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近海油气田地质特征及开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质特征可以将中国近海油气田分为以海相砂岩为主的中小型油田,以陆相砂岩为主的大中型常规重质油油田,以复杂断块为主(包括潜山和特殊岩性)的复杂油气田和大中型砂岩气田等四大类。总结了中国近海不同类型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并论述了针对不同地质特征油气田所采取的不同开采策略,以及实施不同开采策略所取得的良好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海油气田高效开发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油田应用实例,详细论述了中国近海油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及开发边际油田所采用 的有效方法,阐述了各种有效增产措施所取得的具体油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这些措施是 有效的,可应用于类似近海油田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从辽东湾的油气勘探实践出发,总结已找到的3个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特征,指出它们均为前第三系基底掀斜断块上发育起来的下第三系披覆背斜油气田,受构造-岩性复合因素控制。进一步从油源、构造、储集、区域性盖层及高压异常油气驱动等条件分析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从而指出辽东湾有希望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收集IHS、CC、USGS数据库最新的钻井、油气田资料,系统分析了南沙海域大中型油气田及其成藏要素的分布与油气地质特征。南沙海域已发现大中型油气田主要分布在文莱—沙巴盆地和曾母盆地,无论是油气田数量还是油气储量规模均集中于中新世地层。主要发育裂谷(漂移)期海陆交互相煤系烃源岩、后裂谷期前三角洲泥岩两期烃源岩。主要沉积盆地具有海相生气为主、海陆过渡相和湖相生油为主的烃源岩分布特征,这也是深水区富气、浅水区富油这一油气分布规律的物质基础。储集层受区域构造演化和沉积环境控制,具有分带特征,表现为外带老(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内带新(中、上中新统)。大中型油气田分布具有外带以砂岩油气藏为主、内带以碳酸盐岩气藏为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 198 2年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全方位对外开放以来 ,油气勘探效率大幅度提高 ,石油储量快速增长 ,为海上油气田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保证了海上油气田的高效开发和原油产量的持续高速增长。近 2 0年来 ,30个油气田建成投产 ,海上油气田的开发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在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的油田开发调整阶段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夺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而提高采收率研究应放在油田开发研究的首位。  相似文献   

6.
红台2块气藏断层切割复杂,单井只发育1~2个有效层,储层相对较薄,横向变化快,单砂层连通性差.气藏压力系数偏低,边水能量微弱,方案实施后储量大幅度减少.气井试气产能高,投产后压力、产能快速下降,弹性产率低.以采气速度作为配产依据,探索针对红台气田的钻井和压裂增产工艺,努力提高气田产能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建南气田的基本地质特征,通过历年生产过程中的动、静态资料,重点进行了主力气藏的开采动态特征分析,在对气田主力气藏动态储量复核的基础上,指出了气田存在的问题及潜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中型气田主要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对中国已发现的探明储量大于100×108m3大中型气田的主要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中国大中型气田的天然气可分为煤成气、油型气和生物气三种类型,各类天然气具有各自的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其中乙烷等重烃气的碳同位素是区分煤成气和油型气的有效指标。中国大中型气田的主要地质特征为:①强烃源充注,生气强度均大于20×108m3/km2;②中、低孔渗储集层,孔隙率<15%的约占70%,渗透率为(0.1~500)×10-3μm2的占88%;③以构造圈闭型为主,又可细分为早期或同期构造圈闭型和后期构造圈闭型;④生烃高峰期和成藏期较晚,除下古生界源岩形成的气田生烃高峰期和成藏期稍早外,其它气田均在第三纪和第四纪形成。  相似文献   

9.
根据乐安油田草南评价Ⅰ区蒸汽驱注采连通慢、汽驱未见效期长、蒸汽驱受效较为缓和、井组问汽驱效果差异大及蒸汽驱驱替方式以热水驱为主等开采特征,提出了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的措施:汽驱初期加大整个评价Ⅰ区的提液力度,使采注比趋于合理;在优先保证汽驱注汽量的情况下,强化汽驱井组的吞吐引效;调整采油井工作参数。暂关高含水井,提高热能利用率;加强动态监测工作,为综合调整提供依据。采取这些措施后.整个区块的注采关系趋于合理,改善了注采井间的矛盾,使评价I区汽驱的日产油水平由低谷期的79t/d上升到217t/d,汽驱效果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海盆地平移断层特征及地震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海诸盆地发育了很多平移断层及与平移断层有成因联系的构造圈闭.过去,由于对平移断层的特征研究不够,在钻探目标选择研究时往往容易忽视平移断层对油气的封闭能力,因而放弃了许多与平移断层相关的构造圈闭,或低估了它们的勘探潜力.因此,研究平移断层成因及特征,对全面认识构造圈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历程回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始于1957年,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勘探效率大幅度提高,大油气田的相继发现,为海洋油气高产稳产提供了资源保障,连片成带小油田群的滚动勘探开发,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无论是从投入的工作量和资源探明程度,还是从近几年不断有大油田发现来看,中国近海油气勘探都还处于初期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始于 195 7年 ,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发展迅速 ,勘探效率大幅度提高。大油气田的相继发现 ,为海洋油气高产稳产提供了资源保障 ;连片成带小油田群的滚动勘探开发 ,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无论是从投入的工作量和资源探明程度 ,还是从近几年不断有大油田发现来看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都还处于初期阶段 ,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海盆地的正反转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介正反转构造的概念和识别标志.重点论述中国近海盆地的正反转构造,并探讨正反转构造的形成机制及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进步对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引进、集成、应用、创新”的技术发展策略指引下 ,中国海油坚持对外合作 ,在引进大量资金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同时 ,也引进并发展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高新技术。我国海洋石油开发领域油藏描述、钻井、完井、碳化、采油及海洋工程等方面大批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海上油田高速有效开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初步总结了我国近海石油地质条件和石油富集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盆地的具体石油地质条件,指出了我国近海石油勘探开发的战略方向主要是渤海的中部、辽西及珠江口盆地北部凹陷带,并认为在南海北部西区及东海盆地西部勘探,可望取得新的突破.我国近海石油勘探开发发展战略应该立足于加快发展渤海,继续发展南海北部东区,争取南海北部西区和东海新突破.我国近海15年(1996~2010年)石油勘探开发规划可能提前到2005年实现,到2010年我国近海石油年产量将达到2000万t以上.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气区浅层气藏以岩性气藏为主 ,埋藏深度小于 15 0 0 m ,主要分布于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储层为河流相透镜状砂岩 ,物性好。气藏在平面上分布极不稳定 ;气水关系复杂 ,一个含气砂岩体就是一个独立的气藏单元。气藏面积小 ,气层厚度薄 ,储量分布分散。受经济条件制约 ,整个气田的储量无法全部动用 ,因此控制尽量多的地质储量是布井的主要目的。气藏分布分散使得井网不规则、井距不均匀。气藏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气层易污染 ,地层易出砂 ,井底易积液。因此 ,实现合理开采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钻井作业时切实做好气层保护工作 ;(2 )气井投产前必须进行防砂 ;(3)气井应以较小压差进行生产 ,并且工作制度要保持稳定 ;(4 )加强气井的动态监测 ,及时合理地采取排液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末全球油气勘采进展及至2010年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2005年末世界及我国油气储量及产量,和全球海洋油气发现增长概况,及至2010年预测,并对发展我国海洋油气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北地区石油天然气地质基本特征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中国西北地区间若干克拉通为基础,通过造山带拼合形成的盆地山脉省。主要盆地都具有古生界台盆相,中生界泛盆地相与新生界磨拉石相三层结构,历史发展经历了三期拉张,四期挤压,相应产生了海相,海陆交互相与陆相三大套生储油岩系,并出现四次生烃与成藏高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海找油的勘探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海洋石油要实现“九五”及2010年的计划目标,搞好勘探工作是关键,而勘探战略至关重要.勘探总思路是:集中与甩开并举,加强集中,重视甩开.提出了储量增长和勘探战略展开的具体方向及勘探建议.为了获得新的重大突破,讨论了战略探索的新思路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