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钢A高炉开炉不久,炉缸侧壁温度长期高达700℃,虽然采取了降低产量、压浆、活跃炉缸和加钛矿等护炉措施,使得铁水中钛的质量分数达到了0.15%以上,但炉缸侧壁温度并未得到有效控制,随后停炉大修。对A高炉炉缸侵蚀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残余耐材进行分析时发现,碳砖在高温时的导热系数偏低,导致炉缸中的热量不能及时导出,碳砖热面温度过高,碳砖附近的铁水中无法析出Ti C和Ti(C,N),使得钛矿护炉失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邯宝两座3200 m3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升高的治理和维护技术进行总结,认为采取正确的日常操作措施,不采用含钛炉料护炉技术,也可以达到维护高炉的长寿。通过高炉操作制度的调整,冷却系统的维护,有害元素的控制及炉缸压浆的处理,不仅炉缸侧壁温度逐渐回落到安全范围内,而且取得了炉况长期稳定和经济技术指标改善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唐钢1号高炉年修以来炉缸炉底温度迅速升高及炉缸水温差异常升高的情况,文章通过从开炉达产到具体操作过程分析并列出了几个可能导致前者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主要成因通过采取配加钒钛矿、增加炉缸冷却强度、堵炉缸侧壁温度高的上方风口、加强炉前出铁组织、增加炉底测温点、调整操作制度、加强原燃料管理、炉缸定期灌浆等措施和手段,炉缸炉底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炉况稳定顺行,并在炉缸维护的过程中亦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条件,对高炉的护炉与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钛矿护炉是保障高炉炉役末期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探明钛矿护炉过程中最低钛负荷是实现经济高效护炉的关键.针对沙钢3号2680 m3高炉炉役末期护炉实际,结合热力学计算和试验分析,提出沙钢钛矿经济高效护炉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沙钢3号高炉钛矿护炉时铁水中[Ti]质量分数应控制在0.076%以上,才能保证碳氮化钛等钛化物的析出...  相似文献   

5.
本钢7号高炉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异常升高,通过在入炉料中配加钒钛矿护炉、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控制产能、加强铁口维护、提高冷却强度﹑使用加长风口和局部堵风口作业等措施,炉缸水温差和热流强度逐步降低到安全范围内,保持了炉况稳定顺行,减缓了炉缸侵蚀。  相似文献   

6.
高炉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高炉炉温相应地.要发生变化,如何稳定炉温从而稳定炉况,一直是高炉操作的中心问题。众所周知,高炉下部是炉芯死焦层,当高温煤气充分流过死焦层时,死焦层处于活跃状态,于是使炉缸温度升高。反之当操作条件变化使死焦层透气性变差时,高温煤气不能充分通过时,死焦层处于呆滞状态,于是使炉缸温度下降。炉缸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高炉顺行,以前利用上下部调剂手段对炉温进行控制,所需要时间长,影响高炉冶炼指标。日本钢管公司发明了一种控制高炉炉温的新方法,其特点是控制效果能快速呈现,其关键是利用一…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i-50.8Ni钛镍记忆合金丝材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经固溶处理后,随温度的升高,Af值变化不大,仅为20℃左右.试样经固溶加时效处理后,随时效时间延长,Af值虽略有上升,但变化不大;时效温度对Af值影响较大,低于480℃随时效温度升高,Af点升高;高于480℃随时效温度升高,Af点下降.试样经固溶时效处理后,水淬的Af值最高;经固溶加时效处理后,炉冷和水淬的Af值较空冷显著提高,但炉冷和水淬2种方式的Af值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炉铜冷却壁损坏后的维护措施,包括安装金属软管、微型冷却器和冷却壁更换技术。也介绍了有利于炉缸渣皮形成的操作技术,以及近年开发的使用含钛物料延长炉缸寿命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干叶厂6号高炉自1977年6月点火投产以来,至今已连续生产16年,生铁产量达到48.2×106t,单位容积产量达到10700t/m3,计划到1998年停炉大修,预计寿命能达到19年以上。千叶厂6号高炉容积4500m3,炉喉直径10.5m,炉缸直径14.1m,有4个铁口和40个风口,日产量达到10000t。其所以能够达到比预期8~10年高得多的寿命,主要原因是:(1)采用新型的设计。例如:高炉各部分都采用独立的支承结构,而炉壳负荷局部由高炉下部支柱支承,以防止炉壳产生裂纹;根据解剖研究的结果发现,在“死焦层”与炉胺之间存在着79°~80°的…  相似文献   

10.
卫星 《上海金属》2005,27(4):63-63
攀钢炼钢厂1号高炉的有效容积为1200m^3,第三代炉役自1990年6月6日改造性大修后投产.2002年7月23日停炉大修,创造了无中修连续生产12年1个月17天的长寿命纪录。1号炉一代炉役的单位容积产铁为8117.7t/m^3,可谓长寿高效。攀钢高炉冶炼的是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冶炼难度远大于冶炼普通铁矿的高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延长某钢厂高炉(有效容积1 080 m3)炉缸的工作寿命,开发了计算炉缸侵蚀状况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高炉从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19个月的侵蚀状况,根据炉缸侵蚀纵截面云图和等温线图,1 150侵蚀线位置图,以及炉底中心处1150侵蚀线侵入陶瓷垫深度的比较图进行分析,发现该高炉的炉缸受到了较大的侵蚀,炉底已经侵蚀到第一层陶瓷垫的底部,形成了锅底状的侵蚀。炉缸中心处受到较严重的侵蚀,但没有侵蚀到第一层陶瓷垫。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TiC,TiB2两种钛化物在纯铝熔体中的行为及其对熔体粘度的影响规律。720℃时的测量数据表明,以Al-5Ti-1B和Al-3Ti-0.15C形式加入微量TiB2或TiC的铝熔体,其粘度增加30%左右;分析了熔体粘度突变的原因,并提出了钛化物/铝熔体界面过渡区的假设。上述熔体经一段时间的保温后,出现了随熔体温度降低而粘度降低的异常变化,从钛化物/铝熔体界面过渡区的形成和整体的沉淀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固态条件下钛化物粒子周围存在Ti浓度的梯度分布也间接证实了熔体条件下钛化物/铝熔体界面过渡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炼铁高炉是一种连续生产的设备。高炉的寿命(从开炉到大修的时间)平均为4-8年。炉内温度很高,炉缸经常贮有 1400℃以上的铁液,(?)砌高炉的耐火砖,由于长期受到液体炉渣的侵蚀和冲洗炉墙的热气体的破坏作用等,使炉墙磨损减薄,甚或软化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1月本钢新1号高炉(4747m3)年修恢复后因风口破损、频繁休风等原因引发炉温波动大,煤气利用差,燃料比高,炉芯温度低,鼓风动能长期偏低,最终导致炉缸堆积,进而炉况失常。为此通过采取一系列活跃炉缸的措施:调整造渣制度、热制度、送风制度、渣铁排放制度、冷却制度、装料制度,上下部调剂相结合,并配以轻负荷、洗炉等措施,以此增加风量和提高鼓风动能,提高炉芯温度,精心操作,改善渣铁排放,加强原燃料的筛分等,经过努力,炉缸工作状况明显改善,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当前钢铁市场形势严峻,为增加废物料利用,降低铁前成本,邯钢东区100 m2烧结机中长期配加Zn含量较高的瓦斯灰和炼钢污泥,直接造成4#高炉入炉料Zn负荷升高,影响正常生产。4#高炉通过长期摸索,操作上兼顾边缘和中心两道煤气流,并以活跃炉缸为基础制订排Zn措施,同时加强炉前出铁质量,保证了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6.
沙钢宏发1#高炉(2 500 m3)在2011年年初大修,发现炉缸侧壁在竖直方向呈现出巨大的三角形侵蚀,侵蚀最大处位于炉壳拐点部位,不同于传统的"象脚型"侵蚀。为了调查炉缸部位三角形侵蚀的原因,对炉缸的热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竖直方向的正应力对炉缸的侵蚀影响较大,热应力首先集中在炉缸侧壁靠近底部的地方,侵蚀逐渐向碳砖方向发展,当碳砖完全暴露于铁水中后,在残留陶瓷杯和碳砖交界处产生了一条裂纹,该裂纹逐渐向上发展至炉壳拐点上方,待裂纹停止后,随着铁水的流动和有害元素的破坏,炉缸部位逐渐形成了巨大的三角形侵蚀。  相似文献   

17.
中性盐浴渗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内热式电极浴炉的中性盐浴渗钛工艺。结果表明,在无坩埚的电极浴炉中进行中性盐浴渗钛是可行的。所研制的盐浴对炉衬和电极侵蚀轻微。T12钢用研制的盐浴进行950℃×4h渗钛,可得到22μm左右的渗钛层,硬度达3500~3800HV0.05。渗钛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脆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多法斯科公司4号高炉于1986年重建,采用了荷兰霍戈文公司设计的板式冷却系统,是一座环梁式支撑结构的高炉,拥有20个风口,配备了2个相隔90”角的出铁口,无料钟炉顶设备、热流监测仪、炉顶煤气分析仪及炉料上部煤气和温度探测器。炉子炉缸直径为8.sin,工作容积1576m  相似文献   

19.
赵喜 《金属世界》2016,(4):33-35
高炉的寿命主要取决于炉缸的工作寿命。5#高炉自2001年10月扩容性改造大修开炉至今,已生产十几年,累计生铁产量已达到25284439 t,单位炉容产铁量达到9725 t/m~3,高炉进入炉役后期生产。由于炉缸电偶温度点损坏,为了安全生产起见,新增加炉缸及炉身冷却壁水温差监测系统。稳定生产的同时严密监测炉缸水温差和热量强度的变化,以及炉缸钢甲电偶温度的变化;通过控制炉内冶炼强度,积极调整送风和装料制度,加强炉内及炉前操作管理,针对原燃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操作思路,积极对炉缸进行维护。目前5#高炉炉役后期生产稳定,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使各项指标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钢/钛/隔离剂/钛/钢对称结构复合板坯,研究了轧制加热温度(850-1000℃)对钛/钢复合板显微组织、基材强韧性和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轧制加热温度的升高,界面剪切性能逐步下降。加热温度影响着界面反应相的种类和厚度。在850,875,900℃条件下,轧后冷却扩散过程中,C极容易在钛/钢界面形成TiC层,阻碍了Fe向Ti中扩散,因而界面形成TiC和β-Ti反应层;在950℃和1000℃条件下,由于C在β-Ti中的扩散系数为C在γ-Fe扩散系数的10倍以上,C不能在结合界面富集形成有效的TiC屏障,此时Fe能够在Ti中充分扩散,从而形成了Fe-Ti金属间化物层、TiC层、β-Ti层和α-β Ti层。脆性反应相的厚度与加热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脆性相种类和厚度增加使得钛/钢复合板界面剪切强度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