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2017,(2):133-136
SDN网络将传统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相分离的特点为未来网络的升级和演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在SDN网络中,控制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Open Flow则是其核心技术。文中根据园区网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Open Flow的SDN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园区网的物理及虚拟网络管理并分析了基于园区网的SDN控制器性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网络的规模不断增长,结构更加复杂,网络管理难度加大,从而导致网络服务质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在SDN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 Flow的网络模型。通过Open Flow控制器控制其交换机中流表实现用户对网络数据处理的可编程控制从而实现了Qo S流量管理,并通过Open Flow控制器Flowlight在mininet中的搭建,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Open Flow是第一个在SDN架构下,规范化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之间的通信接口的标准.Open Flow交换机将原来完全由交换机、路由器控制的报文转发过程转化为由Open Flow交换机和控制服务器来共同完成,从而实现了数据转发和路由控制的分离.  相似文献   

4.
Open Flow网络将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解耦,通过集中式的控制器来控制整个网络,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管控。基于Open Flow的负载均衡通过对链路流量进行调度和分配,实现对整个网络流量的负载均衡,能防止网络拥塞、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等。但是传统的负载均衡方案难以满足Open Flow网络的全局式、灵活性的要求。因此,需要对Open Flow网络中的负载均衡进行进一步研究,文章提出一种全新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陶智勇  高潮 《电视技术》2015,39(3):133-135
Open Flow是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ded Network,SDN)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结构,且发展十分迅速。但Open Flow网络的Qo S功能仍待优化,针对于Open Flow网络中流媒体传输Qo S的不足,在现有网络Qo S模式基础上提出了Open Qo S,它应用于Open Flow网络的控制器上,采用动态路由的方式,使得流媒体在网络端到端传输时,能够根据网络状况,动态改变路由路径,进而提高网络Qo S。最后,通过一个小的拓扑网络对本研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物理网络,其中沿用大量交换机和路由器来控制数据转发的网络架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低效。针对此问题,文章将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网络架构引入物联网中,提出一种具有感知层、转发层、控制层和应用层的4层物联网体系架构参考模型,并对各部分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讨论。最后,选择了Open Flow协议作为南向接口协议,分析了数据在体系架构中的转发过程。通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的参考模型,使得物联网的网络部署和管理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7.
基于SDN的技术理念,研究了Open Flow协议和交换机的基本内容。结合EPC网络的构成与网络业务流程,构建大致的SDN框架下EPC结构策略控制系统关键部分,定义了各部件功能,并描述了框架之下的详细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2016,(1):35-39
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软件定义网络(SDN)为研发新的网络应用和未来互联网架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目前,基于Open Flow协议的SDN架构已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成功部署。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控制平面的可扩展性需求越来越明显。为此,文中采用互联网分层、分割、集群、缓存的架构思想,提出了一种高可用性、高扩展性的控制平面架构方案。从数据请求、应用处理、以及全局网络视图三个抽象层次剖析了该方案,最后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成为网络世界的新的范式转移,作为SDN网络的核心组件,控制器的性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介绍了基于Open Flow 1.3这一南向协议的SDN控制器性能测试方法,并以某开源控制器为例,介绍测试结果的定量呈现方式和分析方法,为需要评估控制器性能的用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SDN北向接口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N的核心是要实现网络的可编程控制,推动网络业务的创新,SDN北向接口是这一趋势的最关键推动力,北向接口的协议制定成为当前SDN领域竞争的焦点,其标准化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当前SDN北向接口的发展主要有两个脉络,一方面是以ONF为代表的标准组织对北向接口进行标准化;另一方面是以Open Stack、Open Daylight为代表的开源组织企图以事实标准的形式抢占先机。本文将对SDN北向接口的标准化进程和主要开源社区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SDN移动自组网络中,控制转发策略集中于控制器中,使得基于流表匹配的数据转发变得简单高效。但是,由于移动自组网环境复杂多变、无线信号不稳定和网络拓扑多变等原因,容易出现数据层面失去控制器控制和流表学习老化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网络性能。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Open v Switch的SDN移动自组网络架构,架构包含状态处理与应用感知等核心功能。状态处理服务实现控制器与交换机连接状态的跟踪检测、Open Flow协议的状态匹配字段拓展和数据包在不同状态场景下进行感知处理等功能,应用感知服务实现转发策略在数据层面被灵活调度的功能。在Open v Switch和Ryu开源控制器上进行协议开发和原型系统搭建。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器连发生接故障后,业务恢复时延低于100 ms,流表项可以及时更新,这可以保障网络吞吐量的稳定性。因此,设计的架构有效减小控制器失连故障对通信的影响,增强了基于SDN的移动自组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张乐  吴艳芹  张珂  毛东峰  姜松  胡华伟 《电信科学》2021,37(12):101-109
面对业务多样化、数据海量化、云网一体化等新需求新挑战,云网运营的思路和方式都在发生着变革,SDN控制器作为新一代云网运营系统的核心能力,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研究意图解析、云网智能感知、保障、优化与自动执行的全流程闭环自治能力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形成SDN控制器的智能内生能力。首先,阐明了SDN控制器智能内生研发的背景与意义;其次,说明了智能内生的能力架构及核心能力分布,逐步形成全流程闭环的云网自治;最后,聚焦5G切片、SRv6新业务新技术的场景用例,进一步解析了在智能感知、自主保障、自动优化等方面的重点技术及应用效果。通过关键能力研发、实施验证及技术标准化, SDN控制器智能内生技术逐步成熟,赋能云网智慧运营。  相似文献   

13.
当前,SDN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支持Open Flow协议的SDN交换设备得到了业界主流设备制造商的大力支持。然而,随着商用化应用的不断深入,SDN产业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市场竞争紊乱、设备良莠不齐等。要推动SDN产业进一步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从测试工作入手,借鉴传统设备的测试经验,对SDN设备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进行全面研究,找出符合SDN设备特点的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1电信网络重构和云网融合电信网络重构的理论基础是SDN/NFV,SDN和NFV结合构成一种新型的组网技术。技术要点为:1)采用SDN技术,将原来由网络控制面通过动态路由技术产出的节点路由转发表,由称为"控制器"的设备,根据确定的算法计算出来的节点路由转发表,通过管理面下发给节点设备,由节点执行数据转发;另外,将原来由网管提供的功能,改在"控制器"实现,由于目前"控制器"的算力远超原来网管设备具有的算力,因而  相似文献   

15.
《中兴通讯技术》2016,(5):61-66
软件定义网络(SDN)集中控制、控制和转发分离、网络能力开放的特点将使其成为未来网络的主要支撑技术,以应对万物移动互联、业务复杂多变、带宽飞速增长等挑战。重点介绍了中兴通讯融合云计算和开放网络思想在SDN技术方面的实践和创新,相关场景包括数据中心网络、广域网、5G网络切片、云网融合的随选网络等,同时指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楚  赵正一  张沛 《通信世界》2013,(15):36-37
SDN技术的标准化,特别是SDN接口协议的标准化,对于运营商简化网络运维管理,及实现异厂商设备、异构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由斯坦福大学为主导,联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以及包括工业界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Clean Slate(Clean-Slate Design for the Internet)项目。在此项目中,Martin Casado博士及其团队成员提出了Ethane架构,作为企业网安全的子项,其被认为是SDN概念及Open Flow技术的发展源头。该架构通  相似文献   

17.
下一代智能融合城域网方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畅  张帅  唐雄燕 《电信科学》2019,35(10):51-59
首先论述了目前运营商城域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智能城域网的引入背景和应用的主要技术,然后结合城域网的规模和技术引入时间介绍了网络部署方案和业务组织方案,并对通信云建设过程中与智能城域网的融合方式进行了分阶段阐述。通过分析,指出智能城域网建设是运营商SDN/NFV网络重构和云网融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综合承载现有城域业务,应对未来业务云网边协同都有着重要价值,需要结合建设过程不断积累运营经验。  相似文献   

18.
SDN具有转发和控制分离、控制逻辑集中、网络虚拟化、网络能力开放化等特点。因此SDN技术能很好地契合数据中心网络的集中网络管理、灵活组网多路径转发、虚拟机部署和智能迁移、虚拟多租户、Iaa S等方面的需求。SDN具有不同的技术流派及部署方案,因此,本文将以Over Lay SDN解决方案为依托,探索其部署方案即及应用效果,为在生产环境中应用SDN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业控制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与稳定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DN和集成学习的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该系统采用SDN技术,分为物理层、现场层、转发层、控制层和应用层等5个层次。物理层包含现场终端设备;现场层通过控制模块与操作员站实现对现场终端的控制;转发层使用SDN交换机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并将数据镜像传输至应用层进行安全分析;控制层中的SDN控制器管理和控制SDN交换机,并执行应用层下发的安全防护策略;应用层利用集成学习算法对工业控制网络进行入侵行为检测,通过安全响应模块分析入侵信息并选择相应的防御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满足工业控制网络通信的实时性要求,能准确地实施入侵检测,从而保障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性和正常通信。  相似文献   

20.
NFV/SDN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在特定现网场景下,NFV/SDN技术的部署方案越来越成熟,NFV/SDN技术的成熟为运营商实现网络重构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将通过分析NFV/SDN技术对运营商IP承载网络的影响,分析NFV/SDN在数据中心和网络接入侧的应用方案,以期对提升网络承载能力,控制网络建设成本以及推动网络能力货币化等发挥重要作用,探讨运营商网络重构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