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注入过程中,尽管采取了单井个性化注入方案,油层动用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采用笼统注入方式,动用状况仍然差异较大,有近20%的油层不能得到动用,并出现了沿高渗透油层三元体系突破现象,大大影响了驱油效果.由于三元体系的特殊性,原有的聚合物驱分注工艺存在剪切降解率高、管柱易结垢、堵塞等问题,不能满足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工艺要求.为此,针对三元复合体系的特点进行了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技术研究,通过调节偏心配注器上的节流元件来改变注入压力,控制高渗透层注入量,加强中、低渗透层注入量,在井口同一压力下实现三元复合驱多层分注.介绍了该分注技术的工艺原理、管柱结构,水力特性试验及现场试验效果.现场试验表明,分注后注入剖面得到明显提高,三元复合体系低效无效循环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分注工艺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大庆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需要,形成了3种成熟配套的聚合物驱分注工艺技术。同心分注技术,其井下管柱采用单管同心分注形式,通过同心配注器对分层注入压力的调节,控制各个层段的注入量。偏心分注工艺,其井下管柱采用单管偏心分注形式,通过偏心配注器形成足够的节流压差,调节注入压力,控制限制层注入量。分层分质注入工艺,其井下管柱采用单管偏心形式,通过分子量调节器或压力调节器,控制注入层段的分子量或注入量。同时,详细阐述了这3种分注工艺技术的工艺原理、技术参数、应用规模以及效果等。依据油田实际的注聚阶段,提出了合理的分注时机与原则,并制定了不同的测试周期。此外,针对不同的油层类型,指出了选择分注技术的原则。最后,根据大庆油田的实际情况,对聚合物驱分注工艺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与攻关思路进行了探讨,认为小卡距聚合物分注技术与聚合物驱分注井高效测调技术应是重点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管分注工艺无法解决层间压差大于2 MPa井的分注问题,研制了偏心双层管封隔器、偏心双层管配注器、井下堵塞器、地面压力调节器及分子质量调节器等配套装置,形成了三元复合驱偏心双层管多层分注技术。根据油层渗透率将油层划分为高渗透、低渗透2组油层,利用偏心双层管封隔器和偏心双层管配注器可形成井下独立的2个注入通道,通过使用地面压力调节器,解决了高、低渗透层注入压力差异大的问题;通过地面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器,解决了相同三元液相对分子质量无法适用高、低渗透率的问题;通过更换井下堵塞器,可实现某一油层的分组变换。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流量70m3/d时,该技术分子量调节上限为50%,节流压差最大可达3.0MPa,油层动用程度明显提高。该技术为提高低渗透油层动用程度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实施三元复合体系驱分质分压注入技术,以改善由于地层非均质性导致的各层注入不平衡的问题,在室内进行分质分压注入的岩心驱油实验,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将强碱、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原样及其流经偏心配注器后黏度降解20%、35%、50%的三元复合体系,在渗透率分别是200×10-3μm2、300×10-3μm2、400×10-3μm2三管并联非均质岩心上进行笼统注入与分质分压注入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强碱体系分质注入和弱碱体系分压注入驱油效果都好于相同体系的笼统注入,与笼统注入相比中低渗透层中的剩余油呵以更好地被动用,其中分质注入的最高注入压力要低于笼统注入压力;而分压注入的最高注入压力高于笼统注入压力.流经偏心配注器的三元复合体系溶液性能与二类油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庆油田聚合物驱的不断深入,渗透率低、层间矛盾大的二、三类油层已成为油田开发的主要对象.原有聚驱分层注入技术存在投捞测试难度大、投捞成功率较低、水驱聚驱转换需更换管柱投入成本高等问题,无法进行规模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发展研究了聚合物驱全过程一体化分注技术,设计研究了全过程一体化偏心配注器、低黏损高节流压力调节器和高黏损低压力损失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器,实现了高渗透层段注入量及中、低渗透层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双重控制;分注管柱与水驱工艺完全兼容,管柱可同时满足空白水驱、聚合物驱及后续水驱全过程分注需要,降低投资和施工成本.1 136口井现场应用表明:应用新型分注工艺后,二、三类油层的动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原油采收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机械分层注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秀芬  刘伟 《特种油气藏》2007,14(4):13-16,25
大庆长垣油田主力油层聚合物驱三次采油自1991年开始进入工业性矿场试验以来,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聚驱对象由主力油层转变为二类油层,并开展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的先导性试验。聚合物驱可以扩大波及体积,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层间矛盾,必须进行分层注入,以改善聚驱效果,为此,大庆油田最早发展了双泵双管分注工艺管柱。随着聚驱对象的转变,渗透率降低,分注层段数增加,为适应不同时期聚驱开发的需要,聚驱分注技术以提高注聚效果和降低成本为目的,发展应用了双泵双管分注工艺、单泵双管分注工艺、单管同心环形降压槽分注技术、单管桥式偏心分注技术、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对聚驱注入剖面调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元复合驱注采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元复合驱注入工艺、三元复合驱举升配套工艺及油层改造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三元复合驱采油配套工艺的研究方向。具体应开展以下研究:(1)进行三元复合驱注入工艺的研究,包括分注工具的防垢技术研究、三元分注技术研究、注入井除垢技术研究等;(2)开展采出井清防垢配套工艺研究;(3)加强三元复合驱动态管理;(4)开展三元复合驱防堵、解堵及防砂工艺技术研究;(5)开展三元复合驱清防蜡技术研究;(6)完善三元复合驱井下作业。  相似文献   

8.
崔金哲  李波 《石油机械》2011,39(1):67-68,79
针对水驱分注工艺技术存在聚合物溶液在流经配注器时产生降解,粘度损失大,且聚驱同心分注工艺存在调配繁琐、聚合物溶液鱼眼及杂质堵塞易使环形降压槽失去功用等问题,研究了聚驱梭形杆偏心分注技术。对配注器及投捞器的结构进行优化,降低了操作难度。采用偏心式结构,测调简便,控制水量精度高,可满足聚驱多层分注的需要。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堵塞器投捞顺利,无遇卡、遇阻现象,测试曲线形态比较平直,实注满足配注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聚合物驱分层注入工艺技术,该技术主要是解决由笼统注入方式而导致的层间矛盾及利用常规分层配水工艺配注聚合物而出现的剪切降解问题。它主要是通过双管分注管柱来满足聚合物的分注和洗井需要,既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小聚合物流经水咀时造成的剪切降解及铁离子的伤害,又可使射孔井段以上套管不承受高压,同时实现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聚合物的分层定量注入,分层注入量可在地面控制,计量既简便、直观、准确,又减少了传统分层测试的劳动强度,并能较好地解决由于笼统注入方式导致的层间干扰问题。并通过现场试验论述了该项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偏心分注验封及分层压力测试技术,能够在正常注水状态下同步测试录取偏心分注井分层水嘴压力降落和流量变化结果,通过分层吸水量进行压降曲线分析,准确判断各层段吸水能力变化情况,能够实现分层注水、分层测压,达到调整注水井层间矛盾。通过对偏心分注井投捞测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该技术进行改进完善,使偏心分注管柱在油田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吞吐进入中后期,各储层之间矛盾日渐突出,储层之间的吸汽量不均,严重影响油藏的动用程度,主要表现在产油量下降、含水升高等方面,提出稠油分层注汽技术。稠油分层注汽技术是通过封隔器对互层状油层有效封隔,在纵向上划分出相对独立的注汽单元,以注汽装置对各生产单元单独作用,从而在注入阶段可以减少高低渗透层、新老层、油水层之间的干扰,充分发挥油层潜力,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该技术包括分层定量注汽技术、分层配汽技术、自动配汽技术,另外该技术针对一些特殊油井还研制了出砂井分层注汽技术和侧钻井分层注汽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上油田小井眼注水井缺乏高效测调分注工艺的技术现状,在现有大尺寸边测边调分注工艺基础上,创新设计了高效测调分注工艺、分注管柱、注水工作筒及验封测调一体化仪器,形成了适用于海上油田82.6 mm(3.25 in)内通径的小井眼分注井测调一体化工艺技术。采用该工艺技术可使小井眼注水井的分注层数不受限、单层流量不小于1000 m3/d,测调时效和成功率高,且具备测试通道。海上油田小井眼分注井测调一体化工艺技术现场应用了11口井,验封调配144层次,一次性验封测调成功率97.3%以上,平均单井测调时间在6 h以内,分层验封效果可达90%以上,分层流量测调误差在10%以内,测调精度在2%以内,分层配水合格率超过95%。该工艺技术可以满足当前海上油田小井眼注水井精细化注水的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3.
提高稠油多轮次吞吐井吞吐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稠油多轮次吞吐井吞吐效果,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进行多轮次吞吐井参数优化设计;进一步发展分层注汽技术,以适应多轮次吞吐后变化的油藏条件,改善分注效果,降低产量递减速度;针对多轮次吞吐后套管变形严重现象,采用小直径封隔器来解决这类油井的注汽问题;在采出过程中,针对储层能量降低、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采取分层采油技术,缓解层问矛盾,提高生产压差.通过分注分采规模实施,累计工业化应用6000余井次,增油100×104t,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正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分层开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分析了大庆油田分层开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从分层注水管柱和分层采油管柱的结构,特性及适应条件等方面,叙述了大庆油田机构分层开采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械防砂空心分注技术存在防砂后通径小、分注级数少、投捞测配繁琐等问题,进行了大通径分层防砂和小直径偏心定量分注工艺研究,形成了?177.8mm套管注水井分层防砂偏心分注技术。该技术分层防砂达到3段,留井防砂管通径可达108mm,分层注水管柱内通径46mm,可满足验封、定量配水、斜井投捞测配等要求,为易出砂地层分注工作提供了一种防砂可靠、分注级数多、投捞测配简单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型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合物分注特别是三层分注,可以改善油藏层间差异大的问题.新型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是将聚合物配注器放置在地面,进行地面投捞与调配,将各个配注器连接电磁流量计,实时监测各层的注入量,数据真实准确,避免了以前聚合物三层分注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型聚合物分注技术的原理组成、主要配套工具及现场应用情况.该技术在河南油田已应用20...  相似文献   

17.
分层注汽工艺技术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河南油田浅层稠油油藏普遍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以及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油层吸汽不均的现象,导致高渗透层动用程度高,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低,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为此研究了分层注汽管柱,该管柱可以实现不动管柱分层注汽,生产管柱与分层注汽管柱合二为一,减免了注汽管柱起下作业,减少了作业工作量,消除了作业过程中热能浪费。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提高油藏动用程度,提高了油藏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注水井分层压力测试技术在文留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注水井分层压力测试技术的工艺原理和特点,以及该技术在开展评价分注井油层物性、分注井调配、指导水井措施、验证封隔器的有效性等方面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是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埕岛油田3种分层防砂分层注水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分析了埕岛油田先后采用的3种分层防砂分层注水工艺的特点。由于密闭注水分层防砂同心双管注水工艺和密闭注水分层防砂同心单管注水工艺不能满足海上注水要求,逐渐被淘汰。大通径分层防砂二次完井分层注水工艺成为目前海上注水主导工艺技术。同时介绍了以大通径分层防砂为主的二次完井的类型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