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固相反应法制备纳米铈锆复合氧化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碳酸铈、碳酸锆、草酸为原料,机械力促进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级铈锆复合氧化物(CexZr1-XO2)。用TGDSC分析前驱体的热分解温度,通过XRD、TEM、BET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单一的立方晶系固溶体,平均粒径<40nm,比表面积达98m2/g。采用中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纳米级铈锆复合氧化物无需溶剂,无废液且节能。  相似文献   

4.
固相反应法制备 Ce:LuAG透明陶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Lu(NO3)3和NH4HCO3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40nm的Lu2O3粉体,以该粉体和市售的Al2O3、CeO2超细粉体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工艺,经1760℃真空烧结10h,制备出透明的Ce:LuAG陶瓷,该透明陶瓷在可见光范围内的透过率为56%,X射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为Ce^3+的特征发射,范围在470-650nm,和同类单晶的光谱一致,正好在硅光电二极管的高敏感曲线范围内,满足于闪烁体的性能要求,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闪烁材料.  相似文献   

5.
Zr掺杂K2La2Ti3O10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四丁酯、碳酸钾、硝酸镧、氧氯化锆为原料,采用聚合-络合法制备出了新型的Zr掺杂改性的纳米复合物K2La2Ti3-xZrxO10,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比表面(BET)以及光致发光(PL)测试对其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乙醇为电子给体,比较了Zr掺杂量对催化剂光解水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低浓度Zr的掺杂,载Pt后光催化活性得到了大大地提高.Zr掺杂量x=0.2时获得比表面为18.72m2/g的纳米颗粒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活性,测得其5h内在乙醇溶液中的产氢量子效率为2.69%.  相似文献   

6.
采用硬脂酸法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掺杂Nb制备了K2La1.8Nb0.2Ti3O10层状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硬脂酸法在800℃可获得超细K2La1.8Nb0.2Ti3O10,颗粒尺寸为100~250 nm,经过Nb掺杂后的产物仍然保持层状结构,层间距约1.5nm.紫外-可见光谱表明掺杂前后的产物在紫外区均有较明显的吸收,但经Nb掺杂后的K2La1.8Nb0.2Ti3O10吸光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固相反应法制备Nd:YAG透明陶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Y(NO3)3和NH3·H2O为原料,并在Y(NO3)3溶液中添加少量(NH4)2SO4,采用沉淀法制备出化学组成为Y2(OH)5(NO3)·nH2O的先驱沉淀物.先驱沉淀物在1100℃下煅烧4h,得到了平均粒径为60nm的氧化钇原料粉体.Y2O3粉体与Al2O3、Nd2O3超细粉球磨混合后,采用固相反应工艺,经1700℃真空烧结5h,制备出透明的Nd:YAG陶瓷,同时对Nd:YAG透明陶瓷的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TiO2粉末为原料,在浓碱环境中,用水热法制备了H2Ti3O7纳米管和Na2Ti3O7纳米线,并对产物进行了XRD、SEM、TEM、UV-vis、PL、TG-DTA等表征,结果表明,H2Ti3O7纳米管具有更宽的光吸收范围、更高的光催化效率,而Na2Ti3O7纳米线具有更强的可见光发射和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固相反应法制备MgTiO3及其掺杂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勇  周晓华  张树人  李波  张磊 《功能材料》2005,36(5):689-691
介绍了用固相反应法制备钛酸镁以及用CaTiO3、ZnNb2O6掺杂改善其微波介电性能。利用XRD图谱分析物相组成和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用固相反应法经过适当的热处理过程在MgO不过量的情况下可以合成纯净的钛酸镁。5%(原子分数)CaTiO3、6%(质量分数)ZnNb2O6掺杂得到的MgTiO3可在1300℃下烧结,且具有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εr=21,τf=0,Q×f=130000(13GHz)。  相似文献   

10.
固相反应法三元硼化物陶瓷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o粉、Fe-B合金粉、Fe粉、Al粉为基本原料,磷酸二氢铝为粘结剂制备成型料浆,采用刷涂法在Q235钢基体上形成涂层,在真空烧结炉中通过固相反应法于860℃制备了三元硼化物陶瓷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粉体和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和反应机理,并对涂层的结合强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球磨过程中有少量Mo2FeB2、A1Fe3 生成,860℃固化后Mo2FeB2、Mo2FeB4 等新相生成;涂层和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结合强度可达14.15MPa;涂层具有比钢基体更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封孔后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1.
刘敏  朱海奎  周洪庆 《材料导报》2006,20(Z2):349-350
研究了钛酸镁/钛酸镧复相陶瓷的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并对影响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钛酸镁/钛酸镧复相陶瓷能在1330℃左右烧结;在10MHz下,介电常数可在20~45之间随意调节,介电损耗都为10-4数量级;复相陶瓷主要由MgTiO3、La0.66TiO2.993两种晶相构成;陶瓷中晶相分布均匀、晶粒结合紧密、烧结致密性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步反应法制备SiO2柱层状钛酸(SiO2-H2Ti4O9)光催化材料, 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烷基胺的链长、胺预撑后的洗涤方式以及与正硅酸乙酯(TEOS)水热反应时间等因素对SiO2-H2Ti4O9结构的影响. 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ule, MB)为探针反应物, 考察了SiO2柱层状钛酸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随着烷基胺链长增加, 层间距增大, 有利于在层间引入TEOS; 用1:1的乙醇水溶液洗涤正十二胺撑后的产物的结晶度显著高于用无水乙醇洗涤的产物; 胺撑后的产物与TEOS在130℃条件下水热反应两次可得到层间距为1.45nm、比表面积为148.4m2/g、结构较规整的SiO2-H2Ti4O9柱层状材料. 该柱层状材料对亚甲基蓝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江芳  邵飞 《无机材料学报》2008,23(6):1263-1266
采用分步反应法制备SiO2柱层状钛酸(SiO2-H2Ti4O9)光催化材料, 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烷基胺的链长、胺预撑后的洗涤方式以及与正硅酸乙酯(TEOS)水热反应时间等因素对SiO2-H2Ti4O9结构的影响. 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ule, MB)为探针反应物, 考察了SiO2柱层状钛酸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随着烷基胺链长增加, 层间距增大, 有利于在层间引入TEOS; 用1:1的乙醇水溶液洗涤正十二胺撑后的产物的结晶度显著高于用无水乙醇洗涤的产物; 胺撑后的产物与TEOS在130℃条件下水热反应两次可得到层间距为1.45nm、比表面积为148.4m2/g、结构较规整的SiO2-H2Ti4O9柱层状材料. 该柱层状材料对亚甲基蓝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具有不同Al2O3含量的镁镧钛陶瓷,并通过XRD和SEM及材料介电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了Al2O3对镁镧钛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εr随Al2O3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品质因数Q(Q=1/tgδ)则相对保持了较高数值,最高可达14430(10GHz);不含Al2O3的镁镧钛陶瓷的晶相为MgTiO3和La0.66TiO2.99,加入Al2O3后,出现新晶相MgAl2O4和Mg4A12TigO25,同时晶粒的平均尺寸有了显著的减小.  相似文献   

15.
锆钛酸铅镧陶瓷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菲  张孝文 《功能材料》1997,28(3):294-296
研究了Zr/Ti比为65/35,掺La分别为8、9、12、16.7%(mol%)的锆钛酸铅镧(PLZT8/65/35/9/65/35,12/65/35、16.7/65/35)陶瓷的微结构和介电性能,XRD研究表明,PLZT中存在着(h+1/2,k+1/2,1)型超结构,随着La含量的增加,有序度增加,当La含量为12%时达到最大,继之下降,提出了A位离子有序的体心立方超结构模型。介电常数与温度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具有不同Al2O3含量的镁镧钛陶瓷,并通过XRD和SEM及材料介电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了Al2O3对镁镧钛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εr随Al2O3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品质因数Q(Q=1/tgδ)则相对保持了较高数值,最高可达14430(10GHz),不含Al2O3的镁镧钛陶瓷的晶相为MgTiO3和La0.66TiO2.99,加入Al2O3后,出现新晶相MgAl2O4和Mg4Al2Ti9O25,同时晶粒的平均尺寸有显著的减小。  相似文献   

17.
钛酸钡和钛酸铅的两个临界尺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尺寸的减小,铁电体将发生由多畴到单畴的变化以及铁电一顺电相变.发生多畴到单畴变化的尺寸称为单畴临界尺寸,发生铁电-顺电相变的尺寸称为铁电临界尺寸.本文报道了对铁电体尺寸效应研究的一些结果.对钛酸钡和钛酸铅,分别计算了这两个临界尺寸,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8.
吴事江  吉晓莉 《纳米科技》2013,(6):62-66,83
以K2CO3、TiO2为原料,采用混炼-干燥-焙烧工艺制备出四钛酸钾纤维,通过TG—DSC、XRD、SEM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不同TiO2/K2CO3摩尔比时的Ti4O9反应形成机制,实验证明,TiO2/K2CO3摩尔比对纤维的合成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用VLS和LS理论对纤维形成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钛酸钡陶瓷粒子, 观察和分析了粒子的成分、形貌和微观结构及其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 并测定了粉体的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 XRD和TEM分析表明制备的粒子为四方相, 粒径在30~40nm左右. 制备的钛酸钡/环氧树脂复合吸收材料在8~18GHz范围内对电磁波有良好的吸收效果, 当含量为20%时效果最佳. 最后针对其吸收特性探讨了钛酸钡粒子的吸收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以Bi(NO3)3 5H2O、板状钛酸(H1.07Ti1.73O4 nH2O)、Na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Na0.5Bi0.5TiO3纳米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产物进行表征.通过考察在200℃下水热反应不同时间的产物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对Na0.5Bi0.5TiO3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钛酸H1.07Ti1.73O4 nH2O是一类具有层板结构的化合物,在水热反应过程中,板状钛酸的层间H3O+可与Na+、Bi3+进行离子交换,通过原位生长的方式形成了板状Na0.5Bi0.5TiO3颗粒,随着水热反应的进行,板状Na0.5Bi0.5TiO3颗粒裂解形成纳米纤维.所得的Na0.5Bi0.5TiO3纳米纤维分散性好,具有钙钛矿结构,直径为30~150 nm,长度为几个微米到十几个微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