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因山区地形复杂,凹凸不平,致使0.618三极法中电流、电压极位置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利用卫星定位导航仪(GPS45C)测距较准确,能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接地网是埋入地中的接地体与设备接地引下线的总称。合格的接地网是确保电气设备在正常及故障情况下,都能可靠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电力系统曾发生过由于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合格,当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使接地网电位升高而反击二次电缆,甚至通过二次电缆串入控制室以致烧坏二次设备及有关设施的重大事故。因此选择正确的方法测量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以便得出真实的数据,为接地网的整改提供依据,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是极其重要的。下面从测试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对我局两座220kV变电所实测经验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介绍了茂名热电厂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并分析了用同一回输电线作为测量接地电阻的电压线与电流线时,电力线间的互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输电线路大多位于山区,采用传统的“双距”法测量,工作量大,误差也大。经实践改用“单距”法测量,并进行误差补偿,能满足实际工作精度的要求,且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中山横门电厂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实测,分析影响电厂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误差的因素,提出消除误差的方法和对策,对提高接地电阻测量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采用电流-电压三极法测量架空线路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时,架空避雷线对注入杆塔地网的测量电流具有分流作用,从而影响接地电阻的测量精度。建立了架空避雷线对注入杆塔地网的测量电流的分流模型,分析了避雷线分流的程度和影响分流效果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避雷线分流所占比重可以达到60%以上,当测量杆塔接地电阻较大、非测量杆塔接地电阻较小、测量杆塔为变电站出线上的前2座杆塔时,避雷线分流效果更明显;(2)仅考虑分流电流大小对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的影响是不够的,忽略分流电流与测量电流的相角差同样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导致接地电阻的测量值偏高。 相似文献
18.
19.
20.
接地网电阻是发、变电站接地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本文着重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在接地网电阻现场测量工作中采用的一些新技术及设备.对现场测试人员关心的测量误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