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Blanie Johs方法使用三种不同的样品对旋转检偏器类型椭偏光谱仪(RAE)进行了系统校正。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设计建立的系统,在其各元件设备处于非最佳状态下,Blanie Johs方法仍然成功完成了系统的校正任务,证明该方法具有普适性。但在校正过程中也发现:为了获得高精度的系统校正结果,使用的校正样品并非如BlanieJohs方法介绍的没有限制,而是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计算机自动控制测量 40 0nm~ 2 0 0 0nm椭偏光谱仪系统。经过实验检验了系统的重复性及准确度 ,证明系统可用于高精度薄膜厚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粒子复折射率是计算粒子光散射特性的重要参数.传统的KBr样片透射测量粒子复折射率的方法过程复杂,对颗粒物粒径要求满足Mie散射条件.提出了基于椭偏法的烟尘粒子复折射率测量方法,推导了椭偏法测量复折射率的理论公式,将现场采集的烟尘粒子制备成以玻璃为基底的烟尘粒子薄膜,搭建了基于椭偏法的烟尘粒子复折射率测量实验装置,获得了烟尘粒子多光谱复折射率.实验结果表明,与KBr样片透射法的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这为其颗粒物复折射率的测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椭偏法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实验数据处理较为复杂的问题,采用一种新的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处理实验数据.以单层吸收薄膜的测量为例,利用该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三个薄膜参数(折射率n,消光系数k和薄膜厚度d)可以同时获得,而且在未知参数确切范围情况下,大范围内进行搜索仍然能保证快速收敛到最优解.文中算法和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以及利用椭偏仪数据处理软件得出的结果相比较,表明该算法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对铝表面进行强化处理,研究了各种不同N^ 离子的注入剂量与表面硬度的关系.从而确定离子注入表面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用金属物理的理论结合离子注入的物理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X射线光线电子谱技术,研究了贵州岩溶地区红土中方解石及氧化铁矿物表面化学特征及吸附机理。方解石及氧化铁矿物表面XPS图及碳元素结构合能区域的高分辨XPS分析表明,方解石及氧化铁矿物表面和整体之间在化学成分、状和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将推广了的tanh-函数法应用到数学物理中的某些重要偏微分方程(组)中,借用推广tanh-函数法的参数符号尽可能统一地求得不同类型的孤立子解,其中包含扭状、有理分式、周期解形式。  相似文献   

8.
用AES(俄歇电子谱)及Kelvin探头对Gap(111)表面吸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GaP(111)表面上有两种状态的氧存在:ⅰ)在氧暴露量小于1000L时,表面上主要是吸附状态的氧,使功函数(WF)增加;ⅱ)当氧的暴露量大于1000L后,表面发生氧化,功函减小,且有磷氧化物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采用以Si为发热剂低C钢化学升热法的升温速度和升温范围,测定升温速度为11.4℃/min,升温范围为41.3℃。研究了过剩指数,底吹Ar气流量、氧流量、枪位对升温速度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发热剂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混合问题的新方法--含参数展开法,利用此方法求解一些实例是很方便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利用稀醋酸吸收含铅废气中的铅,通过实验分析了空塔气速、液气比、气相浓度等对吸收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设计、制作安装斜孔板吸收塔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采用稀醋酸作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净化含铅粉尘及铅蒸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采用以Si为发热剂低C钢化学升热法的升温速度和升温范围,测定升温速度为11.4℃/min,升温范围为41.3℃。研究了过剩指数,底吹Ar气流量、氧流量、枪位对升温速度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发热剂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采用生物法结合化学混凝及生物活性炭技术对制浆废液--制浆黑液及漂白E1段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微生物的驯化及培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处理黑液的厌氧微生物驯化时间为30d,处理漂白E1段废水的为25d;处理黑液的好氧微生物驯化时间为2od,处理漂白E1段废水的为25d.制浆黑液经化学预处理--厌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化学混凝综合技术处理后,COD从14500mg/L降至1403.8mg/L,总去除率为90.3%,木质素从6426.6mg/L降至191.lm/L,总去除率为97·0%;经化学预处理-好氧微生物-生物活性实处理后,COD从7405·2mg/L降至303.5mg/L,总去除率为96.0%,木质素从3520ml/L降至29.4mg/L,总去除率为99.2%.漂白E1段废水经过厌氧微生物-化学混凝-好氧微生物-生物活性炭处理后,COD从5265.lml/L降至515.8ml/L,总去除率为90.2%,本质素从1130ml/L降至13ml/L,总去除率为98.8%,色度从640度降至20度,总去除率为96.8%.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煤的含水量及所受的正压力对煤与工作部件切向阻力的影响,并应用表面电渗技术减少煤的切向阻力,结果表明,煤的水量与所受的正压力对煤切向阻力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当正压力较小时,切向阻力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正压力较大时,切向阻力与含水量呈抛物线关系,表面电渗法可有效地减少煤的切向阻力,但电极分布对渗效果有很大影响,当正负极面积比为1:3时,最佳减阻值为8.8%。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联合上限法(upperboundmethod)和主应力法(sladmethod)确定模具与金属接触表面压力分布的方法.这是一种基于利用上限法确定金属流动和变形区,然后根据主应力法原理计算接触面压力分布的方法,简称UBM/SM联合法.这种方法比其  相似文献   

16.
17.
18.
根据文[1]所提出的联合上限法和主应力法确定模具表面压力分布的基本原理,计算了圆柱坯料正挤压和十字头锻件镦挤时模具表面的压力分布,所得结果与测定值很吻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氢在MgO(111)表面的吸附问题,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氢在MgO(111)表面的势能面和4种可能吸附位置及2种不同吸附方式的能量进行了计算,并对吸附H原子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H2分子在MgO(111)表面垂直吸附时均为物理吸附,最优吸附位置为fcc,而平行吸附时均为化学吸附;H原子在Mgo(111)表面的hcp和on-top吸附位置处的吸附能相差不超过0.1 eV;电荷密度计算观察到吸附H原子后,与H原子最近邻的Mg原子表面发生了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20.
Pt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电催化剂,为研究H2在Pt表面的吸附和氧化行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通过构造表面层模型方法,对H2分子在金属态和电极Pt(111)表面Top、Bridge和Hollow三种吸附位进行研究。 H2在Pt(111)表面Hollow位吸附能最大,Top位吸附能最小;电极表面吸附能远大于金属态表面吸附能。吸附过程中H—H键被拉长,吸附后H—H键振动频率比自由分子振动频率减少,产生明显红移。电吸附过程中电子由H2分子向电极Pt(111)表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转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相近,从理论上解释了H2在电极Pt表面的电吸附和电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