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跨预应力井式梁框架结构是由现代预应力技术和井式梁框架结构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它可满足现代建筑的大空间使用功能要求。利用模拟地震振动台对这种大跨预应力井式梁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模型结构动力特性与加速度和位移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大跨预应力井式梁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室内大空间的需要,黑龙江某多功能厅采用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板楼(屋)盖。介绍了预应力井式梁结构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选择以及预应力筋的线型确定;着重分析了外载下井式梁内力,张拉预应力筋引起的弯矩及井式梁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提出了采用预应力度法确定井式梁中预应力筋用量、通过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相关构造要求确定非预应力筋的设计思路。可供同类井式梁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结构体系——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板、悬挂技术夹层升板结构。井式梁板中靠近柱子的主梁为无粘结预应力连续双梁,次梁为非预应力连续梁,技术夹层为厚8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平板,用钢吊杆悬挂于井式梁的交点下,并与井式梁楼板一同提升。 本文主要结合具体工程——无锡第一棉纺织厂介绍这一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基本公式推导开始,论述了井式梁跨中最大挠度系数的计算步骤和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将《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各种类型井式梁尚缺的挠度系数制成表格,并增加了20格正交和60格斜交两种网格的弯矩、剪力和挠度系数,可供设计井式梁使用。  相似文献   

5.
对钢筋混凝土井式梁结构进行了塑性极限分析,得出了极限承载力的实用计算通式及相应的系数供设计使用。假设各井式梁间内力比例与弹性结果相同,并考虑不同的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对井式梁结构进行塑性极限分析,比弹性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的受力状态,避免了过量的内力调幅,使设计更为优化。  相似文献   

6.
钟晨 《四川建材》2013,39(1):71-73,76
随着我国建筑结构多样性及复杂性的需求日益明显,混凝土井式梁楼盖结构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和综合经济效益的结构形式。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梁周边处为柱(即环梁)支承时,在不同布置条件下对井式梁结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得到该体系合理的传力关系和受力关系规律。  相似文献   

7.
以某体育中心井式楼盖为背景,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筋混凝土井式梁进行了非线性数值分析,采用实体单元和空间梁单元模型建模,讨论了梁抗弯刚度、混凝土的徐变和边界条件的设置等问题,并对不同模型的挠度解与实测解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周元清 《安徽建筑》2001,8(5):46-47
民用建筑工程中,由于建筑艺术的要求,往往将楼盖做成肋形梁楼盖、井式梁楼盖和反梁式楼盖。肋形梁楼盖构造简单,既适用又经济,施工方便,是整体楼盖结构中最常用的形式。井式梁和反梁式楼盖具有较为划一、平整的顶棚,使室内环境增添美的感觉。现将这三种楼盖的计算方法、钢筋构造和施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耿耀明  刘文燕 《特种结构》2004,21(4):36-38,53
分别输入不同加速度峰值的EL CENTRO波、TAFT波、KOBE波和上海人工波 ,对单层1 :1 0缩尺的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现象研究和相应的理论分析 ,对预应力井式梁框架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地震反应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镀锌截面适用于道桥工程、农业工程和建筑重建工程。镀锌截面用在结构工程中包括箱形框架、屋架、基础框架和构件之间的拉杆系统。这些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破坏。在澳大利亚,镀锌截面(应用最广的是DuraGal)是壁厚小于4mm的薄壁截面。现在还没有针对厚度小于4mm截面的疲劳设计规程,而且现行的疲劳设计规程中也没有条文涉及到本文研究的井式梁连接。介绍了镀锌矩形中空截面和角钢组成的井式梁连接的疲劳试验。对两种类型的连接进行了分析,分别是矩形中空截面-矩形中空截面连接,以及矩形中空截面-角钢井式梁连接。井式梁的构造是将一个梁构件焊接在另一个梁构件的顶端而形成的。研究中通过对母材、焊缝、热影响区的硬化指数的静定来评价焊接质量,进而衡量热影响区产生裂纹的可能性对连接的应力集中系数的静定有助于确定热点区并且验证这些连接的裂纹发展模式。将从高周循环疲劳试验中得到的数据与现行疲劳设计曲线的数据进行对比。基于确定法和静力分析得到了井式梁连接的设计曲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圆形预应力井式梁板楼(屋)盖应用SAP2 0 0 0软件及有关规范的设计过程。给出了该预应力井式梁板结构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选择、预应力筋的线型选择、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选配等设计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可供建造同类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介绍某教学楼(主楼)B段结构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井式梁的设计及计算。  相似文献   

13.
13.2m跨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楼板设计仝为民,田山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预应力所)某办公楼工程,主楼部分采用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结构,共15层,其平面如图1所示。主要用做办公用房,除一层层高为4.2m外,其余均为标准层,层高为3.lin,柱同间距为6...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报告厅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板屋盖结构的构造及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赵权  徐飞鸿 《安徽建筑》2003,10(2):30-31
结合南阳理工学院6#教学楼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板的施工,对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依据整体式钢筋砼肋形楼盖和井式楼盖计算理论和蛛网式梁格中径向梁交点O处变形协调条件,采用弹性支座刚度系数法计算任意荷载作用下蛛网式梁格楼盖径向梁的内力及变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矩阵位移法对井式梁作力学分析,考虑梁的抗扭刚度,纵横梁在相交处为整体连接。计算了3×4、3×5、4×4、4×5、5×5区格井式梁的内力及挠度,与不考虑扭矩时的数据作比较,分析其对内力及挠度的影响,指出考虑扭矩后,弯矩扣挠度变化不大,剪力则有较大差异,设计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8.
张谨  李维滨  苟杰 《施工技术》1998,27(12):28-29
苏州国际大厦工程采用大跨度预应力井式转换梁,一方向跨度为27m,另一方向为18m,梁高3.5m,在25m的高空一次浇筑。本文介绍了该梁的支模、混凝土浇筑及预应力施工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截面假定,忽略结构抗扭性能非线性,调用弯矩—曲率关系的子程序,通过对空间梁单元进行变刚度搜寻,编制考虑材料非线性的钢筋混凝土井式梁非线性计算的有限元程序,最后利用本程序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某教学楼无黏结预应力井式梁的工程概况、设计要点,以及主要施工工艺,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以后的同类或相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