压力值计算各点压力,进面推算管网各节点压力、各管段流量及节点流量,为实现管网的在线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依据宏观模型建立管网压力控制曲线模型,模型经仿真检验其远端服务压力精度为±0.002 MPa,年运行能耗预测精度为±1.5%;泵群沿管网压力控制曲线模型运行,调节流量压力满足管网需求又无多余扬程,千吨水电耗降低7.62%;可在线优化分配流量及自动调节,使少数区域阀门减漏效应放大至整个管网以降低漏损量。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供水管网压力精细化管理实现节水降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中心城区管网供水压力处于经济运行区域的占8%,超过经济运行区域的占92%,这为实施供水管网压力优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为此,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标高、水厂分布及供水能力、管网布局及供水压力等基本因素后,提出了"大区控压,小区计量"的精细化管理总体思路,通过应用压力控制技术和独立计量区(DMA)技术,采取"分区调度、区域控压、小区计量"三项具体措施,初步缓解了市区东部、北部地区供水管网运行压力偏高的状况,同时减少了管网漏损,实现了节能降耗,每年节水量超过3 300×104m3,节电量超过940×104k W·h。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一种适用于管网爆管时监测各节点压力变化的测压点优化布置方法,结合华东JX市供水管网模型与历史统计数据,通过处理与分析,提出了一种测压点优化布置的启发式算法。首先对该供水管网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节点爆管阈值;然后在基准工况下对管网进行平差计算,获得各节点压力;再在各管段中间添加漏损口模拟爆管,对其赋射流系数,迭代计算爆管后各节点压力,计算前后差值得到压力变化值矩阵。将压力变化值矩阵中变量值与爆管阈值作比较获得0-1爆管判断矩阵,通过对该矩阵处理分析、编程计算,得到合适的监测点布置顺序。实例计算表明,在总计640根管段的管网中布置5个监测点时能够监测到467根管段,占比73.0%;布置10个监测点时能监测到545根管段,占比85.2%。可见,使用该方法布置的测压点监测范围广。在最经济情况下布置的监测点能均匀分布在管网中,并能有效监测管网爆管。  相似文献   

8.
供水管网的分区计量在国内已有许多应用案例,但受到无法进行实时数据传输的制约,致使其在定量漏损管控和进一步降低漏损率等方面遇到瓶颈。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分区计量用于漏损控制便应时而生,其可将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在线监测的海量数据实时传输至漏损平台,自来水公司根据平台上长期连续监测数据,确定每个独立分区的最小夜间流量检测限值,协助判断新增漏损点,相关部门可快速而针对性地排查并及时修复漏损点。因此,基于窄带物联网的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将城市供水管网化整为零,适用于供水管网的定量漏损控制,并已在福州试点成功运行,有效地降低了供水管网漏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供水管网压力调控是减少管网漏损的重要技术手段,《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在对漏损率提出明确控制要求的同时,也对管网压力调控提出了指导意见。本文从管网压力与漏损的关系、管网压力多级调控方法研究与应用方面阐述了管网压力控制的必要性,及其对漏损控制的有效性,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供水管网漏损是供水企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漏损控制的好坏体现了产、供、销全过程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为了体现"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节水应从供水企业开始,有效降低供水环节的水资源损失。本文从DMA的建设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先介绍了DMA的概念及DMA管理对供水企业控制漏损起到的积极作用,再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了基于DMA区域的最小夜间流量法,可用于确定管网真实漏失水平,为管网改造和管线检漏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优先选择漏损控制工作的重点区域;通过控制DMA区域供水压力,降低管网漏失;在DMA区域建设与基础管理中,逐步实现对供水管网的科学有效管理,提高供水管网漏失控制的工作效率;最终提出供水企业需要认识到DMA管理技术在管网管理和控制漏损方面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认真做好管网改造和管网规划设计工作,积极开展DMA区域建设,努力提高供水管网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智能控压技术在饮水、城市供水、水利发电等工程中有大量应用,特别在城市供水漏损控制工作中,相比普通压力调控技术,智能控压可有效平衡管网压力,根据漏点排查、季节与每日用水规律变化,制定分时分段控压方案,增强管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减少漏失水量,为提升城市供水漏损控制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选取福州市世纪蓝景城小区作为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和独立计量区(DMA)技术相结合的小区定量漏损管控试点,NB-IoT智能远传水表采集数据实时传送至漏损平台,根据连续监测数据确定夜间最小流量检测限,及时判断新的漏损点。对漏损维修记录进行归纳分析得知漏损常见形态及分布情况,发现暗漏频发于各栋楼的引入管,评估决策后更换引入管,同时安装NB户表。该试点历经15个月完成改造,改造完成后夜间最小流量稳定在2.5 m~3/h以下。平台连续监测12个月的实时数据表明,月真实漏损率均低于5%,居民户均日用水量和居民户均夜间合法用水量之间呈现较显著的线性关系。将NB-IoT和DMA技术相结合可快速且准确地识别漏损点并进行修复,有效控制了管网漏损量,节约水资源量约28×10~4m~3,能够为小区供水管网定量漏损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孙飞  王瑾 《城镇供水》2013,(6):54-56
在供水管网的起端、地势较低处、城中村等地区的供水管网中存在着供水水压偏大的情况,过高的供水压力导致管内流速超出经济流速,水头损失偏大,同时当管网老化后,高供水压力容易导致暗漏的形成,且形成的暗漏的漏损水量也相对较大。综上所述,供水管网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供水高压区,这些区域的供水管网有着较大的漏损率和安全隐患。为响应国家节能降耗的号召,本次研究以节水降耗为目的,对石景山区地势较低的小区供水管网进行减压处理,以此来降低小区供水管网的漏损率和爆管事故次数。本次研究选用了流量计-减压阀-压力计联动的减压方式,通过居民的用水量来控制减压阀的开启程度,并以最不利点的供水压力为控制条件,使小区内的供水压力形成一个实时变化的曲线,同时达到减压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在线观测,发现该控制方式大幅降低了小区供水管网的漏损率和爆管事故次数,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同时未收到居民对水压、水量变化的投诉,该控制方式适用于供水水压偏高的老旧小区,尤其适用于城市的拆迁地区及城中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压力管理减少供水管网泄漏损耗是近几年在国外出现的新理念,它有效地解决了供水管网漏损这一棘手问题。对管网压力的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管网中不必要高压力的出现。减少爆管事故的发生进而降低漏损率。笔者介绍了压力管理的概念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管网的漏损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漏水情况,对干管和支管发生漏水前后的压力和流量进行了在线监测,并分析了双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供水管网的某一管段发生漏水时,漏点上游的流量会增大,下游的流量会减小,而上下游管段的压力均变小。调节阀门导致的流量与压力变化与漏水点引起的变化对管网的影响不同,且不同位置的漏水对干管、支管流量的影响也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判断实际供水管网漏水,以及定位漏损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依据DMA技术理论,对二级计量小区采取装表计量方案,通过监控管网夜间流量逐步查找管网漏水点,并总结出漏损控制方法.经过近半年的研究、试验,5个考核小区平均漏损率从42.06%下降至9.20%,有效降低了区域漏损率,提升了供水企业漏损控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良 《城镇供水》2018,(2):74-77
国内供水企业的供水管网漏损一直偏高,尤其是小区管网。供水企业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小区管网的漏损,节约水资源,降低企业供水成本。近年来,供水企业建立计量小区(DMA),加装高精度计量设备,通过分析水量和流量判断漏损情况,进而有针对找到漏水点。通过深圳水务集团DMA小区工作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它为供水企业漏损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网格化管理模式作为重要的社会管理创新举措,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供水管网漏损对供水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难题.现阶段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于管网控漏中,基于现在较为成熟的DMA分区法,并结合夜间最小流量法,可以实现对单元网格动态漏损监控,主动发现漏点,有效降低漏损率.本文以某片区网格化控漏为例,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水务系统中的基础设施供水管网在漏损管理方面存在着检漏复杂、投入成本高等问题。基于此,通过算例管网参数构建水力模型进行漏损水力模拟,利用管网压力监测点的观测数据与模拟数据之间的最小差值建立目标函数,采用布谷鸟算法(CS)和遗传算法(GA)对管网漏损定位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验证,以实现供水管网的漏损定位。结果表明,基于CS算法的管网漏损定位模型,在设置3个压力监测点进行漏损节点定位时精准率可达74%,设置2个压力监测点进行漏损节点定位时精准率约为60%,均比传统遗传算法定位性能好。  相似文献   

20.
祁燕 《城镇供水》2015,(5):29-36
DMA分区计量是监控供水系统运行状况的有效手段,是科学控制漏损的基础,本文通过大同市B小区供水管网漏损程度的评估,明确了B小区的漏损程度,指出了实施压力控制漏损的可行性,为集团下一步整体接收、实行终端收费提供了依据。从降低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对DMA分区计量加压力控制漏损的适用条件、管理模式的调整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