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士敏 《纺织器材》2014,41(6):42-46
为了提高生条质量,减少盖板落棉,分析了锡林与回转盖板的梳理原理,对比了标准盖板与非标准盖板对条干、棉结杂质及锡林—盖板隔距与质量的关系,探讨了降低盖板总高误差及锡林—盖板隔距变化的方法。指出:锡林—盖板隔距增大使生条结杂增多、短绒率降低,当隔距增大0.025mm时生条质量恶化,增大0.051mm时生条严重恶化;锡林—盖板隔距和刺辊工艺优化组合,生条棉结降低25.6%,短绒率降低0.65%、棉结降低35.5%,条干CV值降低0.07个百分点;隔距的准确性、稳定性关系到质量与节棉的双重效益;减小盖板针布总高误差及隔距差异,有利于设备更好地发挥工艺特性,取得质量和节棉双赢。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纤维梳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变刺辊、道夫速度及锡林与盖板隔距,研究了聚乳酸纤维梳理工艺,探讨了不同梳理工艺对生条棉结数量、短绒率及纤维长度不匀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条棉结数量受梳理工艺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刺辊速度对生条棉结数量、短绒率及纤维长度不匀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刺辊转速、刺辊与给棉板隔距、锡林与盖板隔距等工艺参数研究了PTT纤维的梳理工艺,探讨了不同梳理工艺对生条棉结数量、短绒率及纤维长度不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长度不匀率随梳理工艺变化而显著变化,锡林与盖板间隔距对生条棉结数量、短绒率及纤维长度不匀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C51型梳棉机梳理长绒棉的合理工艺,分析了锡林~盖板隔距、剌辊速度、道夫速度和生条定量等工艺参数选择的依据,并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纺100%长绒棉的梳棉工艺为:锡林~盖板隔距0.20 mm、0.18 mm、0.15 mm、0.15mm、0.18 mm;道夫速度34 r/min;刺辊速度1300 r/min;生条定量20 g/5 m.  相似文献   

5.
梳棉机工艺配置与生条短绒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探讨梳棉机工艺参数与生条短绒率的关系.分析了短流程清梳联中短绒率增加的原因,对短绒增加较多的FA221B型梳棉机的刺辊速度、刺辊与给棉板隔距、刺辊与分梳板隔距、刺辊与锡林隔距、锡林速度、盖板速度、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锡林与固定盖板隔距、出条速度进行了优化试验,优选出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使生条短绒率下降了5.7个百分点,认为刺辊速度的增高和给棉板隔距的减小是短绒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改造型清梳联纺长绒棉生条短绒与结杂的控制措施。在原有清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部分防护装置和联接装置、合理配置机台和优化工艺配置等措施,使梳棉生条短绒率和棉结杂质数量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调整JWF1204型梳棉机锡林转速、刺辊转速、活动盖板速度、出条速度以及锡林活动盖板间隔距等工艺参数,最终使改造型清梳联生产长绒棉的生条达到短绒率16.26%,棉结67个/g,杂质8.8个/g的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质量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7.
清梳联与传统清棉机-梳棉机的刺辊工艺有区别,贯彻“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的工艺原则,根据原棉短绒等纤维性能以及棉纱质量薄弱环节,通过试验,适度增大锡林:刺辊线速比、刺辊至给棉板隔距,控制生条短绒率和精纱短绒率,有利于提高棉纱强力、条干均匀度、稳定棉节。掌握管纱与筒纱品质关系,将优质筒纱为客户服务。  相似文献   

8.
探讨牵伸工艺与梳理工艺。论述了牵伸工艺与梳理工艺的关系。介绍了梳理技术的组成,针对梳理元件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梳棉工艺,分析了刺辊与给棉板隔距、给棉板梳理工艺长度、锡林刺辊线速比、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认为:梳棉工艺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梳理度、梳理强度与转移的关系,梳理元件的锋利度、粗糙度、耐用度等是工艺的基础,应遵循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的工艺原则,优选工艺,从而提高棉纱的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介绍气流纺用原料含杂率高、短绒多对梳理针布的要求;针对环锭纺下机锡林、盖板、道夫针布二次回用时出现包卷过程中锡林针布倒针、盖板针布变形等问题制定解决措施;通过对新针布与回用针布纺弱捻OEC 58.3 tex纱成纱质量对比,指出:回用锡林和道夫针布较新针布锋利度差,提高刺辊速度、优化除尘刀及小漏底隔距、增加落棉、加大刺辊排杂力度、降低锡林—盖板梳理区压力,可改善除杂效果;道夫—锡林隔距偏小掌握,同时增加生条定量,减小张力牵伸,可减少短绒产生;回用盖板针布隔距应偏紧掌握,加大清洁力度;回用针布纺纱质量满足客户要求,每台车可节约成本约1.2万元,回用针布需与针布状态、原料、环境、工艺、设备技术及操作水平等诸多因素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锡林刺辊速比与生条质量关系的试验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探讨梳棉机锡林刺辊速比对生条质量的影响.采用切断称重法和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不同速比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进行了伸直度、棉结、杂质、长度及短绒的检测,结果显示:锡林与刺辊速比为1.19时较有利于生条中纤维的伸直;锡林与刺辊的速比为1.79和1.98时,较有利于棉结和杂质的去除;锡林与刺辊速比为2.55时,较有利于短绒的减少;在确保纤维正常分梳和转移的条件下,适当提高速比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总体上锡林与刺辊速比为1.79和1.98时,有利于生条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