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采用有机蒙脱土(OMMT)、聚酰胺6(PA6)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A6/ABS/OMMT共混物。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动态热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OMMT在PA6/ABS(70/30)合金体系中的分布和分散状况,以及PA6/ABS/OMMT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和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OMMT片层主要分散于PA6相中,PA6与ABS的两相界面处亦存在少量OMMT片层。OMMT的加入降低了PA6/ABS共混体系的结晶温度,使PA6的结晶结构发生改变,说明OMMT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引入OMMT后,PA6/ABS共混体系的储能模量有所提升,玻璃化转变温度则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聚酰胺6 (PA6)/Surlyn与PET/均苯四甲酸酐 (PMDA)/Surlyn共混材料,研究了Surlyn对共混体系的形貌以及共混体系中PET流变性能与结晶性能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观察了PET/PA6/Surlyn共混物的低温淬断断面,使用旋转流变仪与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共混物的流变性能与结晶性能。结果表明,Surlyn可以提高PET/PA6/Surlyn共混体系的熔体强度,促进共混体系中PET的结晶,使PET结晶温度提高10 ℃,过冷度与结晶半高宽显著下降,明显改善PET的流变性能与结晶性能,而对于PMDA扩链后的PET,Surlyn对其结晶性能的影响影响较小;Surlyn可以降低PA6分散相的粒径,提高PET与PA6两相之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尼龙6(PA6)和有机蒙脱土(OMMT)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ABS/PA6合金。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热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ABS/PA6/OMMT合金体系的结晶性能、热力学性能及OMMT在共混体系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OMMT以剥离状态分布于PA6相中,PA6、ABS两相界面存在少量的OMMT片层。OMMT的加入降低了合金体系的结晶温度及结晶度,且对ABS/PA6共混体系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添加3份OMMT到ABS/PA6体系中,其储能模量达到极值,ABS/PA6/OMMT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尼龙1212 (PA1212)/聚丙烯(PP)(质量比70/30)/有机蒙脱土(OMMT)共混物.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OMMT在PA1212/PP共混物中的分布状态及其对PA1212/PP共混物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1212/PP/OMMT共混体系中,OMMT用量较低时,主要为剥离形态分布,当OMMT用量为7 phr时,OMMT片层主要为插层结构;随OMMT用量的增加,PP分散相尺寸逐渐减小,PA1212/PP/OMMT共混体系的强度逐渐提高,缺口冲击强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混海岛纺丝法制备聚酰胺6/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A6/LDPE/PE-g-MAH)共混纤维,溶解剥离出LDPE基体相,可制备出PA6纳米纤维;研究了共混物的组成和纺丝条件对共混纤维的相结构、结晶、力学性能及PA6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混物中PA6分散相含量增加,PA6纳米纤维的直径逐渐增大;PA6质量分数从30%增加至60%时,PA6纳米纤维平均直径由107 nm增至149nm;PA6质量分数为70%时,由于相逆转无法得到PA6纳米纤维;在PA6质量分数为55%条件下,提高拉伸倍数,PA6纳米纤维的直径进一步降低,且结晶度、力学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有机蒙脱土(OMMT)对尼龙6(PA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合金体系聚集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OMMT的加入提高了PA6/ABS合金体系的强度及模量,但加入OMMT后共混物的韧性有所下降。TEM的分析结果表明:对PA6/ABS/SMA/OMMT共混物,OMMT用量小于2份时,PA6/ABS/SMA/OMMT共混物中OMMT基本以剥离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7.
以聚苯硫醚(PPS)、聚酰胺6(PA6)为原料,采用共混熔融纺丝法制备出PPS/PA6共混海岛纤维,用甲酸溶解剥离基体相PA6,制得纳米PPS纤维;研究了PPS/PA6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以及PPS含量、螺杆转速对共混物及PPS纳米纤维的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S/PA6共混物的纺丝温度为290℃;随着PPS含量增加,共混物中PPS岛相直径增加,分布变宽,PPS质量分数应小于60%;当共混物中PPS质量分数由20%增至55%时,PPS纳米纤维平均直径由104 nm升至150 nm;加工过程中,适当提高螺杆转速有利于PPS纳米纤维直径细化和均匀化,当螺杆转速由20 r/min增至60 r/min时,其平均直径由180 nm降至122nm;PPS与PA6共混后,两种聚合物结晶速率均提高,且得到的PPS纳米纤维结晶度约22%,高于纯PPS纤维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8.
以纳米有机蒙脱土(OMMT)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无卤阻燃共聚聚酯(P-PET)共混物的改性剂,采用熔融挤出共混法制备了EVAC/P-PET共混合金。通过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熔体流动速率(MFR)、极限氧指数(LOI)、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了OMMT对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提高了共混合金的综合性能,当EVAC/P-PET/OMMT配比为70/30/3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不含OMMT的体系分别提高了63.7%和38.1%,同时改善了共混合金的结晶性能。MFR分析表明,OMMT的加入降低了共混合金的熔体流动性能。LOI和TGA表明,OMMT的加入提高了共混合金的阻燃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别与聚酰胺类(PA1010、PA6和PA66)熔融共混,通过热力学分析、示差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PET/PA类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热力学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不同,表明热力学分析不适用于PET/PA共混体系;DSC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PET/PA共混体系对PET相玻璃化温度向低温区移动程度有影响;SEM分析表明:PET/PA共混体系断面形态不同,相容性关系为PET/PA66>PET/PA6>PET/PA101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共混体系中PET的羟基和PA分子的-NH-之间产生了氢键,导致PET的C=0拉伸震动吸收峰移向低波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融挤出制备了PA66/PP/纳米蒙脱土(OMMT)共混物,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研究了OMMT在PA66/PP共混物中的分散及其对PA66/PP共混物力学性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主要为剥离状态分布于PA66/PP中。随OMMT含量增加,PP分散相尺寸逐渐减小,且5 phr OMMT时,PP分散相尺寸达到最小。PA66/PP/OMMT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呈上升趋势,缺口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以马来酸酐(MAH)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SEBS-g-MAH)为增韧剂,有机蒙脱土(OMMT)为增强填料,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相容剂,采用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PA6/SEBS-gMAH/OMMT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毛细管流变性能测试,考察了SEBS-g-MAH、OMMT和GMA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材料能在保持基本强度及模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冲击强度,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PA6及其共混物均为假塑性流体,在230~260℃共混材料的非牛顿指数为0.603~0.931,表观黏度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加入SEBS-g-MAH、OMMT和/或GMA使得PA6的表观黏度增大,黏流活化能降低;在恒定剪切应力下PA6共混物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成型加工.  相似文献   

12.
以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为反应性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得聚间苯二甲胺己二酸/聚酰胺6/三元乙丙橡胶(MXD6/PA6/EPDM)共混物。采用Molau实验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利用哈克转矩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等研究了MXD6/PA6/EPDM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熔融行为、结晶行为以及耐热性能。结果表明,由于EPDM-g-MAH的引入,共混物的平衡扭矩增大,PA6相与EPDM相界面黏附力明显提高;EPDM-g-MAH的引入导致共混物的球晶形貌规整性变差,成核密度下降,结晶速率减慢;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融温度(Tm)均呈下降趋势;EPDM-g-MAH的引入提高了共混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高茜  马敬红  梁伯润 《合成纤维》2006,35(12):19-22
分别使用一步和二步熔融插层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ET/PA6/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了蒙脱土在PET/PA6中的插层情况及PET、PA6的相容性,发现两种方法均可以使MMT在基体中达到纳米级分散,得到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对PET/PA6/MMT共混体系的可纺性及染色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PET/PA6/MMT组成为90/10/2的一次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并具有良好的分散染料可染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聚酰胺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A6/ABS)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同时研究了冷却速率对PA6/ABS(80/20)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影响,对其数据分别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共混物中ABS含量由0提高到30%时,Avrami指数n从4.55增大至7.04,结晶峰温由174.2℃提高到183.3℃;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PA6/ABS(80/20)共混物结晶度降低,结晶峰值温度降低,半结晶时间减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酰胺11/聚酰胺1010(PA11/PA1010)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研究了PA11/PA1010共混物的力学与结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A1010对PA11同时具有增韧、增强作用;当PA11/PA1010为70/30时,共混物开始出现两个结晶峰和低温熔融峰;共混物的结晶和熔融以PA11为主,兼具有PA11和PA1010的优良性能;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与缺口冲击强度均达到极大值。  相似文献   

16.
田瑶  吕若昀  彭亚  唐逸铭  张杰  余鹏 《塑料》2022,(6):99-105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有机蒙脱土(PLA/PBS/OMMT)复合材料,研究了OMMT对不同组成的PLA/PBS共混物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热性能、热稳定性以及拉伸性能的影响。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添加OMMT到PLA/PBS共混物中,能够降低分散相的尺寸,均化分散相尺寸分布,使PLA/PBS(50/50)共混物的双连续相结构改变为海-岛结构。DSC结果表明,PBS能够提高PLA的结晶能力,添加OMMT后,PLA相的冷结晶温度和熔点明显提高,结晶度达到39.5%,PLA的结晶形貌更加完善。TG结果表明,PBS能够提高PLA/PBS共混物热稳定性,添加OMMT后,进一步提高了共混物的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提高至307.3℃。添加OMMT后,PLA/PBS/OMMT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提高,PLA/PBS/OMMT(80/20/1)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53.9 MPa和34.2%,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前提下,得到了较好的延展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A6/NMA/EP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热变形温度测试仪、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并研究了EP与PA6的质量比对PA6/NMA/EP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与PA6的质量比的增加,PA6/NMA/EP共混物的结晶度先减小后增加,但热稳定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EP与PA的质量比为2%时,PA6/NMA/EP共混物的热变形温度和拉伸强度均达到最大值72.8℃和77.7 MPa,分别较纯PA6的提高了37.6%和11.8%;而弯曲强度随EP与PA6的质量比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混物(PA6/SMA/N-PMI),并利用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SMA用量对PA6/SMA/N-PMI共混物熔融结晶行为、热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最大分解温度较纯PA6有较大提高;SMA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结晶温度、结晶度以及熔融焓均先降低再升高;当SMA用量为5份时,共混物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以及热变形温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3.8、3 053 MPa及61.3℃,较纯PA6分别提高了25.1%、28.0%及19.0%;拉伸强度在SMA用量为7.5份时达到最大值81.4 MPa,较纯PA6提高了17.1%。  相似文献   

19.
以聚酰胺6(PA6)为基体、自制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NMA)为耐热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A6//NMA共混材料。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热变形温度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NMA用量对PA6/NMA共混物熔融结晶行为、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MA用量的增加,PA6/NMA共混物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结晶度以及熔融焓均逐渐降低,而且共混物的最大分解温度较纯PA6显著提高;随着NMA用量的增加,PA6/NM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均明显改善,其中当NMA用量为10份时,共混物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及热变形温度分别增至113.8 MPa、3 146 MPa、80.4 MPa以及71.5℃,较纯PA6提高了25.1%、31.9%、15.7%和27.5%;另外,随着NMA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大幅下降,其中当NMA用量增至10份时,共混物的MFR降至5.3 g/10min。  相似文献   

20.
PA66/PET共混体系的相互成核及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型混合挤出装置制备PET/PA66共混体系,系统地研究其结晶行为、动态力学性能以及相形貌变化.结果表明:PET和PA66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为成核作用,添加5%的PET(或PA66),即可使体系中另外一种树脂的结晶温度显著提高;PA66的成核作用可使PET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得到较大的提高,而PET的成核作用只能提高PA66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PA66和PET之间的互为成核作用,特别是PA66对PET所产生的成核和结晶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PA66/PET共混体系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