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湖北鄂城钢铁厂KDON-1500/1500型空分设备是开封空分设备厂制造的第一套1500米~3/时管式制氧机。保证空分塔基础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是直接影响空分设备安装和运行的重要问题,空分塔基础除要求在低温下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防止沉陷倾斜等一般要求之外,还要求基础混凝土能耐+20°~-100℃的温度变化,即在低温下抗压强度不小于100公斤/厘米~2,导热系数不大于0.23仟卡/米~2·时·度。根据鄂钢土壤地质情况,设计考虑了空分塔基础设计深度为1270毫米,其中包括300毫米厚的保温层和50毫米厚掺入防水剂的细石防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正>FL-130型空分塔,原设计能力为125~130米3/时氧(该塔原为 50米3/时分溜塔变型产品,原设计加工空气量为760米3/时,下塔操作压力 7公斤/厘米2──编者),经十多年生产,只能达到100~120米3/时氧。而我们实际送入的空气量是900米3/时,应产150米3/时氧,但由于空分塔氧提取率低(只有63.3%),造成大量氧气随氮气跑掉,致使氮气纯度降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上塔精馏段的计算,发现塔板阻力太大。每块塔板阻力有57.5毫米水柱,比一般规定的25~35毫米水柱高一倍,容易产生液泛。此外,塔板孔眼蒸汽最小  相似文献   

3.
水下抓碴     
恶滩电站尾水渠围堰由原生岩石和混凝土组成,在水中爆破拆除后,需在水深7.3~12.7米的动水中把石碴取出。围堰岩层完整,预计爆破后岩石的块度较大。我们采用把HDK-6型附壁式抓岩机的气压抓斗改装在10吨动臂式门座起重机(以下简称门机)上,完成了水下抓岩出碴问题。一、改装设备的主要特性: 门机:起重量10吨, 起重高度20~37米扬程90米起重速度45米/分起重幅度37-18米行走速度18米/分臂架迥转速度0.75转/分臂架由最大伸幅变至最小伸幅所需时间3分钟抓斗:容积0.6米~3 工作风压5-7公斤/公分~2 气缸直径φ600毫米活塞最大行程630毫米耗气量6米~3/分自重2300公斤抓片张开最大直径φ300毫米抓斗闭合最大直径φ1600毫米二、通气抓碴原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柳州钢铁厂1#3200标米3/时制氧机空分基础冻涨的情况,分析了冻涨的原因,并侧重介绍了冻涨事故的处理方案及加固处理施工的情况——顶管及基础下面空隙回填的办法。运行实践表明,空分基础加固处理是成功的。本文还附带简介了2#“3200”空分基础的设计(地下自然通风式)与运行情况。图4,表2。  相似文献   

5.
<正> 日本山幸(Sanko)蒸汽船舶有限公司的大型油船№914(载量164,518吨,散装矿/油船)的主透平冷凝器上使用了焊接钛管。该船安全航行于波斯湾、非洲和南美海域。该冷凝器与三菱船用燕汽轮机(最大功率28,000马力,蒸汽压力在510℃为60公斤/厘米~2,螺旋桨转速88转/分)直接相连。该冷凝器处理蒸汽量为67,500公斤/小时,顶部真空度为722毫米汞柱,冷却面积为2,070米~2。在厚33毫米的黄铜管板上同时使用φ19×1.2毫米铝黄铜管和φ19×0.5毫米焊接钛管(JIS2级),用牺牲锌阳极进行阴极保护,用氯离子注入系统进行防污。  相似文献   

6.
首钢设计院徐文灏同志,在对从法国引进的6500标米~3/时空分设备精馏进行消化研完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近年来做了很多艰巨的工作,写成了“全低压空分设备相对挥发度法精馏计算——逐层法与简捷法,例:法国6500标米~3/时空分精馏解析”一文,主要内容为,一、逐层法计算讨论,二、法国6500标米~3/时全低压空分精馏塔逐层法实例计算;三、简捷法计算讨论;四、法国6500标米~3/时全低压空分精馏塔简捷法实例计算;五、推论与结语。有图20个,表14个,参考文献22篇。鉴于本刊篇幅关系,我们准备分两期刊完,本期先刊出一、二部分。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化工设计院编出的《化工设计》1975年第2期,刊出了该院“空分装置基础设计小组”编写的“关于空分装置基础设计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1~20页)。内容有:各有关地区空分塔装置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第十六届国际制冷大会的论文,介绍了苏联空分设备研究、设计制造和操作方面的情况。设备加工空气量60~350000米3/时;已研制出各种空分设备的数学模型、自动计算系统;比较了换热系统的型式:精馏塔采用径向筛板;产品进行综合性分离能提高设备的经济性,折算费用作为优化指标;并指出了防爆的保护措施,列述了空分设备改进设计的措施,从而使空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大大提高,运转周期延长至3年,甚至4~7年。表1。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开封空分设备厂φ1毫米塔板冲模的设计与工艺。重点总结了弹簧夹头、上下模板装配与调整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经验。图 4。  相似文献   

10.
为150米~3/时制氧机配套的50—110/12型中压活塞式膨胀机,原进排气阀杆,是阀头与阀杆连接为一体的结构,通过多年使用,觉得这种结构有不少缺点。首先在制造时材料浪费:进气阀杆由阀头部份的φ36毫米车削至阀杆部份的φ18毫米;排气阀杆由阀头部份的φ45毫米车削至φ18毫米。另外阀头与阀座密合面宽度只有2~2.5毫米,阀杆稍有偏心与歪斜,便  相似文献   

11.
林德公司慕尼黑分厂1971年生产了氧产量24000标米~3/时、氮产量15000标米~3/时的大型空分设备,分别供给澳大利亚、奥地利、瑞典和本国各用户。同时还生产了中小型的空分设备供给丹麦、芬兰、瑞士及土耳其。其中包括氧产量50标米~3/时或氮产量100标米~3/时的小型空分设备。这种设备几乎皆无需管理,全自动化的。  相似文献   

12.
我厂安装的一台3200标米~3/时制氧机(开封空分设备厂制造),自从1974年10月投产以来,由于液氧泵故障,液氧循环吸附系统长期未能投入运转,严重影响空分装置的安全生产,为此,我们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和设备,对国产3200标米~3/时制氧机(管式)能否把液氧泵强制循环改为自循环,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认为是可行的。并借1975年8月设备大修之际作了改装,已于11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半年多来,运转情况正常。这为制氧机取消液氧泵,简化设备,同时保证设备安全,又便于操作维护打下了初步的实践基础。现将改装和运转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来,西德、苏联、波兰等国曾多次采用氮气扑灭煤矿地下火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西德自1974年12月6日第一次应用氮气灭火以来,至1978年12月31日,在矿井火灾中采用氮气灭火计31次,其中30次氮气对火源产生影响,使开采继续进行,甚至用氮气扑灭了几次明火火灾,仅有一次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其概况如下:应用次数:隐蔽火灾22次,明火火灾6次,瓦斯火灾3次,为了阻爆6次。灌注氮气的持续时间3~200分钟。灭火管道长度1680~5300米。管道直径φ50~500毫米,一般φ150~200毫米。管道的起始压力2.5~15巴,一般5~10巴。气氮温度一般10~20℃,最高氮气流量500米3/分,平均氮气流量,最小  相似文献   

14.
由开封空分设备厂生产的我国第一台全板式1500标米~3/时空分设备,在我厂安装以来,1973年曾生产七个多月,由于还有一些问题,氧气量只有900标米~3/时左右。后来在开封空分设备厂的帮助下,我们于1975年对设备进行了一些改进和检修,并于1976年5月9日投产,氧产量达到1500米~3/时以上,运行以来,工况稳定,效果良好。现将改进与操作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介绍空分塔基础结构形式与传热的分析,加热风管至基础本体表面、隔热层、隔热层至空分设备、基础底部土壤,通风管内空气与管壁对流等传热量及基础通风量的热工计算方法,并以某厂3200m~3/h制氧机空分基础为实例,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比较,结果较为吻合。并指出地层温度对低温设备的地下基础有不可忽视的热影响,计算时必须予以考虑。图3表3参5。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机械工业部(82)机技字394号和石化通用机械局(83)通技字17号文的精神与要求,杭州制氧机厂生产的3330×1000×1200毫米铝制可逆式板翅式换热器(下面简称三米三板式)申报部优产品。在石化通用局的领导下,中国空分设备公司组织了空分行业部优产品检查测试组,于1983年7月20日至24日在杭氧厂进行了检查测试工作,有7个单位18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17.
基础表面设计温度究竟取多少,目前国内外说法不一。对此,谈谈自己对几种空分基础结构形式的看法。1.地上式带通风孔的基础(图 1):热工计算中对这种基础形式,应按设备正常运转不漏液的条件下,根据基础表面最冷部份的温度与通风管壁的温度,按平壁热工原理计算珠光砂混凝土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8.
在空分装置中,为了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转,必须防止乙炔等碳氢化合物在液氧中积聚。目前,一般是采用液氧循环吸附器来清除液氧中的乙炔。在已有的空分装置中,多数是采用液氧泵强制循环的方式(图1),而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3200米~3/时和6000米~3/时制氧机均采用液氧自循环的方式(图2)。自循环可以省去液氧泵,使设备简化,减少了产生故障的可能性,使运转维护也方便,因此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兴趣。本文着重从流体力学角度就液氧自循环的原理及理论计算作一探讨,并对日立6000米~3/时制氧机的自循环作一核算,对国产6000米~3/时制氧机(管式)改为液氧自循环系统的可能性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993001 高压循环空分设备的模拟和(火用)分析Indian Journal of Cryogenics vol.16 No4 1991 14~26(英)高压循环是许多工业低温空分设备的基础,文章对高压循环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对流程进行了(火用)分析。研究了操作压力变化,馏分通过焦—汤阀和膨胀人口温度对系统性能和(火用)效率的影响。采用流程模拟器和(火用)分析确定了最佳操作和设计参数。993002 改进型沙尔文循环两级低温制冷机设计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地小型制氧厂、站普遍发生进空分塔油量过多的现象。这对空分塔的安全运转带来严重威胁,埋下空分塔爆炸的隐患。1971年10月,湖南临湘某厂一台150米~3/时空分塔因进入的油量和乙炔过多,又加操作频繁调节,引起上、下塔压力波动,导致了空分塔冷凝器的严重爆炸事故。爆炸后的冷凝器下管板产生局部凹凸,离下管板100~150毫米处为爆炸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