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州鸡汤面     
人食切面类,以油、盐、酱、醋等作料入于面汤,汤有味而面无味,与未尝食面等。予独以味归面,面具五味而汤独清,如此方是食面,不是饮汤。——[清]李渔《闲情偶记》自打汉朝那会儿起,中国人的餐桌上就多了一大门类的食品,这就是后来的面条,只不过那会儿它的名字不叫面条,叫汤饼。打这以后,这种柔软细长的面食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般,  相似文献   

2.
果子狸,又名牛尾狸、五面狸、林狸,是徊于我国南方山林间的特产狸类动物。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毛羽类赠释云:"狸类甚多,惟南方有白面而尾似牛者,名牛尾狸,亦日玉面狸。专上树木食百果,俗呼果子狸。"《浙江通志》卷一0四说:"玉面狸,俗名柿狸,性喜食柿。"果子狸以百果为食,肉质鲜美,古时野生甚多,人们把它当作珍品肉食。据史籍记载,唐朝时,人们。始注意到果子狸的美食价值。《酉阳来记》续集卷八有云:洪州有牛尾狸,肉甚美。'倒了宋朝,果子狸异军突起,跨入山珍美味的行列,引起饮食界的高度重视。曾几《食牛尾狸》诗就说…  相似文献   

3.
敲制技法古已有之,在清代《食宪鸿秘》附录的《汪拂云抄本》上就有“椎鸡”的条目,其制法是:“嫩鸡剥皮,将肉切薄片,上下用真粉擦匀,将槌轻打,以薄为度。逐片摊开,同皮骨入清水煮熟,拣去筋骨,和头随用。”《调鼎集》中也有对“锤鸡”的介绍:“鸡脯去皮筋,横切,每片用刀背锤软,拌椒盐、酒、酱。食,倾入滚水炸,取起加姜汁烹。”  相似文献   

4.
《调鼎集》是清朝一部手抄饮食古典专著,无作者名。全书共分十卷,陈述内容繁简适当,第一卷名为《酱》,卷中对各种酱的酿制配方及各种汁的提汁都有详细叙述。纵览全卷,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是我们研究、继承、发展饮食文化的一大根本。在此,笔者介绍其中几款为今所用的酱与汁的制法,还请同行指教。 一、八宝酱: 原文“甜酱加沙糖,用熬熟香油炒透,将冬笋晒干,香蕈、砂仁、干姜、桔皮片供研末,和匀收贮。……冬笋及各料菜仁……”八料中和,故名八宝酱。 原料:甜面酱50克水发冬笋10克水发香菇10克砂仁粉5克沙姜粉2克陈皮…  相似文献   

5.
金陵鸭馔     
潘松寿  王景晨 《美食》2004,(2):19-20
写鸭馔必须写金陵鸭馔,南京人爱吃鸭,会吃鸭。中外美食家来宁均以能品尝到正宗的“金陵鸭馔”为快事。可以说,外地有的鸭馔,金陵几乎都有;而外地没有的鸭馔,金陵却能齐备。因而说,“金陵鸭馔甲天下”实在并非浮夸之词。清代烹饪专《随园食单》、《调鼎集》记载了许多有关金陵鸭馔的菜肴,其中用鸭制作的菜肴有五十余种,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鹌鹑和它的蛋已是宫廷珍馐。唐韦巨源《烧尾宴食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及清《随园食单》、《调鼎集》、《清稗类钞》等古籍中,都有鹌鹑入馔的记载。 鹌鹑有“动物人参”的美誉,肉的蛋白质与维生素含量高于鸡肉,且易为人体吸收,是婴儿、孕妇和年老体弱者的理想食品,有补脾益气、强健筋骨、利尿除湿之效。  相似文献   

7.
石耳,属地衣类植物。用于饮食者,皆为脐衣科植物石耳的子实体。原植体单叶、厚膜质,幼小时近于圆形,长大后的轮廓呈椭圆形,直径可达十几厘米。古人摘其植体,干制后即可当作食品,烹饪方法类同木耳。食家选用,以片大而完整者为佳。石耳通常生长于悬崖峭壁的向阳面,温带高山岩石上亦有分布。我国以秦岭、江南和南岭一带的山岩上出产为多。姚可成《食物本草》卷七记述说:“石耳生天台、四明、河南、宣州、黄山、巴西、边徼诸山石崖上,远望如烟。”《浙江通志》卷一O二引《名胜志》云:“安吉州梅溪石门中产石耳”。《广群芳谱》卷一…  相似文献   

8.
黄酒亦称老酒,色呈琥珀,越久越香,越陈越醇,在黄酒中绍兴酒为第一。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绍兴酒如清廉吏,不搀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袁枚因久居江南,故对绍兴酒尤为青睐。《调鼎集》中把绍兴酒与其他地方酒相比:“像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饮之令人发渴,而绍酒独无;天下酒甜者居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非私评也”。  相似文献   

9.
余力 《烹调知识》2013,(9):53-54
食物补养是食疗养生的基本内容之一,对饮食补养的量,古人们强调少食而反对多食和暴饮暴食,具体说有八方面的要素。一、饮食宜少晋代葛洪《抱朴子·极言》提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亦强调:“当少饮食,饥食多则气逆、百脉闭,百脉闭则气不行,气  相似文献   

10.
百合自古供食用,名医陶弘景曾说:“(百合)人亦蒸食之。”宋王安石《百合诗》:“冥搜到百合,真使重当肉。”明汪颖《食物本草》:“百合新者可蒸可煮,和肉更佳,干者作粉食,最益人。”汪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百合)或蒸或煮而淡食之。专治虚火劳嗽;亦可煮粥、煨肉、澄粉食,并补虚赢,不止充饥也。”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寒,具有润肺清火调中之效,  相似文献   

11.
食疗,也称“食治”、“食医”,根据病情运用饮食进行治疗和调理。在《备急千金要方》卷26中就有食治门,搜集《内经》至唐以前的食物疗病记述,为著名的食疗专论。  相似文献   

12.
遵义市,地处黔北,与四川接壤。明人曹学全《蜀中游记》载:明代,遵义府属归四川府管辖。遵义物产丰富,堪称贵州首善之区。遵义人讲究饮食,名特小吃甚多,兼有贵州特色及巴蜀风味,更融汇了山地少数民族的饮食精华。笔者旅游到了遵义,对当地风味小吃感受良多,这里仅撷取食事两则,以飨读者诸君。豆花面1957年,邓小平同志到遵义。在品尝了豆花面后,称赞其味道不错,说这是值得发展的地方风味小吃。所谓豆花面,就是将点制好的豆花盛人煮好的水面中,然后蘸食。那豆花类似重庆的河水豆花,极白极嫩,面则是土碱制的宽条鸡蛋面。据说以…  相似文献   

13.
杨红  双福 《烹调知识》2014,(10):36-47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根据秋季津亏体燥、易致津伤肺燥的特点,秋季饮食养生宜生津润燥、滋阴润肺。常用食物:秋梨、甘蔗、银耳、百合、山药、花生、杏仁、苹果、蜂蜜、猪瘦肉、鸭肉、牛奶等。饮食宜忌:直食甘寒滋润的食物,以利生津养肺。不宜食辛热香爆类的食物,以免助燥伤津。  相似文献   

14.
生活快讯     
《上海调味品》2010,(7):110-110
清代烹饪史料《调鼎集》中记载过一味“茶叶肉”。制法是‘不拘多少茶叶,装袋,用肉煨,蘸酱油’,既得其味,又得其养,远胜烟熏、爆炒。得此启发,我们面前现在就有了一款融入绿茶、普洱茶的酱油。  相似文献   

15.
《千金要方》共30卷,其中卷26专论“食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篇。卷27“养性”中论述了饮食卫生,记述了食疗方。《千金翼方》30卷,是作者为补充《千金要方》而作。书中卷12论“养性”,专列养性服饵和养老食疗。卷13论“辟谷”,讲饮食补养和服水养生法。卷14  相似文献   

16.
紫苏,又名苏叶、紫苏梗.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花或带花茎叶。《尔雅》称”苏”,又称桂荏,民间亦有山苏、香苏、紫菜、苏子、苏叶之称谓,为居家常用的调味食物。《调鼎集》载:“平时将薄荷、胡椒、紫苏、葱、香橡皮、桔皮、菊花及叶同晒干,捶碎收贮。  相似文献   

17.
孔子与饮食     
珊浔 《美食》2010,(5):67-67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食品品种很丰富,而且对饮食也已经很讲究了,孔子的饮食观很具有代表性。明代张岱《圭饕集序》中写道:“中古之世,知味唯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细二字,已得饮食之征。至熟食,则概之失饪不食;蔬食,则概之不时不食。四言者,食经也,亦即养生论也。”  相似文献   

18.
古人很早就知生姜能祛病保健。早在春秋时代,在孔子的《论语乡党》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的记载。意思是说,一年四季饮食都离不开生姜,但不宜多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推崇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  相似文献   

19.
“鄂”为湖北省的简称。追溯鄂菜的历史,往往让人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如果说荆楚大地考古发现的石器时代的炊食器具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先秦文献中相关的文字记载则明白无误地彰显了它早期的辉煌。《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谈到了商初名相伊尹在未显达时背负俎鼎等炊具,用滋味和烹饪的道理说服商汤大行王道的故事,伊尹说:”鱼之美者,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主要内容是中医饮食养生的理论基础、原则、方法以及在食养、食疗、食补、食忌等各方面的应用。学习和借鉴《内经》中饮食精华。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医食同源博大而精深理论。指导现代人合理饮食,纠正偏差,显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