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设计了一套排队叫号系统。该系统是以排队抽号顺序为核心,客户利用客户端抽号,工作人员利用叫号端叫号;通过显示器及时显示当前所叫号数与排队等待人数,客户及时了解排队信息,通过合理的程序结构来执行排队抽号。以提高排队等待效率,解决排队秩序混乱,前拥后挤等现象,实现排队自动化,规范化。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客户不必为排队浪费大量精力,便于管理排队秩序,同时适应信息时代管理数字化的要求,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路口车辆排队系统数据不稳定、时效性差的缺点,提出了利用Flexsim仿真技术模拟路口车辆排队系统的方法.论文首先通过分析现场数据,得出车辆排队系统排队规则、车辆排队系统服务时间;然后,利用ExpertFit拟合分布软件拟合排队系统车辆到达时间间隔函数,并利用排队系统函数进行模型仿真;最后,根据模型仿真结果分析,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证明,Flexsim仿真技术能有效地模拟路口交通的堵塞情况,对改善路口交通状况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道路堵塞问题,建立了依赖状态的排队论与交通波模型.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分别运用排队论和交通波模型求出交通堵塞时车辆的排队长度,通过比较可以知道,运用排队论模型得出的车辆排队长度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作为实际交通堵塞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绩效确定练习条目的重复次数及顺序(排队),是衡量操练课件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操练课件中通常有三种排队技术:随机排队、卡片排队和VIP排队.本文介绍VIP(Variable Interval Performance,变化间隔特性)排队技术.  相似文献   

5.
何晓桃  黎文伟 《计算机应用》2011,31(7):1920-1923
基于单跳路由器的排队模型,研究了受背景流量影响下的探测包链排队行为。随着背景流量影响程度的不同,分析得出无背景流量排队、短背景流量排队、长背景流量排队和多背景流量排队等四种具有不同时延变化分布特征的典型探测包链排队行为。仿真实验通过调整包链发送速率,模拟了不同的背景流量影响程度,发现探测包链的包时延变化有不同的分布特征,与分析的四种典型探测包链排队行为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绩效确定练习条目的重复次数及顺序(排队),是衡量操练课件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操练课件中通常有三种排队技术:随机排队、卡片排队和VIP排队。本文介绍VIP(Variable Interval Performance,变化间隔特性)排队技术。一、VIP排队技术VIP排队技术的出发点是:当某个条目被错误回答并予以更正后,应能在短时间内被再次发送,即该条目及正确回答仍保留在学生短时记忆中时就再次出现,从而起到强化作用,进而促进该条目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这样就克服了随机选择排队和卡片排队技术不重视信息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的弱点。VI…  相似文献   

7.
多服务员时两种等待队列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排队论的相关知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多服务员情况下的排队现象进行分析,通过理论推导、并用实际数据表明了在多服务员模式下,单一共享的排队等待队列的性能要优于多个独自的排队等待队列。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峰期间交叉口各进口道排队不均衡或溢出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排队长度管理的小步增减绿信比方法。首先,判断红灯结束时的排队状态及绿灯结束时的排队长度等级;然后,计算各个相位绿灯时间的增减量;最后,以均衡各进口道排队长度为目标,实现各相位绿灯时间与各进口道排队长度的动态平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能有效地均衡各个进口道的排队长度,降低交叉口的通行延误和交通拥堵。当相位绿信比与排队长度不匹配时,该优化方法能快速进行绿信比调整,以适应排队长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胡晓健  王炜  陆建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27(12):1693-1698
为了提高高密度路网地区的交通管理水平,针对高密度路网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信号控制模型,用于控制交叉口的排队管理.该模型建立了多目标函数,包括了平均出行延误最小和平均排队占比最小;模型约束包括了排队长度估计、信号控制参数约束.此外,为了避免排队回流现象的产生,还建立了具有高优先级的排队回流约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高密度路网地区的交通通行效率,并有效避免交叉口排队回流现象.  相似文献   

10.
排队论在很多领域中解决了复杂的排队问题,文中首先对排队论的一般模型表示和常见模型进行了介绍.然后,简要对排队论解决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对近年来有关排队论的服务资源可用性预测文献进行了综述,对排队模型在日常生活、云计算以及网络资源等场景中的应用进行总结.通过对文献进行综述找到服务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并对预测服...  相似文献   

11.
当顾客到达一个排队系统时,可以根据当前队列的长度,按照一定的概率选择加入排队系统等待队列,或选择离开排队系统且不再返回。这样的排队系统称为“具有随机离去策略的排队系统”。我们利用输入流稀疏化(Thinning of recurrent flows)和输入流阻行(Balking)两种方法分别扩充了GI/M/1/N和GI^X/M/1/N两个排队系统,建立了3个具有随机离去策略的排队系统,给出了这类排队系统的顾客丢失率、系统利用率、队列长度的均值/方差、平均等待时间等性能指标。最后,讨论了这类排队系统在Internet拥塞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移动Agent系统中的排队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公平  曾广周  卢朝霞 《计算机学报》2005,28(11):1817-1822
针对现有的移动Agent系统缺乏排队机制的课题,定义了Agent排队系统的概念,然后分别给出了单工作节点和复合工作节点的排队模型,讨论了其中的排队规则、服务规则和Agent派遣机制等关键技术.实验和分析表明,引入排队机制可以明显改善Agent和工作节点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罗利春  王崇厚 《计算机仿真》2001,18(5):67-69,45
由于排队论不可能求解排队系统中的时间序列问题,因此,将时间列自相关函数的定义作了推广,以便应用于这一问题。方法是将m视为另一种采样规则下所得序列的序号,即以排队到达时刻为采样时刻。由此可以试探寻排队系统等待时间序列{WT(n)}等的ARMA模型。文中还建立了排队系统时间序列的广义谱的概念,可以期望,广义谱概念的建立,将十分有助于对排队系统输出序列、排队仿真序列以及所有离散系统随机仿真序列特征与规律的揭示。  相似文献   

14.
顾森 《程序员》2013,(11):123-125
食堂打饭、银行取钱、火车站取票、收银台结账……人生中不知有多少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了排队上。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何节省客户排队等待的时间成了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家们逐渐发展出了一门叫做“排队论”的学科,专门研究排队的现象。这期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与排队有关的一个经典问题:队伍的顺序会影响平均排队时间吗?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患者在医院的滞留量和高效服务于患者,很多医院都采用了排队叫号系统。医院排队叫号系统产品繁多,医院的实施机制也各不相同,因此分析了目前医院排队叫号系统的应用现状,以及硬、软件实施情况,以求发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可更新、扩展部分。结合挂号方式、就诊流程优化和物联网技术分析了医院排队叫号系统的发展趋势,这对今后其他领域排队叫号系统的研究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窗口排队人数无法实时统计而导致的排队过程中的费时、办事窗口效率参差不齐以及极大地耽误了排队等候人员时间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排队人数统计系统。通过VS与OpenCv开发的人员统计算法对获取到的排队人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化图像,根据排队人员的二值化特征进行开闭运算等处理,对得到的排队人员特征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和特征识别,通过对排队人员的特征识别标记进行统计计数并实时显示计数结果,实现对排队人员的统计。与此同时对该系统的界面进行设计和开发,根据其具体的功能进行设计和开发,确保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串联排队系统中站与站之间存在关联性,深入分析串联排队系统中上游服务站对下游服务站的影响对研究串联排队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串联排队系统上游服务站的输出过程通常是非更新过程,很难从理论上分析出各个站之间的关联性。文中利用指标比研究了串联排队系统各站间的关联性,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分析指标比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游服务站对下游服务站的平均排队时间有扩大或缩小效应。指标比是上游服务站服务时间的平方变异系数的增函数,当指标比大于1时,指标比是上游服务站与下游服务站平均服务时间之比的增函数;当指标比小于1时,指标比是上游服务站与下游服务站平均服务时间之比的减函数。因此,可以通过调整上游服务站的服务时间或平方变异系统来改变指标比,从而有效控制串联排队系统下游服务站的排队时间。  相似文献   

18.
对M/Dr/1’/Q输入匹配排队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顾客到达是两个独立的泊松过程的一种新的排队规则,即在服务机制为修正的先到先服务且为群体服务台,成批接受定长服务的排队系统中引入快速通道。快速通道是一种减少排队系统等待时间的有效方式。详细分析了单通道和双通道M/Dr/1’/Q两种排队系统的性态。大量的仿真试验表明具有快速通道的双通道M/Dr/1’/Q排队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性能,包括减少平均队长和缩短收敛时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业务排队管理系统对于算法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要求,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排队管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算法实现.采用MCS-51单片机作为核心处理器,通过外扩相应的硬件资源实现了多业务排队算法.系统既可以满足多业务排队管理算法的可靠运行,又使成本降到了较低的水平.算法的改进以及硬件设计的独特之处弥补了传统排队管理系统只能办理单一业务的缺陷.系统为业务员以及客户提供了相应的显示屏,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视化程度.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以及硬件电路的设计均能够满足多业务排队管理系统的要求,并具有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20.
排队管理器是用来打印排队号和通知在等待排队的人去空闲的窗口去办理业务,这样使顾客次序井然和节省时间,可以使排队管理更有效,更可以使节省使用排队管理器的公司的时间和提高公司的效率。整个系统以MCS-C51为主控制器控制,使用七段LED数码管,以动态显示的方式将客户所需的打印号,银行工作人员的喊号和窗口号显示出来。系统应用了8255a的接口技术,实现显示的并行输出以及工作窗口信号的输入,架构出简单的排队管理系统。整个设计是通过PROTUES软件仿真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