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根锁 《陕西水利》2011,(4):137-139
泥沙淤积是影响电厂冷却水工程布局的主要问题,为了优化、选择与配置电厂取水口的位置,进行了电厂取水防沙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划分电厂功能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台州电厂循环水泵前池泥沙淤积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台州电厂循环水泵前池各种可能的改造方案进行了模型试验 ,根据模型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工程量小、可明显改善循环水泵工作条件的改造方案 .试验结果表明 ,根据椒江泥沙特点所确定的泥沙运动相似条件及所选择的模型沙是合理的 ,所取得的试验成果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海区波浪特征、泥沙环境和海床冲淤变化情况,开展了陆丰甲湖湾电厂波浪泥沙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电厂取排水口、港池、航道在常年浪及台风浪作用下的泥沙淤积情况,从泥沙角度验证海港工程布置和取排水工程布置的合理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取水前池泥沙淤积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水前池含沙量较大时,需要考虑前池中的泥沙淤积分布情况,以便于确定抽水泵运行模式及装配清淤设备。本文应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水深平均二维数学模型对前池流态、泥沙淤积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关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5.
潘家口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潘家口中水库建于滦河中淤,自1980年蓄水以来,对天津市及唐山地区的繁荣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水库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致使潘家口水库的泥沙淤积总是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郁江中游的西津水电站水库自1964年建库以来的淤积情况,对流域泥沙产生的成因做了分析探讨。通过将不同年限的地形图、航道图及实测断面资料,对西津库区的南宁电厂取水口河段近30年冲淤变化规律和河岸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淤积对取水口取水的影响,对取水建筑物进行合理布置。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沙河流有计划地进行放淤和农田灌溉,是改良土壤,促进农业增产及减少河道淤积的有效措施之一。水文泥沙测验工作的开展,为掌握泥沙运行规律,加深对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侧重对淤泥和灌溉技术的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水力发电》2007,33(1):86-86
据《水电站设计》“多泥沙河流上水利枢纽的泄流排沙设计”一文中介绍,多泥沙河流,作为一个输水输沙通道,当进口水沙条件和出口侵蚀基点条件一定时,其淤积和冲刷是相互交替.时而淤积,时而冲刷,通过冲刷和淤积变化建立一条接近输沙平衡的河道。修建水利枢纽后,天然河道的条件被改变。泥沙的运动规律自然也发生了变化,必须慎重考虑并正确对待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9.
沐若水电站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拉让河河源沐若河上,电站坝址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利用建基面岩体分布范围狭窄,且右岸存在当地人认为是“圣石”的突出山脊,需要加以保护。为了使坝址坐落在地质条件较好的河段上,经比较后,大坝轴线采用弧线形式。设计中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从安全、技术可行、经济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较为合理的3种大坝布置方案。经比较,选定了安全性较好,经济性较优,又能保护“圣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高栏海域近年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进行了潮流数值及泥沙回淤计算,综合分析计算结果,对珠海电厂煤码头工程的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并将西挖入式方案作为推荐方案,本文还利用黄茅海域挖槽的实测资料,验证了刘家驹公式的合理及适用性,并对黄茅海周围近年来修建的堤坝等工程对电厂港口回淤的影响作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三峡左岸ALSTOM机组水导外循环冷却系统的结构和特点,重点分析了ALSTOM机组水导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ALSTOM水轮发电机组水导冷却系统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为三峡电厂的安全运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三峡机组单机容量大,单机或多机突然跳闸解列会给电网造成巨大的冲击,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发电机定子绕组冷却水系统故障是影响机组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ALSTOM和VGS两种机型不同负荷下定子绕组冷却水中断试验的介绍和比较,以及断水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分析,进而提出三块左岸电站机组断水时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配水渠出水优化措施单一、优化效果欠佳的问题,运用CFD软件,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其流速场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进口宽度(b)和配水渠宽度(B)变化时出水均匀度最优的配水渠长度(L),并优化了挡墙在双段配水渠中的最佳位置。结果表明:配水渠进口集中主流在池内流域空间的扩散程度是出水均匀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当b在1 200~1 600 mm范围时,L取1 750~2 250 mm时的出水均匀度最优,若b大于1 600 mm,最优的L值须适当增加,但不应大于3 000 mm;当B为3 900 mm时,L最佳取值为1 750~2 250 mm,当B为5 300或6 700 mm时,最佳的L值应增加500 mm左右;采用双段配水渠时,挡墙位置应设在进口侧,而不应在配水渠的中间位置。该研究可为配水渠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分离鳃在沉淀池中不同布置形式下的水沙分离效果,对敞开式分离鳃沉淀池进行了静水与动水的沉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鳃均匀悬挂在沉淀池中的布置形式,水沙分离效果要好于靠近溢流口布置和远离溢流口布置两种形式。敞开式均匀布置分离鳃沉淀池在静水沉降时出水浊度随时间变化包含浊度迅速减小与浊度缓慢减小两个阶段;在动水沉降时,水力负荷对浊度变化有很大的影响,水力负荷愈小,该沉淀池的出水浊度值愈小,而当水力负荷达到一定值时,则与普通沉淀池处理高浊度浑水的效果一样,故可以通过控制水力负荷,得到不同的出水浊度,实际应用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水力负荷是确保出水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斜管沉淀池布水均匀性模拟计算与工艺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量负荷的增大和水质标准的提高,迫使许多水厂不得不将平流沉淀池改造为斜管沉淀池,然而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斜管布水均匀性问题一直没从理论上得以解决。通过建立包括长宽比、斜管管径、布水区高度等多个影响布水均匀性因素的水力学方程,定量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沉淀池长宽比(L/B)对均匀布水性影响最大,当L/B接近6时,布水渠末端的斜管流量极小,布水极不均匀;增大布水渠高度和沿池长方向上减小斜管管径有利于提高布水均匀性。据此在L/B较大的平流沉淀池改造工程中可采取由沿宽度方向布水改为沿长度方向,将沉淀池分格改造为多个斜管沉淀池以及斜管管径沿布水方向由小变大等技术措施提高布水均匀性。  相似文献   

16.
多泥沙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防淤有3种方式,最理想的是循环冷却供水。多泥沙中小型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应优先采用循环冷却供水。循环水池、循环冷却器和水泵是循环系统三要素,布置要合理,参数选择要留有裕量。重点介绍了循环冷却供水在技术供水系统中的重要性、应用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7.
某型旋流池分离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UENT软件对某型旋流池的固液分离效率与积泥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 旋流池内的沉淀特征,得出了分离效率曲线,明确了该型旋流池在吸水井区域产生积泥的原因,据此 可优化该型旋流池的设计参数,减少吸水井积泥。  相似文献   

18.
南方某水厂原设计规模10万m3/d,原水为水库水,水质达Ⅱ类水标准。由于需水量增长,需新增3万m3/d产水量,而水厂可供扩建的用地无法设置常规处理工艺的沉淀池和滤池。经方案设计,采用在平流沉淀池后部布置浸没式超滤膜的净水组合工艺,并根据用地特点,因地制宜地布置了膜池辅助车间,使水厂总处理能力达到13万m3/d。详细介绍了平流沉淀池后置浸没式超滤膜工艺设计及膜清洗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莱芜市某水厂升级改造项目为基础,针对原水中藻类超标、水厂超负荷运行、滤池反冲洗周期短以及出水嗅味重等问题,提出了将平流沉淀池升级改造为气浮斜管复合池,并对气浮池和斜管沉淀池的改造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叙述.改造后水厂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将平流沉淀池升级改造为气浮斜管复合池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含藻水及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并为类似实际工程提供技术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某辐流式沉淀池异重流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选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设初始时刻沉淀池内充满水,通过设置池内水与进水的不同温度,对沉淀池冬夏季不同时刻各工况下异重流的演变规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夏季产生逆时针的下异重流,低温水自底部向表面蔓延,池内最大流速在沉淀池底部附近;冬季产生顺时针的上异重流,高温水自表面向下部蔓延,池内最大流速在沉淀池表面附近。温差导致的异重流,使沉淀池内产生较大的回流区,影响了沉淀池的流态及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