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Internet的端到端可靠性技术,使多播通信遇到了很多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可靠主动结点的可靠多播通信(RANRM)协议,它能有效地解决多播通信的可靠性和可伸缩性问题,并且能兼顾可靠性和传输效率。理论分析表明:该协议占用带宽少。该文重点设计了模拟程序,用ANTS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2.
Internet的端到端可靠性技术,使多播通信遇到的很多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可靠主动结点的可靠多播通信(RANRM)协议,它能有效地解决多播通的可靠性和可伸缩性问题,并且能兼顾可靠性和传输效率,理论分析表明:该协议占用带宽少,该文重点设计了模拟程序,用ANTS 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靠主动结点的可靠多播通信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CP/IP协议中,IP层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使多播通信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反馈信息爆炸、数据恢复困难等,该文在建立了主动网络中多播通信协议的分层模型后,提出了基于可靠主动结点的可靠多播通信(RANRM)协议,它能有效地解决多播通信的可靠性和可伸缩性问题,并且能兼顾可靠性和传输效率,理论分析表明:与传统协议N2相比,该协议占用带宽少,数据恢复延时短,并且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动网络的可靠多播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超  夏春华 《计算机仿真》2006,23(5):131-133
主动网络是一种允许用户对网络中间节点进行编程的新型网络结构,该文在多播网络系统模型基础上,探讨了主动网络可靠多播协议的特点和多播路由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主动网络的可靠多播路由协议模型,该协议较好地减少了网络中大量的路由重构和分组的重传,缩短了错误发现和恢复时间。最后,利用仿真实验作了相关计算,给出了RMRPA协议的性能分析及与不可靠多播协议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MRPA协议为多媒体多播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可靠多媒体多播传输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大规模多媒体多播应用来说,一个有效发现和修正传输错误的可靠多媒体多播协议是必要的。该文研讨了多媒体多播应用中的允许延迟和分组丢失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议转接概念的可靠多播传输协议(RMTP)。RMTP协议聚焦在允许延迟上提供多媒体服务质量保证,转接节点放置在多播树上,数据恢复在两个转接节点之间进行。RMTP协议转接能立即满足重传需求和减少分组的复制数量。最后,给出了RMTP协议的性能分析及与SRM协议的比较。研究表明RMTP协议为多媒体多播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该文将移动Ad Hoc网络多播路由协议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树的多播路由协议MAODV(Multicast 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针对目前MAODV协议存在可扩展性、健壮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改进协议MAODV-SP(MAODV With Stable Path),主要从两个方面对MAODV协议进行了扩展改进。首先在多播树建立方面,MAODV-SP协议采用了基于邻居变化率稳定路径选择机制,根据不同路径上各节点的邻居变化率累乘值,选择转发跳数小且局部拓扑变化小的稳定路径进行数据转发。其次在多播树维护方面,MAODV-SP协议采用了基于链路状态预测链路可用性机制,对节点的移动性和链路状况进行预测,在预测到链路断链即将发生之前,重新选择一条新的有效路由转发分组,使网络的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7.
基于QoS约束的多播路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给出了多播路由的定义和多播树的分类,描述了一种适用于研究QoS多播路由的网络模型,对多播路由算法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典型的基于QoS约束的多播路由协议和算法,对每个算法的性能特性和适应范围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提供了QoS多播路由算法复杂度的比较,对QoS多播路由技术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钱屹  侯义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1):146-148,161
基于多播的多媒体协作系统中,发言权控制(Floorcontrol)是一种重要的协调控制机制,是多媒体协作环境中协调、控制共享资源并发使用的技术。该文在详细分析了floorcontrol协议和主要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播的实时floorcontrol协议RTFCP,着重对协议RTFCP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同时,对系统的实现及协议的安全性、实时性、公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可扩展的MAODV协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周舜  张信明  麻俊  陈国良 《计算机工程》2005,31(18):96-98,101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移动Ad hoc网络和多播兴趣的日益增加,出现了许多适用于MANET上的多播路由协议.该文综述了这些移动Ad hoc网络上的多播协议,介绍了MAODV协议,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播路由可扩展性解决方案.模拟结果显示,采用提出的技术增强了多播路由协议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了多播组成员管理协议以及当今多播路由协议的基础上,依据延迟休假队列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动态组管理策略.在一个网络中,尽管在某一时间范围内一个特定的组成员数量为0时,多播路由器不是简单地把该多播组从多播路由器中分离,而是采取一种智能的相关因子的方式决定多播路由器是否从特定的多播组中分离,从而可以减少在组成员维护时的代价.应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该策略进行了建模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组播技术能以高效、可扩展的方式发送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数据.组播路由协议通过建立组播路由来转发组播数据包.本文分析了两种主要的域内组播路由协议PIM-DM和PIM-SM的原理,并利用NS-2分多种情况对两者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组播路由协议、网络拓扑、组播组大小、组播组数量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Island Multicast: Combining IP Multicast With Overlay Data Distribu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aditional overlay protocols use unicast connections to form delivery trees. While it can achieve global multicast across the Internet, it is not as efficient as IP multicast. In this paper, we integrate IP multicast into overlay data distribution to improve delivery efficiency. We investigate island multicast where unicast connections are used to connect multicast domains and IP multicast is used within multicast domains. We first explore a centralized island multicast protocol (termed CIM), which relies on a central server to construct a delivery tree. We then study a distributed protocol (termed DIM), where hosts can distributedly join islands and form a delivery tree. We study the key issues in both protocols. We also discuss how to apply these protocols to media streaming applications. We have evaluated both protocols on Internet-like topologies. We have also implemented a prototype for CIM and tested it on PlanetLab.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approaches can significantly im prove network performance as compared to pure overlay protocols. Our study show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local multicast capability when designing overlay protocols.  相似文献   

13.
何丹  陈道蓄  谢立 《软件学报》2000,11(6):791-798
许多应用需要IP多目通信.在Internet大规模应用IP Multicast时,有效的路由是关键.这样的多目路由协议必须是有效的、可伸缩的和增量可配置的.但是传统的Internet路由对性能是不敏感的,不能平衡负载和处理拥塞.现有的大多数多目通信路由协议不仅负责数据转发,还负责路由树的构造,这给路由器带来了极大的复杂性,而且协议的配置是手动的、费时费钱的工作.该文提出一个主动层次式Multicast路由的体系结构,采用主动网络技术将多目通信路由协议的数据转发和控制机制分开,根据链路的状态信息用主动报文控  相似文献   

14.
虽然IP多播的性能优势无可否认,但是它却面临着部署上的困难。近年来,覆盖多播作为提供多播服务的另一可行途径正不断为人们所认可。本文对覆盖多播路由的算法和协议进行了综述研究,提出了通用的覆盖多播网络模型,对覆盖多播中的路由优化问题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当前重要的覆盖多播路由算法和协议,并对它们的性能参数、所解决的路由问题、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等技术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另外,本文还指出了覆盖多播路由中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可靠组播协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IP组播是在标准的IP技术上的一个扩展,由于它有效降低了网络带宽和服务器负载,所以在视频会议、分布式交互仿真、交互式协同应用和数据分发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固有的不可靠、多副本和无序的缺点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于是,一系列可靠组播协议被提了出来。论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对可靠组播模型流行的分类方法,然后选取了当前有代表性的四个可靠组播协议,研究了它们的应用背景,工作机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文章分析了分布式会议控制对可靠组播的应用需求,并针对这一应用背景提出了一个新的层次化可靠组播通信模型。  相似文献   

16.
孙宝林  李腊元 《计算机工程》2006,32(3):28-30,46
研讨了具有QoS约束的分布式多播路由问题。描述了一种适应于QoS多播路由的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QoS多播路由协议(DQMRP)。DQMRP只要求网络链路(或节点)的局部状态信息,不需要维护全局状态信息。DQMRP可有效地减少构造一棵多播树的开销,多播组成员能动态地加入,退出一个多播会晤,且不干扰现有的多播树。给出了DQMRP的正确性证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QMRP具有较低的控制信息开销和节点加入时延,较其它协议更适合于网络状态变化比较频繁的环境以及实时多媒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QoS组播路由:算法与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小型组多播(SGM)是未来多播的发展方向。但是,传统多播协议并不适于处理数量庞大的小型组多播,因而研究专门针对小型组的小型组多播协议得到重视和发展。小型组多播协议大幅度减少路由器多播状态,并利用单播来实现多播。本文分类介绍了若干小型组多播协议,分析其各自特点,总结了小型组多播协议的评价指标,并探讨了未来的
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组播拥塞控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石锋  吴建平 《软件学报》2002,13(8):1441-1449
在组播获得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解决拥塞控制问题.组播拥塞控制有两个重要的评价目标:可扩展性和TCP友好(TCP-friendly).围绕这两个评价目标,介绍组播拥塞控制的研究现状,从不同角度对组播拥塞控制算法进行分析,并讨论最近的组播拥塞控制协议,最后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odelling of a two multicast group key management protocols in a firstorder inductive model, and the discovery of previously unknown attacks on them by the automated inductive counterexample finder Coral. These kinds of protocols had not been analysed in a scenario with an active intruder before. Coral proved to be a suitable tool for a job because, unlike most automated tools for discovering attacks, it deals directly with an open-ended model where the number of agents and the roles they play are unbounded. Additionally, Coral's model allows us to reason explicitly about lists of terms in a message, which proved to be essential for modelling the second protocol. In the course of the case studies, we also discuss other issues surrounding multicast protocol analysis, including identifying the goals of the protocol with respect to the intended trust model, modelling of the control conditions, which are considerably more complex than for standard two and three party protocols, and effective searching of the state space generated by the model, which has a much larger branching rate than for standard protoc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