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在一台计算机上配置多个硬盘 在一台计算机上连接多块硬盘,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硬盘的连接 硬盘连接是指硬盘与计算机主板通过IDE接口通过数据线的连接,一般的硬盘数据线上有三个接头①、②、③,其中一个边带有红线。①、③接头不分,其中任意一个都可以与主板或硬盘连接。目前的大多数主板都带有两个IDE接口,即IDE1、IDE2。而BIOS最多支持四块硬盘。以连接四块硬盘为例,将③端口连接在主板上的IDE接口上,红线边向着主板IDE接口上标有“1、2”字样那一段。①、②两个端口是用来连接硬盘的。这样,四块硬盘就可以连接在主板的两条数据线上。但这样的连接是不行的。要注意的是:计算机的启动盘一定要连接在主板的IDE1接口上,而且,连接在同一条数据线上的两块硬盘要由“主”、“从”之分。区分硬盘“主”、“从”是对硬盘的跳线设置。硬盘的跳线设置如下。  相似文献   

2.
IDE接口设备怎么连接 硬盘是IDE接口设备,在没有外加控制卡的情况下,主板上的两个IDE口最多只能接四个IDE设备,使用这两个IDE接口使系统的效率最高有下列一些方法。 (1)只有两个IDE设备 如果一个硬盘和一个光驱,或两个硬盘。 这是最简单的情况,只要IDE1上接一个,IDE2上接一个。至于跳线,可能有的主板要求都将它们设置为Master,但现在大多数主板都无所谓了。光驱和硬盘分开接,还可以解决最古老的Windows 95版本在光驱和硬盘接在同一个IDE口的时候放VCD存在的动画问题。 (2)三个IDE设备 如新旧两个硬盘加一个光驱,或一个硬盘和两个光驱。当三个设备为两个硬盘加一个光驱时,最好的接法是:将两个硬盘接到一个IDE口上(常用IDE1),光驱单独占用另一个IDE口(常用IDE2)。新旧硬盘的速度往往是不同的,可  相似文献   

3.
今贝贝 《电脑》2003,(7):25-26
IDE硬盘在7200转速上也呆上了不少时间,业界已内万转SATA硬盘开始也开始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一般普遍的观点认为,与SCSI硬盘相比,IDE硬盘稳定性相对较差,转速低,同时对CPU依赖大。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的确是IDE硬盘的不足之处,为了打破IDE硬盘这一宿命,拥有10000转速的西数“猛龙”挺身而出,为SATA磁盘发展指明了一条道略。  相似文献   

4.
586主板与486主板最大不同点之一,就是把多功能I/O卡的功能集成到了主板上,其中包括了硬盘控制器。现在的586主板大多有两个PCI BUS Master IDE硬盘控制器接口,每个硬盘控制器接口可连接两个IDE(或ATAPI)设备,总共可接4个IDE(ATAPI)设备。也就是说每个主板可连接4个IDE接口硬盘,或4个ATAPI接口CD-ROM,或4个硬盘与光驱的组合。传统的IDE硬盘控制器接口最多只能支持528MB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绝大多数都采用IDE接口,这是一种很普及的接口模式,如图1所示.我们使用的主板也都是IDE接口的主板,每块主板上有2个IDE插槽,而每个插槽又可以支持2个IDE设备.因此从原理上讲,我们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安装4个IDE硬盘共同使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安装多个硬盘呢?  相似文献   

6.
平时,我们在使用电脑时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棘手的问题,无法解决。我将我平时积累的一点经验,希望大家通过本文能有所启发。 故障现象一:在BIOS中检测不到硬盘。 原因及排除:IDE接口与硬盘间的电缆线未连接好;IDE电缆线接头处接触不良或者出现断裂;硬盘未接上电源或者电源转接头未插牢。如果检测时硬盘灯亮了几下,但BIOS仍然报告没有发现硬盘,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上某个部件损坏;主板IDE接口及IDE控制器出现故障;接在同一个IDE接口上的两个IDE设备都设成主设备或从设备了。首先应确认各种连线是否有问题,接下来应用替换法确定问题所在。 故障现象二:BIOS自检时报告"HDD Controller Failure"。  相似文献   

7.
在广泛使用的几种硬盘接口标准中,IDE接口以其速度高、成本低在微机中占了绝对优势,采用IDE接口标准的硬盘驱动器一般称为IDE硬盘,相应的接口卡称为IDE卡。近一年来,容量大于528MB的硬盘价格迅速下降,同时,微机上使用的软件规模增大,一个30MB以上的软件已成为平常,故此,在微机上安装500MB至IGB大硬盘的需求增加,也具备了实现的条件。原有的IDE接口标准只能支持容量在528MB以内的硬盘,为适应硬盘容量增加的趋势,有关厂商在原有的IDE标准基础上。制定了增强IDE接口标准(Enhanced IDE,缩写为E-IDE,也译为扩展IDE),新标准兼容原有的标准,增加了支持528MB以上大硬盘的性能(可支持达8.4GB的硬盘),同时传送速度也有了提高,这样,增强IDE标准保持了原有IDE标准的优点,克服了它的缺点,现在市场上1GB IDE硬盘的价格比相同容量的SCSI接口硬盘的价格约低40%,可以预见,如果这种价格差继续得到保持,IDE硬盘垄断微机硬盘市场的局面将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前几日在BT资源上发现了几部新的电视剧,可怜我的硬盘只有40GB,本来空间就所剩无几了,如何装得下那么 多的资源啊!于是狠狠心买了一块二手希捷硬盘和一台DVD刻录机,准备将一些经典的电影刻录成DVD来缓解一下库存 危机。为了使新家伙可以和原来的光驱、硬盘和睦相处,还得为它们设置跳线。 我的主板比较老了,有两个IDE接口,每个IDE接口可以通过数据线连接两个IDE设备,当一条数据线上同时 连接两个IDE设备时就必须为它们设置跳线,否则系统不能正确识别连接的设备。我原有的一块硬盘与一个光驱各占 用了一个IDE接口,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效率,我打算将两块硬盘接在IDE1接口上,希捷硬盘仅用来存储数据;光 驱和刻录机接在IDE2接口上,并且刻录机为主盘。  相似文献   

9.
IDE硬盘大观     
王涛 《电脑爱好者》2001,(20):23-24
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配件设备,本期的“IDE硬盘大观”将向您介绍选购IDE硬盘时应注意的参数及IDE硬盘的主流品牌。  相似文献   

10.
ATA133的先锋     
从PIO发展到DMA、从DMA33发展 到ATA100,IDE硬盘的传输协议经历着几乎2年一变换的发展速度。从本身的结构来看,IDE硬盘无法满足高负载数据传输以及网络状态中多用户访问等环境下的应用。但是随着磁头以及磁盘制造技术的发展,IDE硬盘在CPU占用率以及数据传输速度也在逐步改善。目前众多硬盘厂商推出的单碟40GB IDE规格硬盘,在传输速率上基本可以超过40MB/s。如果单单考虑速度,这些产品在这一点上已经超过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了IDE接口硬盘控制器的寄存器模型及VxWorks下IDE硬盘驱动方式,针对大容量硬盘提出了对VxWorks下IDE硬盘驱动程序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2.
火箭100RAID     
《个人电脑》2001,7(5):26-26
在最近1年中我们测试了很多基于IDE硬盘的RAID卡产品。相对于SCSI RAID系统,IDE RAID卡较低的价格以及IDE 硬盘在价格、容量上的优势,使得IDE RAID系统在一些中低端应用中占有较大的优势。此次我们介绍的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绝大多数都采用IDE接口,这是一种很普及的接口模式,如图1所示。我们使用的主板也都是IDE接口的主板,每块主板上有2个IDE插槽,而每个插槽又可以支持2个IDE设备。因此从原理上讲,我们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安装4个IDE硬盘共同使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安装多个硬盘呢?一、硬盘跳线的设定在安装双硬盘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硬盘的跳线进行设定,如图2所示。因为当多个硬盘安装到计算机中时,需要计算机正确识别、区分和驱动它们后才可以使用。那么计算机是按什么方法来区分不同硬盘的呢?答案就是靠主、从跳线的设定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电脑爱好者》2003,(8):72-72
随着宽带网络的逐渐普及,Internet上的海量信息对我们计算机上原有的存储容量已提出了严峻地考验,而性价比越来越高的120GB硬盘也一天天地受到用户们的青睐和关注。同时,随着希捷Serial(串行ATA,简称SATA)硬盘在市场上正式上市并且价格非常便宜,parallel ATA(并行ATA。简称PATA,由于硬盘接口是IDE,所以我们也称IDE为硬盘)硬盘的历史使命似乎走到了尽头。但IDE硬盘并不会就此消失,因为大多数的老计算机用户受到愿有计算机架构限制,还只能继续使用IDE接口的硬盘,而且这个持续时间不会太短。  相似文献   

15.
硬盘是计算机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担负着保存数据资料的重要任务。如今硬盘的容量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飞速提高,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硬盘容量在40GB以上,而且随时可能变成80GB。如今的系统、软件、游戏的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任何一个用户都希望自己的硬盘空间也能够尽量满足需求,为此,我们可能需要购买第二块硬盘,于是就产生了安装和使用双硬盘的问题。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绝大多数都采用IDE接口,这是一种很着及的接口模式。我们使用的主板也都是IDE接口的主板,每块主板上有两个IDE插槽,而每个插槽又可以支持2个IDE设备,因此从原理上讲,我们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安装4个IDE硬盘共同使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安装多个硬盘呢?  相似文献   

16.
老实 《网络与信息》2006,20(12):52-53
为了有效地保存硬盘中的数据,除了经常性地进行备份工作以外,还要学会在硬盘出现故障时如何救活硬盘,或者从坏的区域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一、系统不认硬盘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  相似文献   

17.
看图识硬盘     
作为电脑系统的上重要部件之一,硬盘担负着存储数据的重任。随着技术的进步,硬盘的性能也在不断地提高。这次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大肚能容”的家伙吧。目前市场上的硬盘以IDE接口为主,采用SerialATA(以下简称SATA)接口的硬盘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了。我们先来看看IDE接口的硬盘。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920T微处理器的IDE硬盘接口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对IDE硬盘的读写,介绍了基于ARM920T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结构,设计了系统与IDE硬盘的接口电路,分析并改造了Linux操作系统下的硬盘驱动,最终在S3C2410开发板上实现了对硬盘的稳定快速的读写。  相似文献   

19.
双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担负着保存数据资料的重要任务。如今硬盘的容量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飞速提高。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硬盘容量在40GB以上,而且随时可能变成80GBo如今的系统、软件、游戏的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任何一个用户都希譬自己的硬盘空间也能够尽量满足需求。为此,我们可能需要购买第二块硬盘,于是就产生了安装和使用双硬盘的问题。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绝大多数都采用IDE接口,这是一种很普及的接口模式。我们使用的主板也都是IDE接口的主板,每块主板上有两个IDE插槽,而每个插槽又可以支持两个IDE设备,因此从原理上讲,我们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安装4个IDE硬盘共同使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安装多个硬盘呢?  相似文献   

20.
杨建要 《电脑》1997,(10):58-58
一、在IDE接口大容量硬盘上安装 SCO UNIX 最近各种名牌 486和 586微机(如COMPAQ、HP、IBM等)都配置上了IDE接口的大容量硬盘,容量一般在1GB以上。但传统的INT 13(磁盘读写中断)调用只为磁道数保留了十个二进制位,所以最多只能支持到1024个磁道。受此影响,在这种IDE接口大容量硬盘上安装SCO UNIX时,就会遇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