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机械活化对玉米乙酰化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活化时间为60 min的玉米淀粉和原淀粉为原料制备乙酰化淀粉.研究了机械活化对玉米乙酰化淀粉理化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的玉米乙酰化淀粉的溶解度、糊透明度增大.冻融稳定性增强,凝沉性降低,糊黏度增大及其热稳定性提高.机械活化作用破坏了淀粉的结晶区,结晶程度降低,有效地改善了乙酰化淀粉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2.
机械活化对玉米氧化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玉米淀粉为原料,Cu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对不同活化时间玉米淀粉氧化产物的溶解度、糊的表观黏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对玉米淀粉氧化产物糊的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机械活化时间的延长,氧化淀粉的溶解度、透明度增大,表观黏度降低,冻融稳定性减弱,凝沉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淀粉为原料,利用a-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作用玉米淀粉,探讨双酶作用下活化淀粉水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机械活化能有效破坏淀粉的结晶结构,提高淀粉双酶水解的反应活性,加快酶解速度,缩短酶解时间。机械活化淀粉在双酶协同作用下水解DE值明显比原淀粉高,淀粉经机械活化处理后甚至可不经糊化直接进行醢水解。  相似文献   

4.
机械活化强化玉米淀粉液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淀粉为原料。利用α-淀粉酶作用玉米淀粉.以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DE)为评价指标,考察反应体系pH值、糊化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用量、机械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液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能提高玉米淀粉酶解反应液中还原糖的含量。说明机械活化能有效提高玉米淀粉的酶解反应活性,酶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5.
机械研磨降解壳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搅拌球磨机机械活化降解壳聚糖的工艺和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IR)、脱乙酰度(D.D.)表征机械活化壳聚糖的结构。分别考察了机械活化时间、温度及搅拌速度对壳聚糖溶解度和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机械力化学作用对壳聚糖的降解有明显影响,其中搅拌速度对壳聚糖降解的影响最明显,其次是搅拌时间,影响最小的是温度;机械力化学作用使壳聚糖颗粒结晶结构受到破坏,其结构从晶态变成非晶态。  相似文献   

6.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无液化直接糖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机械活化木薯淀粉进行酶解研究,探讨了机械活化对淀粉无液化直接糖化的影响规律。试验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木薯淀粉为原料,直接以糖化酶为糖化试剂,分别考察机械活化时间、糊化温度、反应时间、淀粉酶用量、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糖化DE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淀粉水解DE值明显比原淀粉高,淀粉经机械活化后对糊化温度、反应温度的依赖性降低。说明机械活化能有效破坏淀粉紧密的颗粒表面和结晶结构,降低结晶度,提高糖化酶水解的反应活性,加快酶解速度,缩短酶解时间。淀粉经机械活化处理后甚至可不经糊化直接进行酶水解。  相似文献   

7.
玉米淀粉的机械活化及其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降解,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旋转粘度计对玉米淀粉的降解程度及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使得淀粉颗粒结晶结构受到破坏,结晶程度降低。最终由多晶态转变成非晶态。同时所有的机械活化淀粉均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符合幂定律,机械活化使玉米淀粉偏近牛顿流体,且活化时间越长、活化温度越高的样品,其糊的表观粘度越低,触变性和剪切稀化也越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玉米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丙烯酰胺为单体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并以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G)和接枝效率(GE)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机械活化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及单体用量等因素对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活化时间越长,G和GE越高。其他因素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规律受活化时间的制约,活化时间越长,反应对温度、引发剂及单体浓度的依赖性越低。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制搅拌球磨机将普通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预处理,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在相同条件下将玉米原淀粉和不同活化时间的活化淀粉与苯乙烯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分别考察了活化时间、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淀粉浓度比等因素对接枝率(G)和接枝效率(G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玉米淀粉接枝苯乙烯的G和GE,表明机械活化能有效地提高玉米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及老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研究了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及透光率的影响。并以淀粉糊透光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机械活化与储藏时间对玉米淀粉糊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及透光率有显著影响,均随活化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适度的机械活化有利于玉米淀粉分子的重结晶,淀粉糊的透光率迅速下降,老化加速;而过度的机械活化则不利于淀粉分子的重结晶.淀粉糊透光率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11.
谭义秋 《食品科学》2010,31(13):74-77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活化60min 的木薯淀粉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一氯乙酸为醚化剂干法合成羧甲基淀粉,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与原木薯淀粉合成的羧甲基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木薯羧甲基淀粉的结构有显著影响;原木薯淀粉的羧甲基化反应受表面控制,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部分发生在结晶区,产物含有结晶结构并保留着淀粉的颗粒形态;活化淀粉的羧甲基化反应在淀粉团粒表面及内部均匀进行,产物呈无规则黏连形态,是无定形的聚集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机械活化的方法对木薯淀粉进行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激光光谱等方法对处理后木薯淀粉的结晶结构、分子基团和粒径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可以有效降低木薯淀粉颗粒的粒径,且粒径线性回归的趋势分布随活化时间不同而迁移,机械活化能破坏木薯淀粉的结晶结构,在X射线衍射图上表现为结晶衍射峰消失,机械活化可以增加木薯淀粉中反应基团游离羟基的数量,尤其使伯羟基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交联酯化机械活化玉米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机械活化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醋酸酐为醋化剂进行复合变性,制备机械活化玉米交联酯化复合变性淀粉,考察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交联pH值、交联时间、酯化剂用量、酯化pH值、酯化时间等因素对交联酯化淀粉糊冷黏度的影响,与原玉米淀粉合成的交联酯化淀粉进行比较,研究了产物的理化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机械活化玉米淀粉的交联酯化反应均有影响。对于机械活化1.0 h的玉米淀粉,在反应温度40℃、三偏磷酸钠1.0%、交联pH值10.0、交联时间2.0 h、醋酸酐用量0.5 mL、酯化pH值9.0、酯化时间60 min的条件下,所制备的机械活化玉米交联酯化淀粉糊的冷黏度由活化淀粉的466 mPa.s提高到1 629 mPa.s,淀粉糊液黏度的稳定性、抗酸性、抗老化性明显提高。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淀粉经过交联酯化复合变性处理后,分子结构上引入新的化学基团,交联酯化淀粉属于V型结晶。  相似文献   

14.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氯乙酸钠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机械活化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羧甲基淀粉。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羧甲基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羧甲基淀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与氯乙酸钠物质的量比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h、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18.8%、搅拌速率380?r/min、球磨介质堆体积500?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羧甲基淀粉取代度为0.540?1。FTIR、XRD、SEM检测进一步证实木薯淀粉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羧甲基淀粉的黏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吸水性、保水性、冻融稳定性、抗酸碱性、抗酶解性等均得到较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链淀粉含量玉米微晶淀粉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别以蜡质玉米淀粉、玉米淀粉及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在酸醇介质中制备不同水解率微晶淀粉,测定不同微晶淀粉水解性能并研究其颗粒形貌、结晶结构、溶解度及消化性。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内部结构致密性依次减弱,支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较易被试剂进攻;经酸醇处理后,三种微晶淀粉均保留原来晶型,颗粒形态没明显变化,没破碎和膨胀出现,但颗粒表面变粗糙;随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相似条件(水解率和温度)淀粉溶解度逐渐降低;in-vitro消化体系中三种淀粉及其微晶淀粉消化速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