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受外循环影响,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有多种热力计算流程。运用3种不同的锅炉热力计算流程分析了A电厂锅炉的再热器欠温问题,提出了末级再热器改造方案。改造后,再热蒸汽温度明显升高,末级再热器工质升温幅度由76℃提高到98℃,弥补了炉膛出口温度低于设计值引起的末级再热器换热损失。  相似文献   

2.
1摆动燃烧器喷嘴调节再热汽温的利弊 设置在炉膛出口外附近的墙式再热器、屏式再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受热面距离燃烧器喷嘴的位置最近,当喷嘴摆动时,对再热器吸热量变化的影响亦最大,从而可以达到较大幅度调节再热蒸汽温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300 MW机组进行了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后,锅炉也相应进行了扩容改造。经过核算,锅炉扩容改造后受热面强度在允许范围内,末级再热器出口段壁温超过原设计材料允许温度。分析了末级再热器改造前后参数的变化,探讨了改造的范围、供货及安装注意事项等问题,末级再热器改造投运后出现再热器出口温度低于设计值、当机组减负荷时再热蒸汽温度下降过快的现象,影响了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对某600MW超临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汽温及烟温偏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及再热器出口烟温偏差形成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对策。认为炉膛出口气流的残余旋转是造成水平烟道区域烟温和气流速度偏差的根本原因。在采取有效措施后,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和再热器出口烟温偏差得以减弱。  相似文献   

5.
针对珠江电厂2号炉末级再热器AB侧烟温偏差较大,末级再热器后局部烟温比设计烟温高的问题,使用CFX-TASCFLOW三维流动燃烧传热计算软件对炉内燃烧工况进行模拟计算,最终确定了燃烧器反切改造方案,并在改造方案实施后对锅炉燃烧进行了优化调整,测试结果表明,燃烧器改造后末级再热器AB侧烟温偏差下降了36℃,断面最高烟温平均下降了30摄氏度,末级再热器管壁最高温度下降了4-10℃,减少了锅炉超温爆管的危险,有效保证了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电厂 3 0 0 MW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燃烧调整 ,分析了投磨方式、炉膛出口氧量、二次风配风方式和二次风箱、炉膛差压等对末级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的影响 ,并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2×60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主要设计参数和燃烧器设计参数,通过烟温测量试验分析了不同过燃风摆动角度对高温再热器出口截面烟气温度的影响,评价了水平烟道内烟气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二次风配风方式前提下,过燃风水平摆动对高温再热器出口截面烟气温度有影响,能消除炉内气流残余旋转,减小炉膛出口左侧、右侧烟温偏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电厂300MW机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燃烧调整,分析了投磨方式,炉膛出口氧量,二次风配风方式和二次风箱/炉膛差压对末级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的影响,并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9.
哈锅135 MW超高压锅炉再热器系统有两种布置方式:一种没有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及末级再热器入口集箱;另一种是有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及末级再热器入口集箱。前者可以减小再热器阻力,减少制造成本,减少工质流量侧偏差。  相似文献   

10.
托电厂四期8号锅炉实际运行中,由于长期存在再热器、过热器减温水过量的问题而给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带来了不利影响,急需进行改造治理。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根本原因为锅炉设计时对准格尔劣质烟煤的燃烧特性和高海拔地区煤粉燃烧特性认识不足,炉膛结构尺寸、辐射和对流受热面分配比例设计不合理,引起炉膛吸热量的不足,锅炉蒸发出力不足使得实际炉膛出口烟温高于设计值,致使减温水量偏大、排烟温度偏高。改造完成后锅炉运行稳定,过热器减温水平均下降100 t/h左右,再热器减温水量减少至0 t/h,取得了满意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漳泽发电厂4台原苏制锅炉调节受热面、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超温变形、爆管、泄漏等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炉内燃烧组织不佳、燃烧中心上移、沿炉膛宽度和高度存在较大的热偏差、炉膛出口折焰角太小、高温受热面积灰严重、制粉系统三次风连接管路不合理等是造成高温受热面超温爆管主要原因。通过燃烧优化调整试验,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减小沿炉膛出口宽度方向的热偏差,并对系统进行适当改进后,有效地解决了受热面超温泄漏的发生,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哈锅1025t/h无烟煤锅炉是在总结吸取国内外同容量锅炉设计制造运行经验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改进设计的优化产品。针对无烟煤难于着火和燃尽的特性以及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和再热器爆管等难题,设计采用了高新技术成果,作者作为该型锅炉的设计参与者对哈锅300MW无烟煤锅炉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电站锅炉炉膛受热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将改变炉膛出口以及对流烟道内各点的烟气温度,影响炉膛及其后对流受热面的换热状况。针对某台1025t/h锅炉计算了炉膛灰污系数改变后各受热面吸热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理论分析模型。结合实际锅炉的吹灰运行数据,分析了炉膛污染状况的变化,对制定锅炉炉膛的优化吹灰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某电厂300 MW亚临界锅炉在汽轮机经过通流改造后,出现了低负荷时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现象,通过对再热蒸汽温度调整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再热蒸汽入口温度与其设计值偏差较大是导致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根据锅炉热平衡计算的结果,提出了再热器增容改造的3种方案,通过分析对比,选出了最优方案并进行改造。由锅炉改造后的性能试验看出改造效果良好,再热蒸汽温度有了明显的升高,达到了再热汽温541 ℃的要求。与此同时,电厂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某台燃煤自然循环锅炉省煤器改造后,出口水温升高而造成的过热器超温等现象进行计算。在严格按照锅炉热力计算标准的同时,将对计算方法进行改造尝试:试图基于蒸发受热面工质侧产汽量与炉膛换热量之间的内在依赖关系,从热量和质量平衡原理出发,计算炉膛的吸热量、炉膛出口排烟温度及过热器吸热量、出口汽温、壁温的变化值。从计算结果分析,省煤器出口水温的升高直接导致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升高,对对流过热器的温度有显著影响,对其它过热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电站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炉膛热负荷分布受燃料类型、燃烧方式、炉膛形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炉膛热负荷分布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超超临界墙式切圆燃烧直流锅炉沿炉膛宽度方向热负荷分布的计算方法,将某一工况下管子出口温度作为已知条件,结合系统结构参数进行水动力计算,建立压降计算模型,研究水冷壁系统的流动特性以及炉膛的传热特性,确定水冷壁系统阻力、压降以及流量分布。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单根水冷壁管沿炉膛宽度方向的热负荷分布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热负荷模型,对另一工况进行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热负荷分布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每根管子总吸热量沿炉膛宽度方向的分布,可以应用于锅炉现场运行的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1025t/h锅炉启动时再热器管壁温度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波  李争起 《中国电力》2004,37(11):43-46
分析影响再热器壁温的因素,通过对再热器壁温的测量及理论分析,得出非稳态下再热器壁温计算经验公式,并对各级再热器在锅炉启动期间的壁温进行计算。分析再热器进口蒸气压力和烟温对壁温的影响,提出在锅炉启动阶段,适当提高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即使烟温不断升高,仍可降低再热器管壁温度,井有效防止再热器趣温。  相似文献   

18.
锅炉四角切圆炉膛出口存在的残余旋转,会形成水平烟道烟气流量的不均现象,使锅炉再热器产生较大的热偏差。结合湛江发电厂300MW机组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再热器热偏差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高温再热器入口处右侧的平均烟速比左侧高2m/s左右,右侧下排烟温高于上排100℃左右,再热器右侧出口汽温和壁温均大于左侧,造成再热器右侧超温。通过运行优化调整和设备改造,缓解了再热器两侧热偏差,减少了再热器超温。  相似文献   

19.
某电厂600 MW机组切圆燃烧锅炉的温度偏差一直困扰着该机组的安全运行,为研究该锅炉温度偏差的特性,以此锅炉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结构、设计和运行参数,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对炉内流动、传热和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锅炉炉内的高温区仍集中在炉膛中部,温度的整体分布趋势未变,只要保证温度分布不出现大的偏差,对炉膛的水冷壁是安全的。炉内的温度偏差与速度偏差存在正相关,烟气的残余旋转对炉内的温度分布存在一定的影响。炉膛出口温度分布不仅存在左右温度偏差,也存在上下温度偏差,且高温区集中在水平烟道中上部。  相似文献   

20.
3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燃烧和NOx排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TASCFLOW软件平台与大型燃煤锅炉炉膛的数值模拟计算软件COALFIRE,对1台300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炉内流动、传热、燃烧及污染物的排放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整个炉膛温度最高的地方出现在燃烧器区域;炉内各组分浓度分布与温度分布有密切的关系;炉膛出口氧量为6.4%左右;NOx的生成主要在炉膛的燃烧器区域,沿炉膛高度浓度逐渐减小。同时也得出了炉内壁面热负荷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