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葡萄酒中的香味物质的来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香味物质是决定葡萄酒风味、典型性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葡萄酒质量的重要指标.葡萄酒中含有600多种香味化合物,有总浓度达0.8~1.2g/L的挥发性香味物质.这些香味物质主要有醇类、酯类、有机酸、羰基化合物和萜烯化合物等[1].而且,不同品种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所含有的香气成分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葡萄酒香气的分类和葡萄酒呈香物质的种类,综述了葡萄酒呈香物质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
葡萄酒的芳香物质是评判葡萄酒品质的一个重要的感官指标,葡萄酒香气成分分析是研究葡萄酒感官指标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葡萄酒香气成分分析中样品前处理的不同方法,香气物质不同定性、定量分析中的优缺点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葡萄酒香气与其呈香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葡萄酒香气的分类和葡萄酒呈香物质的种类,综述了葡萄酒呈香物质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浅论啤酒的醇酯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永杰 《啤酒科技》2007,(12):19-20
啤酒中已经被认知的风味化合物有600多种,挥发性的风味化合物主要包括醇、醛、酸、酯、酮、硫化物等,它们之间的作用往往是协同、加成的,综合影响啤酒质量。其中,高级醇与酯类作为啤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高级醇与酯类总量之比(醇酯比),被认为是与啤酒感官品质密切相关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外源单宁产品的添加对赤霞珠葡萄酒颜色、香气、感官等综合质量的影响,以宁夏新慧彬酒庄采收的赤霞珠为原料,在20 L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实验。在酒精发酵期间组合添加单宁产品,用40~50℃的温水制备20%~30%的单宁溶液,冷却4~5 h后,将单宁溶液加入发酵液中,添加量为50~60 mg/L。酒样的风味指标通过pH示差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等测定;酒样香气成分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量;感官特征通过感官量化品评法进行描述。添加外源单宁配套工艺提高了葡萄酒的总酚、总单宁、类黄酮、酒石酸酯的含量。添加外源单宁产品后酒样明度下降,颜色更深,稳定性较高。处理酒样的1-己醇、乙酸乙酯、乳酸乙酯、3-羟基丁酸乙酯等含量降低,会减少葡萄酒的生青、指甲油和酸腐等不愉悦气味的产生,同时苯乙醇、苯乙酸乙酯、苯乙烯、己酸异戊酯、辛酸乙酯、己酸乙酯和1-壬醇等香气成分含量增加,有利于葡萄酒的果香、花香等气味产生,提高了葡萄酒的感官质量。单宁添加配套工艺可以通过改变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风味理化指标、颜色和香气成分等来提高葡萄酒的品质。研究结果可为大生产的工艺改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日,《植物杂志》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团队的研究论文,揭示了NAC家族转录因子及组蛋白修饰H3K27me3在调控果实酯类芳香物质合成中的分子机制.果实的香味来源于挥发性化合物,影响消费者喜好.酯类芳香物质是许多成熟果实果香型香气的主要来源,包括桃、苹果和番茄等.虽然已经明确了酯类芳香物质对于果实风味品质和消...  相似文献   

8.
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O.oeni)是葡萄和葡萄酒中主要的乳酸菌种类,它是一种营养缺陷型细菌,能够在葡萄酒恶劣条件下生存,在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中担任主要角色,是葡萄酒最终风味的塑造者。为了进一步提高酒酒球菌在葡萄酒酿造工业中的应用,该文从酒酒球菌菌株分离筛选和鉴定,及其对葡萄酒酿造的有益作用,葡萄酒酿造过程对酒酒球菌的影响以及酒酒球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苹果酒香气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英振  王颉  李长文  张伟 《酿酒》2004,31(3):54-56
从来源角度,对苹果酒的香气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苹果酒来自于原料中的固有香气(一类香气),以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香气(二类香气)。并且,展望了一下我国苹果酒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玫瑰花桃红葡萄酒及桃红葡萄酒基酒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萃取方法提取玫瑰花桃红葡萄酒及桃红葡萄酒基酒的香气成分,再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其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玫瑰花桃红葡萄酒中共检测到香气成分48种,桃红葡萄酒基酒中共检测到香气成分41种,主要为酯类物质、有机酸、醇类、莽草酸衍生物、羰基类、烷烃类和萜烯类物质,其中检测到的酯类物质含量最多,玫瑰花桃红葡萄酒及桃红葡萄基酒中酯类物质分别占总香气成分的60.22%、64.89%。玫瑰花桃红葡萄酒的香气成分与桃红葡萄酒基酒相比,增加了3种酯类物质、1种有机酸、2种莽草酸衍生物和2种烷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小芒森是酿造天然甜酒的理想品种,该研究选用新疆五家渠、玛纳斯地区以及山东烟台地区的小芒森葡萄果实酿造的葡萄酒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小芒森葡萄酒中的香气物质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小芒森葡萄酒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受地区的影响,地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醇类和酯类的种类和含量上,新疆产区小芒森葡萄酒醇类和酯类总体都高于山东烟台地区,可达1 500 mg/L以上,赋予了葡萄酒丰富的水果香气。其次新疆产区的共性香气物质为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癸酸乙酯、己酸异戊酯、癸酸。根据这些结果,反映出小芒森葡萄酒在新疆产区所具有的香气特性,这将为提高新疆产区小芒森葡萄酒香气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柑橘-巨峰葡萄酒、柑橘-夏黑葡萄酒和柑橘-玫瑰香葡萄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种柑橘-葡萄酒中共分离鉴定出43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包含酯类、醇类、酸类、醛类、酮类等。主要的香气贡献成分是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43.90%~64.77%之间,其中主体香气成分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丙酸-2-苯乙酯、棕榈酸乙酯、3-甲基-2-丁醇、苯乙醇、异戊醇、乙酸、己酸、2,3-二甲基-5-异丙烯基-环己酮-1等,这些成分是决定柑橘-葡萄酒酒香和果香的重要组分。而柑橘-夏黑葡萄酒中这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因此,川南地区宜选夏黑葡萄用于柑橘-葡萄酒的制作。  相似文献   

13.
烤制甘薯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休闲食品,其浓郁、诱人的香味深受大众喜爱。综述国内外关于烤制甘薯香味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烤制甘薯香味的形成机制、关键挥发物、关键前体物,分析加热方式影响甘薯香味的原因,为指导甘薯制品加工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白酒风味物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范文来  徐岩 《酿酒》2007,34(4):31-37
简要回顾了中国白酒微量成分分析的历史与现状.从微量成分的种类上看,中国白酒中已经检测到的微量成分达300种以上,包括醇类、酸类、酯类、氨基酸类、羟基化合物、缩醛、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醚类等.近年来,真空浓缩技术、液液萃取、正相色谱分离技术、固相微萃取、GC/O和AEDA技术已经开始被用于白酒香味成分的研究.应用GC/O和固相微萃取技术,在中国白酒中已经发现了近90种的香味化合物.这些技术的应用,必将对中国白酒风味物质以及特征香味成分的研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低温发酵条件下黑比诺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溶剂微萃取法(SME)、气相色谱-质谱(GC-MS)研究在低温发酵条件下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黑比诺干红葡萄酒香气的化学成分.酒样中检测出42种香气物质, 主要芳香物质为3-甲基-1-丁醇、2-甲基丙醇、1,4-丁二酸乙酯、苯乙醇、1-丙醇、邻苯二甲酸二丁庚酯、2,3-丁二醇、乳酸乙酯、1-丁醇、1-己醇等,占其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97.77%.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萃取检测鉴定黑加仑果实和果酒酵母1399酿造的黑加仑果酒芳香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对比黑加仑果实和黑加仑果酒的香气成分变化。从果实中鉴定出50种成分,占峰面积的84.22%,香气成分主要为2-甲基-3-丁烯-2-醇、4-甲基-1-戊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正戊烯、正辛醛、壬醛、己醛、戊醛等;从果酒中鉴定出48种成分,占峰面积的92.65%,主要香气成分为苯乙醇、3-甲基-1-丁醇、乙酸乙酯、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癸酸乙酯、乙酸苯乙酯、苯乙醛等。  相似文献   

18.
The flavour constituents of ‘Muscat de Frontignan’ V. vinifera variety were isolated from pomaces and wine by means of vacuum distillation and continuous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These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further separated on a silica gel, a DEAE cellulose and glass capillary columns. 210 substanc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a glass capillary g.c.-m.s. apparatus. Fifty-one of them have not been detected previously in grapes or wine. The proportions and biogenesis of these constituents are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