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经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7,(6):7-12
针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苏联公报归罪于“违规操作”,而1996乌克兰报告则突出“设计问题”,争论反映了甲方乙方的利害;中突。2006国务院核安全局长再评的要点是:“安全第一,消除恐核心理”。本文根据IEC61508—1998与GB/T20438—2006《电气、电子、可编程控电子系统安全措施》的哲学来说明“安全第一,消除恐核心理”,指出常规仪器与控制(I&C)标准(GB系列)及其测试(Testing)列核电虽非充分,却是必要,而第3方的测试-验证-合格-许可程序及测试平台建设是避免事故与;中突的基本法规。 相似文献
2.
沈经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8,(4):2-7
简介第3代欧洲核电EPR-1600核反应堆防地震灾难的静态安全措施;据中国地震灾难的实际经验,探讨动态安全技术,用4种对预报欠充分的震前效应,触发动态安全措施——停堆I&C,避免因地震引发的核灾难。 相似文献
3.
沈经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8,(3):4-8
简介第3代欧洲核电EPR-1600核反应堆防地震灾难的静态安全措施;据中国地震灾难的实际经验,探讨动态安全技术,用4种对预报欠充分的震前效应,触发动态安全措施——停堆I&C,避免因地震引发的核灾难。 相似文献
4.
沈经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8,(3)
简介第3代欧洲核电EPR-1600核反应堆防地震灾难的静态安全措施;据中国地震灾难的实际经验,探讨动态安全技术,用4种对预报欠充分的震前效应,触发动态安全措施--停堆I&C,避免因地震引发的核灾难. 相似文献
5.
沈经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8,(2):4-12
探测器、传感器、执行器、FCS、DCS、SCADA、LAN/WAN、FS等自动化的基础技术是核电厂中的高技术,其标准化尚未反映在核电标准RRC或ANSI、ASME中,但在中国属于机械工业的范畴。其标准的多样性源自目的与方法的多样性,然而,这多样的基础技术标准提供了灵活的可选择性,且能避免整体引进的依赖性,加速核电厂的机-电-核整体技术标准的统一,而核电技术则能推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沈经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8,(4)
简介第3代欧洲核电EPR-1600核反应堆防地震灾难的静态安全措施;据中国地震灾难的实际经验,探讨动态安全技术,用4种对预报欠充分的震前效应,触发动态安全措施——停堆I&C,避免因地震引发的核灾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