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管理系统(MISC)是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管理核心平台,主要功能是管理订购关系和代计费,支撑着短信、WAP、彩信等主要数据业务,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数据业务管理系统.DSMP是由中国移动主持、卓望科技参与制订的数据业务管理平台技术标准,卓望科技MISC平台即是对应DSMP技术规范的产品.目前,MISC平台在全国共建有28个节点,覆盖了中国移动集团及所有省级公司,管理着3000多家SP和上万项全网及本地业务.  相似文献   

2.
3G移动数据业务平台有广义和狭义,或有大小之分。从小的范围来研究,3G移动数据业务平台,针对如短信业务为主要特征的移动数据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引申出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的概念。也就是说.小范围意义上的3G移动业务平台就是指移动数据业务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3.
1用户背景 MISC是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管理核心平台,主要功能是管理订购关系和代计费,支撑着短信、WAP、彩信等主要数据业务,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数据业务管理系统.DSMP是由中国移动主持、卓望科技参与制订的数据业务管理平台技术标准,卓望科技MISC平台即是对应DSMP技术规范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光纤通信技术》2005,(4):14-16
随着2.5G和3G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各种基于移动网络的数据增值业务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正相继展开.这些平台包括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01)业务平台、SMS(Short Message Service)业务平台、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业务平台PSS(Packet Switch Streaming)业务平台等,而DSMP(Data Service Managernent Platform.数据业务管理平台)是移动数据业务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为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的运营提供技术与管理的支撑.同时为数据增值业务产品的交易提供有效保障.它是新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运营格局下的重要运营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5.
1.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目前的业务主要有固定电话话音业务.互联网接人业务和数据业务,其话音业务还没有品牌,针对互联网接人和数据业务设立的品牌主要包括星动特区,互联星空,天翼通,网络快车ADSL和寰球e行等。中国电信的品牌所提供的业务具体见表1。2.中国网通 目前,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的业务基本上是类似的,主要包括固定电话话音业务,互联网接人业务和数据业务,中国网通的话音业务也没有品牌,中国网通设立的品牌主要针对互联网接人和数据业务,包括无限伴旅、宽带中国(China1 69)、九州在线、快带e线和网通家园。中国网通的品牌所针对的目标人群和所提供的业务具体见表2。  相似文献   

6.
王翔 《通信世界》2004,(40):46-46
随着中国移动通信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上海移动所提供的数据业务也越来越多。目前上海移动的主要数据业务包括城域、GPRS、短信、WLAN、VoIP、WAP、LBS、EMAIL等业务。这些业务系统的网管主要采用设备提供商提供的网管系统,基本停留在网元管理层次,无法满足“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模式的需要。为了提高网络的管理、维护能力,为业务实现和实施提供有效的管理维护手段,全面提升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上海移动公司进行了数据网综合网管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首先着重论述了TD—SCDMA数据业务网的部署原则以及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与省级业务操作平台的组网方式。其中。数据业务管理平台与省级业务操作平台之间的组网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业务引擎分省部署方式;二是业务引擎分大区部署方式;三是业务引擎集中部署方式。最后简要介绍了TD—SCDMA智能网的部署方式。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统一数据业务平台基本框架、业务功能、软硬件体系结构及与现有系统的接口。阐述了基于统一平台的移动数据业务和传统数据业务的开发思路,探讨了数据业务整合和新的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统一数据业务平台基本框架、业务功能、软硬件体系结构及与现有系统的接口。阐述了基于统一平台的移动数据业务和传统数据业务的开发思路,探讨了数据业务整合和新的商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无线电》2005,(5):36-37
1 移动业务的现状及趋势 当前移动通信市场仍处在高速发展之中.电信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仍然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语音业务仍保持着主体地位.但是随着数据业务的蓬勃开展,数据业务的ARPU值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在逐渐增加。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将使通信能力大大增强.尤其通过TD-SCDMA技术构建的承载网络对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为了满足人们对高速数据业务和日益增加的个性化、娱乐化、生活化业务的需求.网络结构上将业务与承载相分离,通过统一的综合业务平台将更加灵活地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国际卫星通信地球站年传送量不断增加北京国际卫星通信地球站近年来担负着国内、外重要的通信任务。该站除日常担负国际电话、非话、数据业务外,还担负电视节目传送并提供64kb/s以上的直到2Mb/s和1.54Mb/s的会议电视业务。目前国际卫星通信地球站...  相似文献   

12.
数据业务是通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丰富多彩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使运营商、SP蜂拥而至。基于在网络市场和终端市场的基础,华为在数据业务市场上也创造出同样的辉煌。一、完整业务解决方案华为针对移动、固定网络提供了完整的数据业务解决方案。面向移动网络,华为推出了infoX移动数据全套业务方案,包括接入网关产品集、业务使能部件以及业务管理平台三大系列。产品遵循最新的开放架构,基于消息总线技术,采用层次化、部件化的结构设计和实现技术,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和可维护性。目前,华为已成为国内移动数据业务产品的主要供应…  相似文献   

13.
“联通在信”是中国联通推出的无线数据业务的统一品牌,英文为UNI-INFO。“联通在信”是整个新兴的无线数据业务简洁而准确的别称。“联通在信”主要提供基于短消息平台的订阅和点播业务。“联通在信”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信息类、个人信息管理类、交易类、娱乐类,基于位置、行业应用类的服务。中国联通推出数据业务的统一品牌“联通在信”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运营商难以对CP/SP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运营商要想统一管理 各种数据业务用户群也比较困难。介绍了3G业务管理平台在整个3G业务网络中基本功能,详细比较分析了 数据业务管理平台在分离式业务网络架构中采取水平体系架构和在综合式业务网络架构中采取垂直体系架构 的利弊,并给出了3G业务管理平台整体功能模块设计概要。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业务提供和管理能力,特别 适合各种数据业务的提供。将来也可以将3G数据业务平台引入到NGN中,成为能够为多个网络提供统一服 务的综合数据业务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移动数据业务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充分认识到了其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纷纷改造或新建移动数据业务的综合支撑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迎接3G业务乃至4G业务的到来。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相关技术和业务模式的成熟,移动数据业务的商用正轰轰烈烈加入到国内电信运菅商的业务开展日程上来。移动数据业务的成功开展,除了业务平台建设、终端支持等重要因素外,业务支撑系统也起着关键作用,本所探讨的就是电信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在面对移动数据业务蜂拥而至的挑战中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是为了兼容目前城域网大量应用的TDM业务,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的要求而提出的,这种传输平台能更好地承载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业务,同时保证语音业务的高质量和可靠性。文中简要概括了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的基本特点、种类及其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前,运营商的竞争重点正在从骨干网转向城域网,城域网在整个电信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作为建设新一代城域传输网的主流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城域网传输多种数据的需求.结合有线和无线的宽窄带系统、NGN、企业网和3G系统,将使城域网业务开展得丰富多彩。当前,城域传输网业务可以分为如下几种:IP(以太网)数据业务、ATM数据业务、DDN业务、带宽出租业务、移动基站业务。  相似文献   

18.
3 EPON的业务汇聚和应用 3.1 数据业务 EPON是传输以太帧的数据网,以太帧包含着IP帧,任何封装在IP帧中的数据都能顺利地通过EPON,这就为各种基于IP的业务,例如Internet浏览、E-mail、网络游戏、VoIP、IPTV,提供了自然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电信技术》2006,(8):36-36
今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全球电信展——“GLOBALCOMM2006”上。烽火网络公司展示了以太网交换机、CWDM、MSPP、协议转换器和光纤收发器等数据产品。MSPP(多业务分组平台)包含了TDM over IP技术,能够将以太网从单纯数据业务接入走向多业务承载,从局域网应用走向城域网平台的关键一跳,非常适合组建运营级城域以太网和目前宽带城域网的升级改造,主要承载数据业务,同时也可承载部分语音业务,因此受到参展人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郭松 《通信世界》2005,(42):39-40
随着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的推广,使用移动数据业务的用户日渐增多。针对集团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接收和发送邮件的PUSHEMAIL业务也已进入试商用阶段。目前,对于PUSHEMAIL的业务平台功能测试,只能以人工方式直接利用移动终端完成。而对于检验PusHEMAIL业务平台的性能没有系统和完善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