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考虑一般的线性模型Y=Xβ+ε,Y为可观察的n维向量,ε和β是不可观察的n维和维随机向量;E(β)=Aα,VAR(β)=Δ≥0;E(ε)=0,VAR(ε)=V≥0;E(εβ)=0;X,A,Δ,V是已知矩阵;α∈R^k,σ〉0皆为未知参数数。本文在矩阵损失函数下,给出了(Sα,Qβ)的估计(L1Y,L2Y)在齐次类中可容许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Ti/Mo/Ti/Au作为栅金属的GaAsMESFET进行了高温反偏(HTRB)、高压反偏(HRB)、高温正向大电流(HFGC)、高温存贮(HTS)4种不同的应力试验。通过HRB,φb从0.64eV减少到0.62eV,理想因子n略有增大,HTS试验中φb从0.67eV增加到0.69eV。分析表明,这归因于界面氧化层的消失,以及Ti与GaAs的反应;HFGC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的失效模式为烧毁,同时,SEM观察中也有电徙动及断栅现象发生。AES分析表明,应力试验后的样品,其肖特基势垒接触界面出现模糊,有明显的互扩散和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对Ti/Mo/Ti/Au作为栅金属的GaAsMESFET进行了高温反偏(HTRB)、高压反偏(HRB)、高温正向大电流(HFGC)、高温存贮(HTS)4种不同的应力试验。通过HRB,φb从0.64eV减少到0.62eV,理想因子n略有增大,HTS试验中φb从0.67eV增加到0.69eV。分析表明,这归因于界面氧化层的消失,以及Ti与GaAs的反应;HFGC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的失效模式为烧毁,同时,SEM观察中也有电徙动及断栅现象发生。AES分析表明,应力试验后的样品,其肖特基势垒接触界面出现模糊,有明显的互扩散和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一个图G=(V,E)的一个k-全着色是从V∪E到Ik={1,2…k}上的一个映射ψ;如果对V∪E中任意两个相邻或相关联的元素e1,e2,都有ψ(e1)≠ψ(e2)时,则称ψ为G的一个正规全着色。图G的全色数定义为xT(G)=min{k|存在G的一个正规k-全着色}。令Cn为n个点的图,K↑-m为m个点的独立集,Δ为图的最大度。本文证明了在m≠n时联图Cm+Cn的全色数为Δ+1;在m+2〈n或m〉n  相似文献   

5.
主要通过穆斯堡尔谱测试手段研究金属间化物R_2Fe_(17)Ny(R=Sm,Dy,Er,Y)磁性能的温度效应以及各向异性产生机制.由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R_2Fe_(17)Ny(R=Sm,Dy,Er,Y)的R-Fe之间耦合机制为:Sm-Fe之间为铁磁耦合,Dy-Fe之间为亚铁磁耦合,Er-Fe之间为反铁磁耦合,Y-Fe之间无铁磁耦合;2)在室温下,只有R_2Fe_(17)N_y呈现强单轴各向异性,其它R_2Fe_(17)Ny(R=Sm,Dy,Er,Y)化合物则呈现平面各向异性;3)R_2Fe_(17)Ny(R=Sm,Dy,Er,Y)的平均同质异能移和平均磁超精细场随温度降低而增加;4)由低温80K的实验数据推出Sm2Fe17Ny的饱和原子磁矩为2.53μB,Y2Fe17Ny的饱和原子磁矩则为2.39μB。  相似文献   

6.
用浸渍法在锌镀层表面获得了金黄色的铈盐转化膜,加速腐蚀试验表明膜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用XPS和AES对膜层的组成,价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膜层由Ce(Ⅳ)和Zn(Ⅱ)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组成,膜层中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含量为Ce53.4%,O44.0%,Zn2.6%。  相似文献   

7.
新疆哈拉达拉层状基性岩体的含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天山哈拉达拉岩体由冷凝带和具3个二级韵律层的层状岩系组成,岩石类型主要是辉长岩、橄榄辉长岩和辉绿岩.岩石的m/f=0.41~2.65,∑REE=29.6×10-6~62.6×10-6,La/Yb=2.25~6.25。主要矿物为斜长石(An41.0~720),单斜辉石(En28.0~43.3,Fs15.2~24.0,W041.5~48.0)和橄榄石(FO56.0),岩体成矿专属性为Fe(V,Ti)型。矿化类型有岩浆型Fe(V,Ti)矿化,热液型Fe-Cu矿化,Cu矿化和Cu-Au矿化。与典型矿床有关的层状基性岩体特征对比表明,岩体成矿条件有利于形成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8.
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诸技术对(Dy0.65Tb0.25Pr0.1)2(Fe1-xAlx)17赝二元化合物的结构,居里温度,磁化强度及磁致伸缩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x<0.15时,(Dy0.65Pb0.25Pr0.1)2(Fe1-xAlx)17化合物具有Th2Ni17型六方结构;当x>0.25时,转变为Th2Zn17型菱形结构;在0.15≤x≤0.25区间,T  相似文献   

9.
纳米α—Fe2O3的介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纳米α-Fe2O3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进行了测量,发现它具有与常规电介质不同的反常介电特性;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拟合,提出了物理解释,认为这一反常主要源于纳米α-Fe2O3界面中的缺陷和悬键.  相似文献   

10.
考虑线性模型y=Xβ+ε,其中E(ε)=0,D(ε)=V0,记为(y,Xβ,V0),当V0被弄错当成V1时,记为(y,Xβ,V1).对于两个问题,一是Xβ在(y,Xβ,V1)下的BLUE也是Xβ在(y,Xβ,V0)下的BLUE的充要条件是什么,二是Xβ在(y,Xβ,V0)和(y,Xβ,V1)下有公共的BLUE的充要条件是什么,本文在已有结论上又给出了几条新的等价的充要条件,并将众多等价的充要条件给出统一的证明.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硫酸高铈与对二甲苯反应的速率常数及表观活化能Ea= 111.5kJ·m ol- 1。在动力学测定的的基础上确定了此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PTAL]/dt= k[PX][Ce(IV)]  相似文献   

12.
在室温下,用Mossbauer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考查了纳米晶Fe74.7-xCu0.8Nb2VxSi11.5B11(x=1.2,1.5,2.0)合金的显微组织。研究了V对α-Fe(Si)晶粒的体积分数、平均直径、α-Fe(Si)中的Si含量以及合金性能的影响,对实验结果作了初步的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3.
通过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赝三元金屑间化物(Sm_(1-x)Y_x)_2Fe_(17)N_y(x=0,0.2.0.4.0.6,0.8和1.0;2<y<3)的晶体结构及自旋磁结构进行了研究。由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当Y的含量x为0.4时,已出现两相共存现象,但两相中以Th_2Zn_(17)型结构相为主,Th_2Ni_(17)型结构相为次;当Y的含量了达到0.6时,其晶体结构由Th_2Zh_(17)型结构变为Th_2Ni_(17)型结构;2)当Y的含量x在0.8~1.0的范围内,存在自旋磁结构的变化,即由易C轴各向异性变为易C平面各向异性;3)杂质相(α-Fe相)的含量随着Y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ResidualValueBalanceMethodforLargeFlexibleRotors¥LIURongqiang;WUXinhua(刘荣强,武新华)(Dept.ofMechanicalEngineering,HarbinInstituteo...  相似文献   

15.
Fe—j—C系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碳溶解度计算式是xc=x^bc+b.xj的Fe-j-C系的热力学数据,可用于以下方法求得,1)j是V,Cr,Mn的Fe-j-C系,用迭代法求得e^cc,e^jc,εcc,γ0c等热力学性质。2)其它Fe-j-C系的ejc用(y-ecc)对X线性回归求得,其中y=-lgxc.γ0c/(%C),x=(%)/(%C).3)cjc和Pjc的计算式分别是εjc=-(b/x^bc)pjc=1/2.(b/x^b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立方反钙钛矿Sc3AlN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系统分析了Sc3AlN电子结构和成键情况,并利用计算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了Sc3AlN的介电函数实部和虚部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光学常数,即折射率、反射谱、吸收谱、光电导率和能量损失函数等.计算结果表明Sc3AlN属于导体材料,其价带主要由Al的2s2p,Sc的3d态电子构成,导带主要由Sc的3d态电子构成,静态介电常数ε1(O)=22.1,折射率n(0)=4.7.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SEM研究了一系列ZrO2增韧AT30金属陶瓷(也称AT30Z),在不同冲蚀速率及冲蚀角组合条件下的冲蚀形貌及流失机制;结果表明:随垂直入射动能增大,材料表面相继出现应力疲劳→晶粒剥离→应变疲劳及高角铲削的冲蚀机制的过渡交换,各机制的法向速度门槛值Va、Vb和Vc与靶材的断裂韧性Kc等靶材性质有关,而与冲速率及冲蚀角无关.本文建立了冲蚀速度座标系,以综合分析冲蚀速率及冲蚀角对冲蚀的影响,分析结果与SEM观察吻合.  相似文献   

18.
对文献(7)发展的(e,2e)反应多重散理论做了改进,用得到的波函数计算了能量为54.4eV的(e,2e)反应的截面,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多重散射理论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铜的表面改性热处理新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含硅气氛下纯铜低温CAD表面改性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CVD装置以及相应的测温装置和手段.进行了纯铜CVD表面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600℃左右的温度下.利用硅烷-氢(SiH4/H2)混合气在纯铜试样表面的热分解,能够获得铜-硅化合物表层,其硬度较基体有很大的提高.当形成铜硅固溶体时,硬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用ASED-MO方法计算分子及表面吸附系统在平衡点附近的总能量.用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和两种形式Morse势能展开式模拟能量变化以求出力常数,从而得到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在势能展开式中引入非对称项是振动频率结果得到较大改善的关键.本文进一步讨论了用Morse势、ASED-MO方法计算的C2H2-Si(100)、C2H4-Si(100)吸附系统的振动频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从而支持了HREELS提出的上述分子在Si(100)-2×1表面的吸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