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谢子涵 《住宅科技》2023,(6):33-37+62
客家传统建筑承载着客家传统文化,是当地观念习俗的最真实反映,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赣南石城桂花屋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实地测绘、工匠访谈等方式,梳理桂花屋所属谱系、历史沿革、空间特征等,探讨桂花屋这一客家传统建筑在建筑空间形态上的普遍性特征与特殊性,推导空间背后的营造机制,为客家传统建筑的研究提供实物例证,也为客家传统建筑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1)
在农民参与客家体育活动的态度来看,男性较女性积极,在年龄结构上彰显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在文化程度上,文化程度越高其参与客家体育的动机就越积极;在收入水平上来看,收入越高的人群对参与客家体育的动机越高。要加大对客家体育的宣传力度,推动客家民俗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清初至民国深圳客家聚居区文化景观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希 《风景园林》2014,(4):81-86
清初至民国时期是客家迁入广东归善县与新安县接合区域(今深圳东北部)并繁衍发展的主要时期。以该时该地客家聚落的环境构成及其内在驱动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图像、文献等史料的对比分析与逻辑推理,总结出该聚落环境的2项特征:(1)聚居点布局匀质,疏散距离较远;(2)逐水而居,以水系为宗族聚居空间的组织框架。该特征的重要驱动机制为客家宗族土地制度——客家宗族通过地权的整合、稳定化以及人地比例的控制,创造出一种适度增长的田园经营模式,推动了地域性文化景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6):132-136
铜鼓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铜鼓客家的民俗民风及文化变迁。其艺术特征非常鲜明:其歌词在章法结构上以四句和五句为主,句法上多七言句式;修辞手法多运用比兴手法。其音乐形态特征也很突出:五声音阶调式,多为徵调式,曲式结构多为二句体或四句体。  相似文献   

5.
闽西是客家住宅分布的典型地区之一,基于闽西客家建筑的鲜明地域性特征,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探寻闽西客家传统民居的现代表达方式。以清流县农村住宅为例,从群体组合与院落空间、建筑造型、功能组织、材料与色彩、装饰与细部等方面入手,探索传统农村住宅的现代转译方法,尝试为新建或改建的农村住宅提供适宜的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福建西部(简称闽西)因客家的聚居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是在客家文化和闽西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所形成的物质空间,对其进行研究可填补福建传统村落区域群体类型的研究空白,并促进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区域保护与利用。【方法】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空间分维值和边界形状指数2种空间形态分析方法,通过民居类型、地形坡度、海拔高度、河流特征、村落空间、村落形态等村落特征信息,对闽西138个客家传统村落进行群体性研究。【结果】发现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呈现地理空间分异状态。并从3个方面进一步揭示客家文化与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关联性:村落对自然环境空间的被动适应体现了迁徙属性;村落空间的高致密化体现了移垦属性;村落形态的强凝聚性体现了宗族属性。【结论】揭示了客家文化影响下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形成逻辑,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推动福建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区域群体保护的发展,并构建一个均衡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闽西客家民居基本形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闽西客家民居实例分析入手,以其文化为依托,研究闽西客家民居以“中庭型”四合两堂为原型,逐渐演化成“九厅十八井”堂屋式建筑的过程,并分析空间构图中心及其在构造上的独特做法,揭示其独特的建筑地域文化特征:客家建筑与客家文化的一脉相承,及与自然环境、风水观念的协调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明末以降,客家民系不断向广府民系聚居区的广州府迁徙,在广州府东路形成了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共居的聚居形态。经过长期的交融共生,客家传统村落形态演化为多种类型。通过实地调研,从类型学角度分析了广州府东路客家传统村落杠屋、堂横屋、围龙屋、方形围屋式布局的变异形态以及变异原因,总结该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类型变异的民系交汇特征,彰显广州府东路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的地域特色,为该区域正在进行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9.
曲水楼     
叶荣 《古建园林技术》2002,(3):23-27,14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类型中 ,民居是最有活力的一种 ,现在对民居的研究已经建立了基本的框架体系 ,正在向纵深和广度两个层次发展。目前对于客家大型聚居建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纯客家地区 ,而对于周边非纯客家地区建筑的研究很少 ,而这方面的研究 ,正是对民居发展过程的研究 ,体现了民居适应人们生活的活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惠阳县淡水洋塘村的客家聚居土楼———曲水楼的介绍 ,以及其与其他客家民居的比较研究 ,对开展非纯客家地区的客家民居的研究 ,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骏  黄迈  林燕 《当代建筑》2024,(3):126-129
近年来,随着建筑地域性研究的逐渐增多,客家地区出现了较多当代客家公共建筑实践项目。如何在设计时传承和保留传统客家建筑文化的精髓,是当前客家公共建筑发展主要关注的内容。本文基于何镜堂院士提出的“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从传统客家建筑出发,归纳其建构特征及内涵,并结合实践,从建筑的地域性、时代性与文化性角度,剖析当代客家公共建筑在环境适应、空间重构与文化符号提炼三个层面的设计策略,为客家地区公共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吴昕 《城市建筑》2013,(10):20-21
本文介绍了"三明城市文化广场"项目的工程概况、设计理念。以"山环水绕、客家摇篮"为主题的"三明城市文化广场"建筑群由会议中心、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单体组成。"文化广场"集中展现了三明作为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客家文化发祥地的城市历史文化,运用"壳"形大跨度体系表现并传承了当地"土楼文化"、"客家文化"及"梯田"、"丹霞地貌"等肌理形态和城市文脉。  相似文献   

12.
黄厚文 《规划师》2004,20(4):49-52
赣州城地处“三山”、“三水”之中,形成独特的龟形城市形态和“丁”字形传统空间格局,具有以客家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特质。其保护规划从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着手,提出名城保护的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以名城风貌特色保护、整体环境改善的成果吸引游人,促进地方旅游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福建长汀特色分析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汀享有全球“客家首府”的美誉,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福建红色政权所在地,兼具客家化和革命历史化的内涵。长汀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旨在恢复汀州“三山两水、一轴三圈”的环境风貌,引入“片区”概念,建立起覆盖点、线、面3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对古城进行空间整治与容量调整。  相似文献   

14.
长汀享有全球"客家首府"的美誉,又是第一次国内 革命战争时期福建省红色政权所在地,兼具客家文化和革命历 史文化内涵。在对其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注意到以下问 题:保护整体环境风貌,文物古迹的保护建立起分层次的体系, 对古城进行空间整治、容量调整。  相似文献   

15.
祁涛 《城市建筑》2005,(12):22-25
本文通过对郑州世界客属文化中心方案的介绍,探讨了传统空间及文化如何融入新的都市空间,以及在城市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中如何实现由建筑单体向城市设计的尺度转换,组织复合化的建筑空间群,发挥由此而产生的空间能量,更好地实现建筑的空间、文化以及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6.
土楼是客家民居独有的建筑形式。它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个集合体,即用集合住宅的方式,将居住、贮藏、商店、集市、祭祀、公共娱乐等功能集中于一个建筑体量。土楼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将土楼作为当前解决低收入住宅问题的方法,不只是形式上的承袭。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和现代宿舍建筑类似,但又具有现代板式宿舍所缺少的亲和力,有助于保持低收入社区中的邻里感。  相似文献   

17.
设计概念结合高速铁路的高科技意象与新竹的自然人文。高速铁路新竹站作为大新竹地区的交通枢纽,除满足运输功能外,也扮演都会区大门的角色。设计者以流线型屋顶表现新竹"风"的意象,呼应高铁的速度感特质,并融合客家圆楼的造型,塑造出赋有地方特色的地标建筑。车站规划为3层,地面层为车站大厅与商业空间,二、三层为候车区与月台。  相似文献   

18.
殷晓君  刘颖 《山西建筑》2009,35(36):40-41
指出客家集中式住宅现今遗存数量众多,是了解客家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对其历史意义和现状矛盾进行了论证,展开了使其适应现今时代发展需要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为保护客家传统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仙坑村是广东省东江流域河源地区客家建筑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村落之一,也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现存传统客家民居20余座,其中包括大夫第八角楼、荣封第四角楼两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堂横屋作为客家民居单幢建筑的代表,在仙坑村聚落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不同形态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是东江客家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早期建成的大夫第重视防御,在堂横屋四角楼的基础上增建寨墙、角楼,形成寨堡化八角楼格局。随着叶氏巨族的形成,荣封第四角楼建造的关注点逐渐从对外防御转换为对宗族礼制观念的强化,以及兼顾空间容量与巨族形象的表达。而19世纪宗族内部的贫富不均和家庭分化导致大量小规模家宅营建的出现,以堂横屋为原型通过空间变形和自由组合,形成了更加适应日益紧张的建设用地环境和小家庭分居的经济条件的建筑群。这一系列的民居形态建构过程反映出社会环境转变下仙坑村客家聚落空间的演进,以及传统民居空间建构的逻辑,即以客家民居的原型空间——堂横为基础,通过适应性的建筑形态及空间组合来应对外界环境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