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郑斌  陈倩 《山西建筑》2012,38(20):38-39
通过对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和结构特性测试,了解了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机理,为隔震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隔震建筑经历实际地震时的观测数据验证了隔震结构良好的抗震效果。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形式,是建筑实现工业化的表现形式。针对钢结构的模块-框架复合建筑结构,对天津市静海白领宿舍公寓进行了详细的基础隔震设计,并将其抗震性能与未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旨在确定隔震是否适合模块结构并且找到适合模块建筑的隔震方式。比较发现:将基础隔震设计运用在此结构形式上,结构表现出良好的隔震效果;此外,为比较隔震性能的优劣,同时在该结构上进行了层间隔震的设计。比较发现:对于钢模块-框架复合结构,基础隔震的效果更好。最后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计算,由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及状态,发现其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重庆建筑》2014,(10):1-1
《安徽建筑》04/2014建筑结构抗震减振技术研究随着结构向大型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建筑结构的抗震减振设计成为十分重要且必须面对的课题。隔震和耗能减振设计作为有别于传统硬抗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结构加固提供了一条安全、适用、可行性高的设计思路,越来越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和青睐。隔震和耗能减振设计技术作为目前以及将来建筑结构抗震减振的重要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并将逐步被证实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介绍了隔震和耗能减振技术,研究了建筑结构的隔震和耗能减振设计计算方法及常用的抗震减振。  相似文献   

4.
随着结构向大型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建筑结构的抗震减振设计成为十分重要且必须面对的课题。隔震和耗能减振设计作为有别于传统硬抗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结构加固提供了一条安全、适用、可行性高的设计思路,越来越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和青睐。隔震和耗能减振设计技术作为目前以及将来建筑结构抗震减振的重要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并将逐步被证实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介绍了隔震和耗能减振技术,研究了建筑结构的隔震和耗能减振设计计算方法及常用的抗震减振装置,并给出了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耗能减振设计流程图,为工程结构的抗震减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隔震技术的发展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对现有隔震产品的构造及隔震原理的描述,提出了采用隔震支座对建筑物进行隔震的方法,并对隔震支座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建筑结构的隔震抗震问题。  相似文献   

6.
董靖 《福建建筑》2008,(7):36-38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12章提到的隔震结构仅指基础隔震结构,针对此现状,本文对比分析了基础隔震结构体系与层间隔震结构体系的的工作原理、工程应用范围等,探讨了隔震技术至今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应用层间隔震技术改善底层框架上部砌体建筑的抗震性能,推动隔震技术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7.
多层住宅应积极推广建筑隔震减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砌体结构以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提高抗震整体性与隔震技术比较,论述了隔震措施能大幅度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破坏程度,指出隔震减震将成为建筑抗震控制的主体。介绍了我国隔震减震的3种较成熟的方法,利用该技术建成建筑物的实际效果,随着建设部批准编制的《建筑隔震技术规程》即将颁发,这一技术将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8.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引导业主和设计人员主动加强建筑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基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开发了配套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软件,并采用该软件对6栋钢筋混凝土建筑进行了韧性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抗震结构和消能减震建筑,隔震建筑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抗震韧性等级;上部结构不进行降度设计的隔震建筑可以达到抗震韧性三星级,采用降度设计的隔震建筑基本可以达到抗震韧性二星级,消能减震建筑和抗震性能较好的抗震建筑可以达到抗震韧性一星级;按照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下限进行设计的抗震建筑不能满足抗震韧性一星级的要求。对于抗震和消能减震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对建筑物抗震韧性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新颁布的我国建筑抗震规范中增加了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内容,文中介绍隔震、减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房屋抗震加固中应用的新方法,提出当结构整体抗震能力不足时采用隔震改造法加固,部分楼层结构抗震能力不足时采用消能减震法加固的建筑抗震加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中为了满足不同结构体系间的转换往往会采用厚板转换形式,以一高烈度区某厚板转换层作为隔震层的工程实例,设计并分析隔震建筑结构各部分的抗震性能要求,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隔震建筑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隔震建筑延长了结构周期,减少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从而优化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按照荷载作用等效的原则,借助于抗震设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等效的抗震与抗爆统一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对现有按抗震设计结构的抗爆性能进行评估,也可用于指导新建工程的抗爆设计。  相似文献   

12.
刘毅 《城市建筑》2014,(30):63-63
建筑中的抗震设计是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内涵,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并对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郭宗斌 《山西建筑》2009,35(34):62-63
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并就一些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上述探讨,可为工程设计人员就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积累经验,从而完善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唐与拓  金燕  于得水 《山西建筑》2009,35(12):75-77
通过对汶川地震震害情况的分析,结合多层砖混结构在建筑中广泛应用的现状,对多层砖混房屋具体的构件及部位进行了震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从而使多层砖混房屋的抗震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浅探房屋建筑的结构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凤钦 《山西建筑》2010,36(14):59-60
根据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相关规范,结合地震情况,从场地选择、结构高宽比、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结构体系布置及结构构件等方面对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设计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  相似文献   

16.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建筑材料,它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剪、抗折强度和抗裂、抗冲击、抗疲劳、抗震、抗爆及裂后延性等项性能.在进行钢纤维混凝土生产和施工中,必须把握其特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出发,论述加强与提高学生在抗震概念设计以及结构设计能力的培养和适应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探讨该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我国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8.
杜同贵 《山西建筑》2006,32(24):61-62
就建筑抗震概念设计问题,从场地的稳定性、结构的规则性、结构材料与延性、结构体系、结构的整体性五方面对建筑抗震概念的设计进行了阐述,以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刘丽平 《山西建筑》2011,37(11):50-51
从结构选型、高度限制、抗震原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着重阐述了防震缝、钢柱脚、截面及楼盖等关键环节的设计要点,并强调了钢结构厂房的结构布置注意事项,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阎成玉 《工业建筑》2000,30(10):79-80
带塔楼高层建筑中塔楼和主楼结构刚度相差较大。根据有关规范 ,对于塔楼的鞭鞘效应以及对主楼的影响 ,有关塔楼抗震结构方案的选择和在主楼结构上的生根等有关抗震结构计算和构造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