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幽默11则     
吴浪 《饮食科学》2001,(11):41-41
我吃了一块鲸鱼肉 一职员刚领到薪水,便带着太太去一家豪华餐厅吃了一顿饭。吃罢,服务员过来结账。 职员问:怎么一杯酒要这么多钱?”“是这样,本店一杯酒是按一瓶酒计价,其他收费也是这样。”职员太太闻听此言,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职员吓坏了;忙问:“怎么回事?”“刚才我吃了一块鲸鱼肉。” 应 酬 丈夫打电话回家,说晚上有应酬,不能回家吃饭了。儿子问:“妈妈,什么叫应酬?” 妻子向几子解释道:“不想去,但又不得不去,就叫做应酬。” 儿子恍然大悟,第二天早上儿子上学去,临走向妈妈道别“妈妈,我应酬去了。” 早餐与胃…  相似文献   

2.
但凡提到“必胜客”,稍有点西餐常识的美食朋友都知道,这是闻名于世的皮萨连锁店,该店烤制的皮萨为地道的意大利风味,故而无论“连锁”到哪儿,都好评如潮,食客如云。在国内时虽也听说过“必胜客”的鼎鼎大名,但却无缘品尝,直到我再次来到澳洲。 “今天中午我们全家去‘必胜客’吃皮萨为您接风。”我抵达澳洲的第四天,儿子便提议道。见我略显迟疑,儿子又解释道:“这可不是您前次来澳洲时,我们请您吃的那种从超市买回来的大众皮萨……到时候您就知道了,好吃得很,绝对不亚于我们家乡街头的千层饼。”虽然我对西餐并不感冒,但好…  相似文献   

3.
麻辣烫     
吣磅慧赞 一天,有一间蛋糕店的售货员大喊:“一元一个蛋糕,不热不收钱“一个乞丐走过来说“给一个冻的f (翠云提供) - 一 “请你介绍一下增产节约的经验‘ ”我们可没做什么。” “太谦虚了。据反映.这个月你们店在不增加面粉的情况下,又多做出了许多馒头。‘。 (小文提供) 一天.蚯蚓妈妈带着一群蚯蚓孩子在地上爬呀爬呀这个时候最小的那只蚯蚓孩子问蚯蚓妈妈‘’妈妈,爸爸去哪儿了7”蚯蚓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你们的爸爸跟着渔夫钓鱼去了” (吴浪提供)”昨夜宴会如何7” ”太没趣了。” ”菜不行吗7” “我旁边.坐一个斜视的人.把我盘子…  相似文献   

4.
《上海调味品》2006,(6):7-7
“六一”童节。小华在学校里参加了主题班会,下午回到家。妈妈闻声从厨房里跑出来:“宝贝,中午吃的什么?”。“不还是学校那难吃的盒饭嘛,“小华噘起小嘴“真没劲!”妈妈神秘地一笑:“没关系,晚上妈妈给你做更好吃的。”  相似文献   

5.
中秋是我们团聚最好的理由,一家人坐在一起尽情地闲聊,吃着爸爸做的家常菜,听着妈妈讲的八卦事,我觉得真是“幸福满满”呢!可是有没有人注意到,其实在我们享受美食的同时,有的时候却忽略了健康问题;白斩鸡.红烧肉、蒸丸子、双黄月饼……我们的饮食似乎在这一天过于丰富,共享天伦之余,我们身体里的脂肪也在暗暗地蹿升……  相似文献   

6.
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从前每次跟儿子上街,他对那些洋快餐都很“感冒”,总是嚷着要吃。我对他说的“那些洋快餐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的话,对他来说就是耳旁风。最近,在我“研制成功”几款安全绿色的“洋快餐”食谱后,儿子欢喜的不得了,隔不了几天就嚷着要吃妈妈做的“洋快餐”!  相似文献   

7.
林霞 《饮食科学》2008,(6):53-53
从女儿到妻子.再到现在的母亲.这一系列的身份转换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我对于我妈妈来说是个奇迹.妈妈说:“真不敢相信.我闺女能做出一桌子菜。”这对于我老公来说.是捡了个大便宜.我老公说:“原以为捡回来一个小‘饭桶’.谁想到你也能下得厨房。”是呀.别说他们.就连我自己对这些变化也感到惊讶.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身不由己地脱胎换骨.成了他们眼中的“贤妻良母”?想来是爱吧。  相似文献   

8.
经常有人好奇地问我:“你们营养师每天都吃什么?你们吃肉吗?你们是不是吃得很清淡?你家人忍受得了你吗?”我都会哈哈一笑,对他们说:“我们啥都吃,而且吃得多‘彩’多‘滋’!”营养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那我就跟您说说,我们家怎么搭配多“彩”多“滋”的营养生活。  相似文献   

9.
幽默7则     
《饮食科学》2001,(6):43-43
我要赢者 一次,有一位客人进入餐馆,他点菜要一只两磅重的龙虾。“服务员,”他指着端上来的菜说,“这只龙虾怎么会只有一只爪?” “对不起,先生,”服务员回答说,“因为有时龙虾在水槽里会打架。” “这样的话,”顾客说,“把打赢的那只给我拿来吧。” 绅士风度 我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每次有好吃的,两人争抢激烈。女儿年幼抢不到手,常常哭哭啼啼。 一天,小姨子送来一块大蛋糕,为使他俩都高兴,我对儿子说:“吃东西要有绅士风度。”看着儿子不解的样子,我又解释道:”就是将蛋糕切成两片,大的一片给妹妹吃。” 儿子点点头,…  相似文献   

10.
颜旭 《美容院》2023,(2):109-112
<正>李然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在车站看着汹涌的人流共同奔赴一个叫“家”的目的地,她的嘴抿了抿,泪水有些忍不住。她把背包背在了胸前,用手挡着,生怕人流把包里的面包挤坏了——妈妈爱吃甜食,这次塞了满满一包回去。敲门、拥抱、换鞋、喝水……奔波的劳累瞬间被家的温暖所融化。她妈妈挑了一个最爱吃的面包,李然坐在旁边,正叽叽喳喳地说着路上的见闻,毫无征兆地,一声哀叹插了进来,面包停在嘴边,“将来你要是被‘吃绝户’了可怎么办啊?”妈妈接着说:“我起码有你惦记着,  相似文献   

11.
野鹤 《食品与生活》2014,(12):47-47
小宗一直要请我吃饭,我问:“哪一家?吃什么菜?”小宗躲躲闪闪:“川菜,老板说跟您很熟.”我再问:“在定西路?老板姓邓?店名‘邓记’?”小宗如有问必答似地说:“对,邓记食园,老板叫邓华东,听说是一位‘大牌’!”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六月,上小学的儿子特别高兴,因为除了“六一”儿童节,端午节也放假!六月的天渐渐热起来,我把新买的田园风格的桌布、椅垫、沙发抱枕等统统都换了出来。碎花绿叶看上去相当惹人怜爱,再把清凉的竹席坐垫铺上,顿时凉爽宜人。刚从学校回来,儿子便拉着我问:“妈妈,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也有人叫它‘诗人节’,我们家准备粽子了吗?”  相似文献   

13.
天气火热的夏季,我总是鼓励胃口不好的儿子多吃水果。但有一种水果我一直不敢让儿子多吃,那就是菠萝。记得儿子第一次吃菠萝时,由于我的大意,没有给他限量,任由他逞一时口舌之欲大吃特吃,结果数分钟后,小家伙就用双手捂着嘴巴大哭大闹:“菠萝咬舌头了!菠萝咬舌头了!”如此“惨痛”的才识却无法阻挡儿子对菠萝的钟爱。  相似文献   

14.
喜多 《饮食科学》2001,(6):37-37
“我还记得爸说,‘有出息了天天过年,窝囊一辈子年年过不上年’——我一直都记得!”小儿子也泪光点点。我真的没想到,当年一句不成章的话,却给了儿子一个不大不小的触动!  相似文献   

15.
孩子气     
又是一个窗帘外万冢灯火的夜晚,和儿子并排躺在床上,如同一对漂流者乘坐小艇,漂流在苍茫大海一—又或许是苍茫人海。我们因熟悉而亲密,因亲密而惺心意相通。我说:“妈妈在挪威,曾经看到有一片鲸鱼肉搭在一个Sush上,但我没有吃,把它留下了.”“啊?”我家的小男孩张大刚要闭上的眼睛:“他们为什么吃鲸鱼啊?那是什么鲸--虎鲸?蓝鲸?抹香鲸?还是白鲸?”  相似文献   

16.
幽默7则     
兵卫  张泽峰 《饮食科学》2001,(10):41-41
巧言如簧  一位女士到一家餐馆点了份牛肉,吃到一半,发现有只苍蝇,于是叫来服务员:“看,这是怎么回事?”  服务员笑了笑,答道:“恭喜小姐,你抽中了本餐再来一份的奖!”             治根  妻子捂着肚子对丈夫说:“我肚子不舒服,给我找点药吧。”  “你今天吃什么东西了?”丈夫问。  “早上吃的东西不太新鲜。”妻子说。  于是,丈夫就找出一瓶眼药水往妻子的眼里滴。妻子惊叫了起来:“我是肚子疼,你怎么往我眼里滴眼药水呢?”  丈夫说:“你的眼睛好使了,就不会买不新鲜的东西吃了。”    …  相似文献   

17.
凉虾     
高勇 《饮食科学》2010,(6):35-35
连续几日的太阳,使气温骤升了不少,5岁的儿子开始嚷着要奶奶给做冰激凌吃。母亲怕天气生暖还寒,小孙儿吃坏了肚子,心疼地说:“宇儿,这才什么时候啊,就吃那冰得厉害的东西。”“不嘛,奶奶,我要吃,隔壁陈天浩的妈妈今天都给做了。”儿子任性地要他奶奶给他做。  相似文献   

18.
《中国黄金珠宝》2005,(4):89-89
今夏大热。天气预报高温预警由红转黑,让我们领略了百年未遇的酷暑。“今天‘红’了吗?”。“今天又‘黑’了!”成了夏季的气候流行语……  相似文献   

19.
    
好像连续数月的样子,在一份著名体育报纸的角落版面里,时不时出现一则极不协调却又让人印象深刻的寻人启事:一位叫做“勇”的丈夫、爸爸、儿子,被自己的妻子、儿子和父亲召唤——以只有家人才知的暗语、所指为引导,读来言辞恳切、情深意绵(想来家人知道“勇”是这份体育报纸的忠实读者)。所有文字都不曾提及“勇”因何离家出走,所有的文字都阐述着家人的思念和担忧,所有的文字清清楚楚地表达着一个主题:快回家吧!  相似文献   

20.
关于面条的轶闻趣事 先说一件趣事。记得小时候农村搞批林批孔运动,在一次批判大会上,村子里的妇联主任批判孔夫子时愤慨地说:“毛主席说过,‘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女人能顶半边天’。可是,孔老二真浑蛋,说什么‘女子不算汉,面条不算饭’,如今女人像男人一样割麦插禾修梯田,谁说女子不如男?再说,现在口粮少吃不起白馍馍,只能吃稀面条,孔老二说面条不算饭,那我们吃什么?吃他达《豫西南方言,意思是爹或爸)那个蛋!孔老二真是胡说八道啊!”笔者不知道孔老夫子究竟说没说过“女子不算汉,面条不算饭”之类的话,也不知道农村为何批林批孔要拿面条说事儿,不过从那时候起,从那位妇联主任口中,的确体会到面条——是普通百姓的家常便饭,特别是长大上初中学地理课后知道面条是北方人须臾不可或缺的主要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