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桃溪水库大坝评定为三类,采用坝体冲抓套井回填、坝基与坝肩帷幕灌浆、平整上游护坡、重建排水棱体等措施除险加固。以大坝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水库大坝加固后校核洪水位、校核洪水位降至死水位两种工况下进行渗流稳定分析,并利用摩根斯顿-普赖斯法计算抗滑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加固后浸润线位置明显降低、渗流量减少、逸出点水力坡降小于允许坡降,且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大于规范要求值,坝体满足渗流稳定和抗滑稳定要求,除险加固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某病险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石坝加高培厚工程渗流安全分析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土石坝加高培厚工程渗流量、渗透坡降及浸润线等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加固后坝体出逸段及坝基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渗透坡降,坝体和坝基均满足渗透稳定要求,大坝不会发生渗透破坏.加固后坝体浸润线和逸出点的位置正常,在合理安全范围内.现状...  相似文献   

3.
八一水库大坝安全类别为三类,急需进行除险加固。大坝除险加固采取了坝基与坝肩帷幕灌浆、坝体冲抓套井回填、平整防护坝坡、重建排水棱体等工程除险。以加固后的典型坝体横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等工况下的坝体渗透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相应工况下的坝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坝体除险加固后,大坝浸润线位置明显降低,坝体渗流量非常小,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渗透坡降,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这说明采用的坝体除险加固措施是有效的,能保证加固后坝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蒋春艳  黎峰  张海旭  李贺 《人民黄河》2012,34(4):114-115,118
丁湾水库大坝安全类别为三类,需进行除险加固。大坝除险加固采取了坝基与坝肩帷幕灌浆、坝体高喷灌浆、重建排水棱体、上下游护坡等措施。以加固后的典型坝体横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等工况下的坝体渗透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相应工况下的坝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除险加固后,各工况下大坝浸润线位置明显降低,坝体渗流量显著减小,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渗透坡降,坝体不会发生渗透破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坝身不会发生滑动失稳。  相似文献   

5.
我国早期修建的水库均质坝大部分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坝体的渗流和稳定问题是水库正常运行关注的焦点.为了研究腰坑水库均质坝的渗流特征和坝坡稳定,采用理正岩土软件计算了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该大坝的浸润线逸出点高程、渗透坡降以及上下游坝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1)在各运行工况下,该均质坝坝体的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值,浸润线逸出点均不在下游坝坡内;(2)当坝体形成稳定渗流和非稳定渗流时,坝坡的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最小允许值,认为大坝当前整体是稳定的.但由于腰坑水库年久失修,有必要采取工程措施对大坝做防渗处理,进一步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深层搅拌桩技术的多头小直径防渗墙具有诸多优点,在平原水库防渗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ANSYS中的热分析模块,模拟了某水库大坝采用多头小直径防渗墙加固前、后的坝体渗流流场分布,确定了渗流浸润线及下游坝坡渗流逸出点的位置,计算出坝体的单宽渗流量。经有限元计算值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防渗墙对于大坝防渗效果显著,有限元渗流计算的水位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较好,计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病险浆砌石重力坝坝体和坝基渗漏问题,提出了坝面布设土工膜联合坝基帷幕补强的渗漏修复方案,采用有限元法,对大坝开展多工况下渗流场计算,得到了大坝等水头线分布、浸润线高度、渗透坡降及渗流量,重点对土工膜和帷幕的防渗效果进行了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坝上游面土工膜削减水头显著,膜后坝体浸润线位置低,坝体渗流量小;坝基补强后的帷幕亦有较好的防渗效果,有效限制了坝基渗漏,帷幕渗透坡降小于允许坡降。采用土工膜联合帷幕补强修复浆砌石坝体渗漏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以范沟水库土石坝为例,利用geo-studio通用软件,分析了土石坝坝前泥沙淤积对大坝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泥沙淤积厚度的增加,下游浸润线出逸点高度明显降低,渗漏量明显减小,虽然坝体的水力坡降有所增大,但是在允许的水力坡降范围之内,不会发生渗透破坏.提出了利用淤积泥沙作为防渗铺盖而不对坝基进行防渗处理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9.
针对白云水库渗漏量逐步增大,2012年底达到1 248 L/s的问题,2013年汛前进行了水下抛石堵漏,但汛后依然存在较大渗漏,低水位运行时渗漏量超过800 L/s,为此,2014年放空水库,发现防渗面板贯穿裂缝分布众多、局部塌陷破损严重,通过采取针对性修复,2015年初重新下闸蓄水,逐步达到正常蓄水位运行,目前渗流稳定。基于重新埋设的监测仪器得到的监测数据反演大坝力学参数和防渗体系渗透参数,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渗流模拟和结构计算,比较分析水库大坝加固前后各工况的渗流稳定特性。结果表明:面板修复后浸润线位置明显下降、渗流量减少、水力坡降明显降低且小于允许坡降,坝体满足渗流稳定要求;水工结构应力和位移也满足规范要求,水库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坝体安全得到可靠保障,表明放空水库后进行防渗面板修复,除险加固措施得当,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根据肖克尔水库的实际情况,通过渗流有限元计算分析,全面评价了水库大坝的渗流状况。结果表明:大坝坝基由低液限粉土、粉土质砂组成,坝基渗透较严重;坝基清除不彻底,坝体与坝基间接触渗漏;在水库正常蓄水位时,0+100坝段、0+600坝段下游坝坡出逸段及下游坝基水力坡降大于允许坡降,坝体坝基有发生渗透破坏的可能。大坝渗流安全评价为C级,建议采取相应加固处理措施,并完善渗流监测设施。  相似文献   

11.
杨云华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7):13-14,17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水旱灾害各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及物理成因,对今后一段时间洪旱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辽宁省防灾减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解决淤泥质基础大荷载下的稳定问题,出现了一种适合淤泥质滩地建筑的新桩型-夯扩桩.文中对夯扩桩的特点、施工工艺;设计和计算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夯扩桩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以"防重于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据2005年完成的《绥宁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资料表明: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70690人。该县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做为落实省政府八件实事后,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做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2004年以来,共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4处,解决3.3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1141.245万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汶河河流污染严重,不仅污染了东平湖,不 危及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治理大汶河河流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鉴于大汶河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原因,应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两方面着手,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等多项措施,恢复大汶河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与植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植被破坏对水土保持的危害,详细论述了水土保持与植被的内在关系,认为植被不仅具有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是土水保持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张家口、承德地区风沙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河北省不同类型区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风沙治理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黑土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沃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由于每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不少地方的黑土已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抢救性地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沙尘暴的形成、土地沙化、荒漠化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严格执法等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荒漠化的措施,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