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如何拯救深陷“收缩”困境的老工业城市,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当今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受经济转型、资源枯竭、郊区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传统老工业城市呈现出日益严峻的收缩现象,并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基于全球化挑战地方响应策略的理论分析表明,如何促进日渐“收缩”的老工业城市实现顺利转型,对长期以来增长管理为导向的城市规划传统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且体现为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家主义或环境主义的地方响应范式之争。针对英国曼彻斯特和利兹的案例比较发现,尽管前者采取的企业家主义导向经济复兴战略加剧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后者尝试超越企业家主义范式的新探索带来了实现经济环境双赢的新希望,且近年来可持续城市的理论探索也逐渐形成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英国老工业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比较,为我国的老工业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诸多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3.
潘晓钰  吴远翔  金华 《城市建筑》2021,(15):7-11,17
近年来,城市公共绿地研究从满足国家指标的人性关怀,转为满足特殊人群需求偏好的人文关怀阶段.基于东北老工业城市独特的历史背景,本文以哈尔滨市香坊区为例,结合人文关怀特殊群体需求法,考虑城市特殊群体需求:①老年群体对300 m步行范围内的公共绿地进行日常健身的需求,②居民对结合工业文化的大型公共绿地进行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4.
城市更新与转型背景下,因东北老工业城市生态空间不足导致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而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为城市生态改善提供了契机。目前,低效工业用地再利用主要以经济效益提升为核心导向,缺乏对城市生态优化的考量。针对老工业城市的共性生态问题和城市更新目标,以哈尔滨为研究案例,提出低效工业用地识别与评估的“经济低效度—生态需求度法”。研究结果表明,在识别出的531块低效工业用地中,有139块实行退二进绿策略,面积占比34.4%。根据各生态服务需求度的差异,绿地分为四类,并给出相应的再开发策略。在以生态优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工业建筑的现状,提出了改造策略:建立大型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并从优越性、功能应用、改造原则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老工业基地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自“一五”时期开始,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工业基地发展、壮大,相应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城市.在长期偏重工矿业发展之后,在世界工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普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难题.本文基于对辽宁省鞍山市的分析,认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工业基地建设与城市综合发展是否协调,基地与城市之间是否良好互动.通过对鞍钢工业基地与鞍山城市的关系梳理,分析了鞍山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岗位不足、环境污染以及单位制社会等诸多方面难题,从总体规划层面提出从下列路径来实现鞍山老工业基地城市逐步转型升级:面向区域寻找产业转型动力;同步推进主导产业的精深化与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控矿山开采,加强生态治理;改造社区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必须构建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在明确构建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机制的背景以及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协调发展机制在区位临接性、经济互补性、"振兴东北"等方面的优势条件以及在市场分割、利益矛盾等方面的约束,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在区域行政协调、政策整合、市场一体化以及利益共享等方面构建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化推进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城市优先发展为代表的集中型城市化模式与以小城镇发展为代表的均衡型城市化模式是城市推进的两种主要方式。文章纵向剖析了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及德国鲁尔工业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并横向比较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化模式,发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城市化的推进模式上存在着集中型城市化模式的后天弱质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先天不足的两难处境,基于这种特征,从地域空间差异的视角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化模式的选择进行了阐释,并对于不同的城市化模式进行了具体的推进路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收缩城市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精明收缩理论在国内外的应用,论述了工业废弃地在整体规划、产业转型与土地置换、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三个方面的更新策略,为收缩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严重地阻滞了其城市化进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殊区情,决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面临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大中城市老工业区旧城改造、产业集群和大都市空间重组、乡村城镇化、城市生态环境整治五大城市化瓶颈.文章在较全面地分析了五大瓶颈后,提出了突破五大瓶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都市区为例,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城市统计数据,重点研究2000~2010 年间重庆市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展情况及各行政区建设用地扩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分时段、分尺度的扩展面积分析和定性、定量的驱动力对比分析发现:在2000~2010 年间,重庆都市区建设用地年均增长3666 公顷、年均扩展速率5.01%,并且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重点扩展区域;都市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政策规划的多重影响,但各区域在驱动力类型和影响程度上又各有不同,导致各区建设用地空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吴超 《国外建材科技》2007,28(5):102-105
通过对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关于城市结构和城市生活的主要观点的回顾,厘清其理论的适用范围。指出在当代认识城市结构和城市生活问题所需考虑的新的因素,并特别思考了其在当代中国城市中的可用性,试图说明其形成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孙永生 《华中建筑》2009,27(5):167-172
在当前的旧城改造中,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现象经常出现,由此产生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总结吸取。该文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物质空间三个方面反思当前我国旧城改造中旅游动力的特点与问题,从空间形态、城市功能和文化现象三个层面提出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的研究恩路,并进一步探究相关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4.
耿君 《城市建筑》2014,(17):19-19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关键部分,我国政府因此制定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类规定和方案,但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仍缺乏经验。本文对建设智慧城市进行了客观且理性地分析,并为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樊帆  肖旦  王佑辉 《建筑经济》2016,(10):86-9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芜湖和重庆2000~2013年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东、中、西部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力差异:(1)相较于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促进作用更大;(2)非农就业率对西部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促进作用最强,对东部地区较强,对中部地区相对较弱;(3)农民人均纯收入对东部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促进作用最强,对中部地区较强,对西部地区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城市园林绿化指标与质量评价--以中国西部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绿化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生态服务功能,它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多元统计方法,对西部城市分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分别对城市园林绿化现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可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越  林箐 《风景园林》2018,25(7):77-83
为研究中国先进的城乡绿地规划理念与建设成果,选取上海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建设背景变化及绿地格局重大变革为转折,将城乡绿地网络建设划分为6个阶段,通过历史地图、统计资料的收集及田野调查,重点梳理绿地网络规划建设历史进程并对比6个阶段绿地建设的时代背景、规划编制、规划布局及建设成果,进而从经济支持、政策引导和事件推动3方面探讨绿地建设主要驱动力。由此总结上海城乡绿地网络主要特征及控制、连接、拓展、更新和融合五大整合策略,为其他城市绿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相关数据,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与教育、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基础设施与生活质量4个子系统建立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六省会的整体实力,综合评价与分析后提出应该确立武汉作为中部六省的龙头城市进行发展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期的到来,中部地区以粗放型工业为主导的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结构矛盾突出。该文引入西方"紧凑城市"的理念,探讨其在本土的适用性,并提出一种全新的转型发展模式,即"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绿色紧凑城市"。基于以上理念,探讨中部典型工业城市——武穴市的现状问题,并从功能、生态、开发、配置转型四大视角提出绿色紧凑导向下的转型发展措施,为中部地区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